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总是死记硬背,不会动脑筋?提升孩子的思维力,就用这八张图

用思维地图提升孩子的思维力

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一位妈妈抱怨她的孩子学习不认真:

数学题,3乘以5会做,掰着指头数,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换成5乘以3就不会了。做语文的诗词填空,看上句补充下句填得出来,顺序换一下,看下句补充上句,就又不会了。

其实这种情况,孩子并不是不认真:她能答出3乘以5,说明她熟悉乘法口诀,她能答出诗词的下句,说明她也认真学习、背诵了这首诗,她只是缺乏思维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会动脑筋、举一反三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这个“思”,就是指思维力

思维力是儿童学习能力的核心。打个比方,各种知识点,就像散落一地的珍珠,而思维力,就是串起这些珍珠的线,有了这根线,才能串起更多知识。

很多家长为“陪娃写作业”苦恼,觉得孩子“不开窍”,正是由于只注重了知识的积累,却忽视了对孩子思维力的培养。

那思维力该怎么锻炼呢?这里推荐一个很好用的工具:思维地图,家长利用它,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力

一、什么是思维地图?

思维地图是美国教育学博士大卫.海勒在语义学、认知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的基础上,发明的一种用来构建知识、发散思维、帮助学生思考、提高学习能力的可视化工具。

我们的大脑在思考问题时,有八种基本的思维过程,思维地图用八个对应的图示,通过可视化的方法来表达这些思维过程,引导孩子学习如何思考,以及如何与他人沟通、分享自己的思考结果。

思维地图用图示对应思维过程

可以说,掌握了这八种思维地图,孩子就拥有了一把思维的万能钥匙。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选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把问题想清楚,说明白。

二、为什么思维地图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力?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期是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的本质特征是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孩子,无法直接在脑海中凭借抽象的想象展开思考,需要依赖具体的内容来进行逻辑思考。

很多孩子在做加减法的时候,都喜欢数具体的东西,比如掰着指头数数,就是这个原因。但思维又是隐形的,因此学习的难度非常大,只有把思维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孩子才能更好地记忆、理解和运用。

思维地图背后的理论依据正是“可视化思维”:

通过图式和关键词的组合,让思维被直观地呈现出来,“看得见”,这样,孩子才能“理得清”,更好地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同时,思维地图中包含丰富的视觉信息,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和理解

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对视觉信息具有天生的敏感度。人类的大脑超过50%用来处理视觉信息,70%的感觉接收器都集中在眼睛里,每1/10秒就能理解一个视觉信息,比消化和理解一段文字要快捷得多。

我们经常说的文不如图,图不如表,就是这个意思。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研究表明,孩子只要掌握一系列可视化的思考方法,就能培养出来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思维能力。

图式和关键词的组合,让思维过程被直观地呈现出来

三、家长如何用思维地图提升孩子的思维力?

就像计算机系统一样,我们思维的过程,也可以简要概括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阶段,家长利用思维地图提升孩子的思维力,也是针对这三个阶段反复练习。

一、输入:分析问题并匹配图示

思维地图由图示和关键词构成,其中图示是整个思维过程的框架,家长应该从一个实际的问题出发,确定匹配的图式,再带着孩子进行绘制。

我们按照八种思维方式来一一介绍:

1、发散思维:发散性地思考和某个话题相关的事物。

比如,想一想,以w开头的单词有哪些呢?

匹配圆圈图:

圆圈图

2、描述思维:形容,描述某个事物的特性特点

比如,想一想,夏天的天气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匹配气泡图:

气泡图

3、整分思维:对事物进行结构分解

比如,一个完整的汉堡包,由哪些部分构成呢?

匹配括号图:

括号图

4、分类思维:对事物进行分门别类

比如,你能把今天动物园看到的动物归类到不同的分区里吗?

匹配树形图:

树形图

5、比较思维:比较两个事物间的异同

比如:公交车和地铁,都是交通工具,他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呢?

匹配双气泡图:

双气泡图

6、顺序思维:理清事物发展的顺序

比如,正确的洗手方法,步骤是什么?

匹配流程图:

流程图

7、因果思维:理清事件发展的前因后果

比如,今天我们上学迟到的原因是什么?带来了哪些后果?

匹配因果图:

因果图

8、类比思维:找寻不同事物之间的类似和共通之处

比如,人为什么要吃饭呢?能用类似的例子来说明吗?

匹配桥形图:

桥形图

思维地图的八个图式,都是由最简单的图形和线条构成,这些思维图式的顺序,也正好对应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大脑和认知不断建立新链接的需求。

孩子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绘制,在绘制的过程中,理解思维的基本顺序和走向。

二、处理:引导孩子思考、填写关键词

家长引导积极孩子思考,并把思考的结果清晰、完整地呈现在图式上。在中心词位置填入主题,在其他位置填入关键词,关键词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简单的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是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孩子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

告诉孩子,事实是可以被观察、被实证的客观真实的情况,是不可改变的。

比如,榴莲的外壳有刺,这就是事实。

观点是站在一定的立场和角度,对某一事物持有的主观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比如,有人觉得榴莲很香甜,但有人会觉得榴莲很臭,那么榴莲的香和臭,就属于观点。

孩子画完思维地图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讲一讲,图上的信息,哪些来源于客观事实,哪些来源于个人的主观看法。

区分事实和观点,是独立思考的开始,也是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的起点。

二是画图不是最终的目的。

思维地图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整理和表达思维,让思维过程可视化,而不是追求美观,对思维进行美化。只要能表达出孩子的观点,家长不要以画得好不好、美不美来评判孩子。

三、输出:引导孩子“读图”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家长要引导孩子读思维地图,并帮助他理清思路。

画完思维地图,家长应该鼓励孩子重新“读”一遍自己的作品。

不止是照着图上的信息依次念出来,更要根据图上记录的关键信息进行扩充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对图上记录的关键信息进行扩充,再通过语言,组织串联起来,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

鼓励孩子对图上记录的关键信息进行扩充

比如,这张图,可以这样“读”:

“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绿色的物品。我们周围绿色的物品很多,前天我们一家去郊游,路上看见的大树,树冠就是绿色的,它为什么是绿色的呢?因为树冠是由很多片树叶组成的,树叶是绿色的。大树脚下的小草也是绿油油的,妈妈说,大自然的颜色就是绿色的。走过草地,我们来到池塘边,听到一只绿色的小青蛙在呱呱叫,好像在给我问好,我也给它问好,打了招呼。中途休息的时候,妈妈从包里拿出我们带来的水果,有葡萄、苹果和切好的西瓜,葡萄和苹果都是绿色的,虽然西瓜是切好的,但我知道,西瓜皮也是绿色的。”

常做这样的口头分享练习。既能帮助孩子进一步确认他画进图里的信息,也能增强他对图上信息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这个“秀”出来的过程,也让孩子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有条理。

孩子在用思维地图做了大量训练后,他的思维过程就会逐步演化为思维模式,进而形成思维习惯。

创新思维之父爱德华.彼.波诺说:教育就是教人思维。

家长可以用思维地图的这八张图,作为孩子的第一个思考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不断的练习,有效提升思维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各种各样的提问 启发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
一篇文章告诉你,学习方法有多重要!(附思维导图学习法)
思维导图的作用之五 锻炼思维
「高效学习必备」快来!世界记忆大师教你如何制作思维导图
怎样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五班家校协同手册上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