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心理学——为什么这么想

有时候我们都搞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想,这么做?本期推文就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探索一下想法是怎么产生的。


心理学是一门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统计学等学科有关的人文自然学科。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和社会关系等。

心理学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每一个理论和观点的提出都必须基于客观事实,用科学方法进行控制实验和研究得出。常用方法包括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等。

在生理心理学领域中,心理学家站在生物学的角度解释各种心理现象。

意识行为的形成,是人进化出复杂的神经系统,以反射的形式回应外界刺激。体液调节产生的激素等与神经调节共同维持人类机体的稳态。

与人类感觉形成有关的神经分布于大脑不同特定区域,知觉(认识)的形成与大脑皮层有关。

意识是指一种觉知,是一种高级心理功能,控制调节身心系统,与下丘脑控制的生物节律有关。

综上心理活动是受环境刺激形成各种反射弧,经过大脑特定区域处理形成的。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等都与大脑特定区域的功能和发展有关。

发展心理学用毕生发展的观点,探究遗传(内因)环境(外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人的成长是生理心理不断发展的过程,由于个体基因差异和文化环境不同,不同阶段形成不同认知、人格和行为习惯等。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同化顺应适应环境。即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对无法解释的新事物产生新认识。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认为社会和文化都在挑战并塑造我们。他的理论认为个体发展包括八个阶段,这些阶段以固定模式出现,对所有人相似。

虽然这些理论观点受到一定的质疑,但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不可忽视的。


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无意识的概念。认为无意识驱动力决定了个体的人格和行为。

意识是清醒下的觉知,遵循做人原则。无意识是人格中未被觉察的一部分,包含原始希望、愿望、需求和需要,由于它们具有令人烦恼的本质被隐藏于有意识的觉知背后。

意识对无意识有稽查作用,使其不会轻易进入意识层面。这种稽查作用又叫前意识,指对本能欲望的控制审查。

如果稽查作用减弱或者环境对无意识刺激增强,原始冲动就会进入意识层面,这就是大部分神经症(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形成原理。而心里咨询本质上就是增强无意识控制。

心理动力学观点下的无意识影响行为被广泛接受,当前研究记忆和学习的研究者认为无意识记忆对行为有重要影响。同时精神分析理论中一些最基本原理也遭到质疑,未能得到后续研究验证。

最后,想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这么想,为什么自己会用这种行为处理一件事,只有自己才知道。一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也需要耗费许多精力和时间充分聆听了解咨询者的各个方面情况,慢慢让咨询者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才进行解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心理学:层次越低的人,越容易被这2种潜意识的“暗力量”操纵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课后习题答案
人格心理学全部原始笔记
《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基础心理学
入门《犯罪心理学》全篇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