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医开讲|双向障碍不是感冒,过去就好,而是需要医生的治疗

本期专家:汪作为

双相障碍对人的影响非常多,它是一种慢性疾病,90%以上的人都会反复发作。并且患上双向障碍的人自杀风险非常高,是普通人的15倍以上。双相障碍和其它不良习惯的共病率非常高,比如酒精的滥用、毒品的问题、交流障碍问题等都可能发生在双向障碍的患者上。可是即使仅仅只是双向障碍的治疗都面临许多阻碍。

患者不会主动就医,甚至会拒绝治疗

情绪躁狂或者抑郁情绪非常明显的时候,会影响患者的语言,记忆力、注意力,包括跟亲人的关系,社会交往能力都会下降,做事情犹豫不绝。

这么严重的疾病,很少有患者会主动来就医,主要问题是社会对这个疾病不了解和病耻感的问题导致患者不愿意就医,而且就医之后对医生的诊断也会否定。我们经常会在门诊遇到,给了患者一个双相障碍的诊断,或者躁狂的诊断。他说,医生不对,我哪有这个疾病,会拒绝进一步治疗。同时社会对他的不理解,包括亲戚朋友对他不理解,会被歧视,被疏远,影响他的社会交往,导致把自己关在家里,孤立起来。

双相障碍除了对个人的影响之外,对家人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因为病程非常长,需要家属去照料,可能造成家属的身心疲惫。如果家里有这样的患者,可能会亲戚、朋友、邻居对他不理解,对家人的不理解,可能会有歧视。

双相障碍容易误诊

这主要是由双相障碍的特点导致的,因为很多患者起病的时候是抑郁的表现,这时候没有躁狂或者轻躁狂的表现,所以可能会被医生误诊为单相的抑郁,也就是抑郁症。

第二,这些患者在轻躁狂的时候,不会主动就医。因为轻躁狂,自己的工作效率、学习效率会提高,不会去就医,也不会引起家人的重视,因为没有伤害到他人,或者影响到社会的治安等等情况。所以有统计数字发现,超过1/3的双相障碍被误诊为抑郁症,但也有被误诊为焦虑症,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所以有不少的患者从起病,到最终被确诊双向障碍,可能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需要看4位以上的医生,才能被确诊。

第三个方面,经济上的负担也是非常沉重的。

很多人对双相障碍有一定的误区

第一,双相障碍不是人品的问题。经常会有一些家属陪同患者来看病,觉得他是人品不对,或者只是一个简单的情绪问题,简单的心理咨询就解决了。一定要注意到双相障碍是一个疾病,需要按照疾病治疗。

第二,双相障碍并不是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任何决策,包括行为都受到影响,还是可以在情绪稳定的时候作出正确的决定,包括病情康复的时候,十分有创造力,能够正常学习工作,这是需要我们纠正的。

社会上经常会把情感障碍,比如说抑郁症或者双相障碍比作心灵的感冒或者情绪的感冒,为什么要纠正?感冒是一个一次性疾病,病毒感染之后,不吃药,或者喝水,多休息,一个礼拜就自愈了,不需要治疗的。双相障碍和抑郁症一样,是一个疾病,是一个慢性疾病,需要一个长长的治疗过程,不是能够自愈。为什么需要一个长长的治疗过程,是一个疾病,因为病因不一样。有三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生物学,遗传因素造成的。我们调查发现,双相障碍的发病跟遗传因素密切关系的,遗传因素占到80%,其次心理社会因素占到20%。

心理社会因素包括他成长的家庭环境,很多双相障碍患者在小时候因为受到家庭关系的疏远,家庭关系的不完整等等一些问题,包括心理上的创伤,会造成他成年以后发病。

汪作为:主任医师

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科

擅长:心境障碍(抑郁症、双相障碍)、焦虑障碍及睡眠障碍诊断治疗和康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抑郁症加躁狂症等于双向情感障碍!张海医生:比前两者都危险
跌宕于天堂地狱之间的“天才病”|双向情感障碍日
我的情绪是冰与火之歌 ——躁郁症:自杀率是常人10倍
精神病可精确诊断 血液测试或可预测自杀倾向
抑郁治疗10年后确诊双相,我是不是越治越病?
时而兴奋时而抑郁?被誉为“天才病”,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