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啊全是泪,不如瘫在床上睡

“丧文化”是指一种徘徊于90后之间的一种没有情感以及目标的生活状态,一种高欲望与得不到满足的挣扎。可实际上这种文化并不是如今所发明的,早在上世纪思想解放之后,中国青年人的焦虑就从未间断过。

1980年5月,《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题目是《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

我今年二十三岁,应该说才刚刚走向生活,可人生的一切奥秘和吸引力对我已不复存在,我似乎已走到了它的尽头。

由此,青年人的焦虑重新回到了历史舞台上。

分析当下年轻人的“丧文化”心理,美国《大西洋月刊》曾刊文指出:

对大部分中国青年而言,在高速增长、急速前进的中国,成功的公式未变:刻苦学习、努力赚钱、成为“房奴”、尽早结婚,最后生养子女。然后看着这个循环重复。

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些目标难以实现,接受局外人的身份可能是最好的,也许是唯一的生活下去的办法。

于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些鸡汤,在“丧文化”里就变了样子:

咸鱼总有翻身的一天,但翻身后还是咸鱼。

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你努力还有什么用。

有时候你不努力一下你都不知道什么叫绝望。

前后强烈的反转与对比,引得我们会心一笑,仿佛在这一刻将蹂躏我们的生活按在地上摩擦。

它看起来是如此的非主流,但又恰好和这个时代的青年文化无缝契合。它的那种颓废、绝望、悲观、生无可恋,正是这批超时工作、超额吃饭、压力大、挣钱难的年轻人,内心最为真实的状态。

只有在把这些“丧”完完全全地表现出来的那一刻,才是真正不丧的。

我们太容易丧了,可是我们又不敢去大声说出来。因为,不仅是你的爸妈,周围的人和整个社会都希望从你身上散发出正能量。

于是我们只能在疲惫的深夜,才可以卸下白天的伪装。在街边喝着啤酒吃着烤串聊着生活,然后,所有的不如意都在那一缕缕烟火气里,化作了适时的吵闹或沉默。

幸运的是,丧文化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光明正大的宣泄方式。我们可以无所顾忌地丧,通过那些丧丧的表情包,宣泄出了心中沉重苦闷的情绪。

以戏谑地态度调侃这让人抓狂的生活,用一些幽默风趣的“毒鸡汤”让我们平缓地接受一些人生残酷的真相。紧绷的神经得到了些许放松,生活的压力也因为所属群体对同一文化的认同和分享得以短暂地释放。

最重要的是,尽管我们将生活里地丧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尽管仿佛把人生的黑暗面看了个透,但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地放弃过生活。经过一番幽默的自嘲之后,我们还是带着正能量重新上路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告中国经纬书
文化漫笔 半部林语堂
当代青年“丧文化”外表下的【抑郁症】
大时代下的青年危机
?………………!
“性感”是容易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