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平人文:城乡史话之十六——武平里(石龙),狼兵传说

武平里,清代桂平县二十一都里之一,今天石龙镇范围。

何谓都里呢?前面十四篇桂平都里文章都有介绍了,是县级以下区域行政的划分,武平里属于桂平西七里之一。

武平之名始于隋。在南朝梁的时候,随着天下的纷乱,地方的行政也就开始有了很大的变化,在鬰林郡地分置一个桂平郡,同时鬰林郡因为区域缩小而往西搬移,到隋代的时候,鬰林郡就在今天贵港市周边设了一个鬰林县,合并了原来四个县:布山,怀泽,龙山,武平。也正是这么一个迁移变迁,一个鬰林县的出现,后世有人就认为,布山自古在贵港市境了,这就是另外的话题了。

其中,武平县即今天石龙镇范围。所以,在明清时期划分都里的时候,就把这一带称之为武平里,取古名。

武平里,位于桂平西境,背靠大山面向平原。

以前,很多人认为,古代的时候,由武宣进入浔郁平原桂平一带,除了沿黔江经大藤峡而下的水路,还有一条的重要陆路通道,就是由大藤峡走紫荆山一带过来。但实际上,那条古道只能是其中之一,并且山多难行。

其实从武宣到桂平的最简单易行的陆路通道,是由武平里入境。这一带的,山势相对平缓一些,而且是武宣和桂平间最短的山路间隔,从武宣过来将要出山,桂平将要进山的地方,曾在设有一个重要的关隘,叫西靖关,这是桂平的四大古关之一的西关。

当然,时过境迁,对于西靖关已经没有多记忆了,甚至历史古籍也没有什么记载。按桂平地方志记载,西靖关随着时代的发展,早已经废弃了,在明清时期,已经用“古”来形容了。只不过因为时代中的交通不发达,这里还是人们通往武宣的陆路商贸通道之一,后人一般把西靖关这个位置称之为石梯山隘口,西靖关之名慢慢被人忘记。

据说早几十年前民国间,因为编写一些桂平的学术文献,当时还有人到这一带调查过这个石梯山及相关的古道,还写有一份调查报告,其中就有说“西靖古关遗址尚存”。

又过几十年,今天人们交通出行方式变化更大的,这条古道,这个古关遗迹是什么状况,没有实地去看过,就不太清楚了。

武平里重要的圩市,就是石龙圩了,是隋代武平县县址所在,后来武平县被废,这里作为圩市则一直保留了下来。按风水学说,这里处于龙山石咀龙口之处,所以才有“石龙”之名,按这种说法,“石龙”这名字也有千余年的历史了。

早在清初,康乾盛世之下,石龙圩就已发展成为桂平西部重要的圩市,而一河之隔外,则是贵县(贵港)地界,当时贵县也在县界内发展一个新的圩市,就叫新圩,成为桂平,贵县经济的重要交汇交流之所。按照今天地理对比,应就是庆丰圩了。

武平里不大,分三甲,新民甲十五村;冬甲九村;上下狼甲十九村。那话题就来了,新民甲,冬甲改天说,就说这上下狼甲。

讲到古代广西的“狼”字,很容易想到狼兵这个话题。武平里的上下狼甲的“狼”字,实际上就是狼兵的传说,和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狼兵有关系。

明代二百余年,大藤峡风云不断,大明朝只得出兵镇压,招来了归德,思恩,田州等地的狼兵协助征剿。

出于驻兵防范的需要,有不少的狼兵驻守于大藤峡周边各处隘口,其中就有一部分在今天石龙一带面对大藤峡的山区驻守。再到明代末年,大藤峡基本稳定,但出于当时环境需要,有不少的狼兵留在了桂平境内。

官府为了管理这些狼兵,后来又集中到石龙周边,并按民政管理,编排户口,安排荒田,任命“狼目”“狼总”对这些居民进行管理,编成了“狼甲”,对官府纳粮纳税,也就是“狼兵生活区”“聚居区”。

总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狼兵的地位是不高的,是有很多的限制的,讲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议题了,《狼兵在桂平的传说》,也以后再细说。

这部分的狼兵,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与当地的“獞”人一起,被认定为壮族。所以,石龙也是桂平的壮族主要分布区域了。这也是现在在桂平做少数民族的活动,一般就是紫荆山瑶族,石龙壮族的原因了。

进入民国后期,这里也设为武平乡,1950年后和白沙区合并,成为桂平县第五区。

1958年后,成立石龙公社,后来就慢慢的改成石龙乡,石龙镇。

石龙地虽不大,但这里的历史人文还是不少的,这都改天再说了。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史话八桂!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广西大桂平传奇27:历史中的石龙墟,却是武宣,贵县,桂平的纽带
寻找明朝广西狼兵的下落
石龙藤
广西最大最长的大峡谷-大藤峡
桂平大藤峡工程有多牛?
专辑: 【兵林史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