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的远见决定孩子的未来:你的格局你的婚姻就藏在孩子的性格里(之二)

父母的远见决定孩子的未来:你的格局你的婚姻就藏在孩子的性格里(之二)

(接上)在我看来,《孩子最好的起跑线,是父母的远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父母的修炼决定孩子的起点、父母的关系是孩子起跑的土壤父母的格局引导着孩子不跑偏。

01. 父母的修炼,决定着孩子的起点

有个工程师问台湾作家蒋勋:“5岁的女儿应该学钢琴还是小提琴?”

蒋勋回答:“11点才下班的你多抱抱女儿,比较重要。”

有人问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的母亲,是否为自己有一个当总统的儿子感到骄傲?这位母亲回答道:“是的。但我还有一个儿子正在田里挖土豆,我也为他感到骄傲。”

是的,好的父母没有攀比心,懂得欣赏每一个孩子。

电影《搏击俱乐部》有句台词:“工作不能代表你,银行存款不能代表你,你开的车不能代表你,皮夹里的东西不能代表你,衣服也不能代表你。”

也就是说,你就是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无须比较的你。

羔小羊老师说:不在乎别人跑得多快,跑的哪条路。只珍视孩子独特的个性,享受和孩子一起的成长,引导孩子在属于他的跑道上,用心跑出风采。这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最完美的未来。”

作者指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不抱怨、遇事不冲动,做有趣的父母,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也是孩子成长中的“奢侈品”。

生活中,多少父母,当看见自己孩子成绩排名靠后时、当孩子行为能力总让你失望时,有几个家长能忍得住,不对孩子“发火”、“吼叫”,甚至“动手”。

被吼叫、被打骂的孩子,心里所受到的伤害,那是一辈子的痛。有的尽管已经成年,可还是不能忘记童年时,被父母打骂时的情景。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急匆匆想要带孩子出门时,孩子磨磨蹭蹭,一点也不配合。你的火蹭地冒了起来,不由分说,拉起不愿放下玩具的孩子,就往屋外走。结果,由于用力过猛,孩子手脱臼了;

晚上叫孩子洗漱,他怎么也不肯去,你的火一下子窜上来,把刷牙杯摔成了二半;

晚上陪孩子写作业,她不专心,气得你把她的作业本撕了……

凡此种种,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真是太多了,枚不胜举。

心理学家马修·麦克凯博士说:“家长经常忍不住在孩子面前发火的家庭,相比安静的家庭,孩子往往在与人相处时,表现得更强势和容易情绪低落,学校表现也更差。愤怒会毁坏小孩子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我们常常低估了冲动行为背后,对孩子内心会刻下多深的烙印,对孩子性格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一位知乎网友说:小时候,妈妈哄她睡觉时,如果时间稍长一点,她还没有睡着,妈妈就会突然暴怒,对她吼:“怎么这么久了还不睡?那你自己睡!”然后冲出房门。

她总是充满恐惧,害怕妈妈真的不要她了,撕心裂肺大哭着找妈妈。

这位网友还说:从小她就非常易怒,一点小事就会大喊大叫。后来,在学校,她也是最受不了批评,也是让老师头痛的学生。即使长大后,她在睡觉时也时常容易感到焦虑,甚至长期失眠。

事实上,孩子最需要的不是一个个兴趣班、不是停不下来的“你追我赶”、不是学区房。而是父母的陪伴,是父母眼里满满的爱,这些才是孩子心灵最好的“养料”。

每一个父母,如果愿意都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也都能让孩子站在最好的起跑线上。

那就是做一个知足有趣的父母,让孩子在阳光下,像鸟儿一样健康、快乐地飞翔。因为孩子的起跑线不是“成绩单”,而是来自父母爱的陪伴和润物细无声的滋养。

02. 父母的关系,是孩子起跑的土壤

作者说:“妈妈一时的冲动,孩子可能内伤一生。”

在一次婚宴上,看到了许久不见的小女孩淼淼,不禁被惊呆了:淼淼眼神呆滞、表情木讷。与一年前见到的那个活泼、灵动的小女孩判若两人。

后来才知道,这一年来,淼淼的父母经常吵架,而且越吵越凶,有好几次差点打起来。

在父母相互指责、打骂时,小小年纪的淼淼,尽管听不懂,可看见父母彼此憎恶的表情、充满怨恨的语气、混乱紧张的氛围,使淼淼心里充满了恐慌和害怕。她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哭得声嘶力竭,父母也很少注意到她。有时,晚上她也会被噩梦惊吓哭醒。

尽管时间可以愈合伤口,可童年阴影给淼淼心灵造成的伤害,却很难愈合。

作者说:“一个家庭的婚姻状态,就藏在孩子的性格里。”

任何时候,孩子都是无辜的,他们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父母给她怎样的家庭、怎样的环境,她都得无条件接受。因为别无选择,无法抗拒。而由于父母的责任,给孩子内心造成的伤害,是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弥补的。

心理学家萨提亚说:“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父母相处的模式就是孩子学习的模式。”

动画片《雪孩子》的原创绘本作者雷蒙德·布里格斯创造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绘本,多次获得国际大奖。那是因为他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感动。

后来父母去世后,雷蒙德创作了一本描写父母爱情的绘本《埃塞尔与欧内斯特》,讲述了几十年来父母相识、相爱的细枝末节,令人感动不已。

原来,雷蒙德心里对世界敏锐的爱,都来自于父母相爱的耳濡目染。

事实上,父母的婚姻状态,深深地影响着孩子。”

争吵的婚姻,孩子压抑愤怒;冷漠的婚姻,孩子缺乏温情;挑剔的婚姻,孩子抱怨指责;背叛的婚姻,孩子敏感多疑。充满伤害的婚姻,深深的自卑会伴随孩子一生。”

而“父母相爱的婚姻,孩子则阳光大方,开朗自信,重情重义,孝顺感恩,富有责任心。”

婚姻的好与坏,外人也许看不出来,但孩子的性格却说不了谎。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人生三观、精神品格、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响,孩子的种种思想和行为里,都可以照见自己和父母一样的面容。”

父母恩爱的家庭,孩子会有安全感,性格开朗乐观,知道家庭关系的正确优先顺序,将来也会带着这样的模式进入自己的婚姻中,更会创造与获得幸福。

这里,奉劝年轻的父母,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请给他们一个充满温暖与爱的家吧!如果婚姻遇到了问题,请别轻易否定和放弃,再试着努力努力,走出彼此抱怨和伤害的怪圈,学会经营婚姻,让爱重获新生。不为别的,只为能带给孩子重获新生的幸福,带给可以滋养孩子一生的爱。

03. 父母的格局,引导着孩子不跑偏

台湾亲子教育专家刘志雄有次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里有个7岁的男孩,一直在客厅大吵大嚷,在沙发上跳来跳去。即使家里来了客人,也依然我行我素,家人在旁边也像是没有看见一样。

最令人震惊的是,小男孩突然大喊:“我要尿尿。”

顿时家里一片忙乱,大人们几乎都站了起来,要去给男孩拿便盆。爷爷胜利了,用双手举着尿盆,喊着:“好孙子,快尿快尿!”

就这样,男孩在众目睽睽之下,在沙发上撒尿,没有一点难为情。

刘志雄被惊得目瞪口呆。想必这个男孩平时在家里,已经被宠得不成样子了,在生活上,也一定是有求必应。

俗话说:心有戒尺,行有所止。这句话,用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再贴切不过。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了解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吗?那就是,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迟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绝他,这种意料不到的拒绝,对他的伤害,远远大过他不曾得到过满足的伤害。”

前不久看见这样一个报道,一名7岁男孩偷偷用手机给游戏充值,二十天花光父母的十五万元积蓄。

这可是父母辛辛苦苦地积攒多年的家当了:父亲是民工,母亲靠摆地摊,一点点积攒起来的钱,却被儿子在短短二十天时间里全部花光了。

事发后,儿子不仅不思悔改,反而认为都是父母的错,是被父母逼的。

事实上,生活的艰辛,让父母把精力都用在了忙生活上,却很少关心儿子的心理需求,更没有时间陪儿子说话,听儿子心里是怎么想的。

平时管教孩子的方式,也是不打就骂。儿子在父母的一片打骂声中,心理变得抵触、扭曲,甚至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资深心理咨询与治疗师于飞说:“父母对孩子简单粗暴的说教与打骂方式,会引起孩子内心的抵触。往往,长大后的‘不孝顺’和‘白眼狼’就是这么来的。”

事实上,溺爱讨好,是让孩子的地位凌驾于父母之上;苛责打骂,则是父母远远凌驾在孩子之上。

这两种方式,造成的亲子关系的扭曲,使孩子的内心变得越来越硬,对父母也越来越冷漠和疏远,甚至给父母带来难以承受的致命打击。

海姆说:“我们用帮助来掩盖控制,让孩子不懂得为自己的事情负责。所以,我们的给予,成了应该;不给予,成了罪过。”

然而,现实中的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却是:不是对孩子管教过多、控制欲强;就是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一点帮助。

其实,爱孩子,就请放下你的控制欲和包办之心。对孩子,既不讨好、也不苛责,方是为人父母必须学会的功课。

结束语:

《孩子最好的起跑线,是父母的远见》是一本实战书,特别适合年轻父母,可以作为育儿实操指导。书中,作者引用大量实例,通过自己育儿的亲身经历,总结出一套非常实用的育儿指南。

比如:父母的修炼,决定着孩子的起点;父母的懂得,是孩子助跑的养分;父母的眼界,给孩子起跑的动力;父母的格局,引导着孩子不跑偏;父母的呵护,让孩子在爱中奔跑;父母的关系,是孩子起跑的土壤。在这些章节中,作者用身边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些常常被父母忽略的地方,让我们懂得了为人父母是需要不断学习,才能用爱心陪伴孩子成长,给孩子一生的幸福。

还有,这样养儿子,“皮夹克”变暖男;儿子变“小棉袄”,暖化妈妈的心。这些观点,让我们读懂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言传身教的效果远远胜过那些补习班和学区房。

作者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用自己育儿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在育儿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和盲点。让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妈妈,忍不住直呼:真是一本育儿宝典,值得放手边时时阅读。

其实,孩子的起点,不是兴趣班、不是学区房、也不是进名校,更不是赚多多的钱,给孩子提供丰厚的物资。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的修炼、父母的眼界、父母的格局、父母的呵护、父母的关爱与陪伴。然而说到底,孩子最好的起跑线,还是父母的远见!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最好的起跑线,是父母的远见|世界上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么
“小马云”被榨干后回到农村,近况悲惨:孩子的未来,藏在父母的认知里
养不教父之过,古人诚不我欺
父母最大的远见:在子女结婚之前,给出这3个“提醒”,很重要
#家庭教育# 优秀的家庭教育,真的影响孩...
学区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