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东坡传》:高段位的人生玩家,有多豁达有趣?

《苏东坡传》—林语堂著

01

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书是《苏东坡传》,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

从苏东坡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里,我们都能感受到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豪放派词人

但我从林语堂先生笔下,又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苏东坡:他为国为民,他喜欢练习瑜伽,又是个顶级吃货。

苏东坡像

02

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家境殷实,父严母慈,祖父爽朗嗜酒,弟弟苏辙沉默稳重,他还有个表妹。

苏轼年幼时就很开朗健谈,他常常和叔伯弟妹们摆上几碟茶点,就能高谈阔论一整晚。苏轼天资聪颖的一面,大概在那时就开始展露出来了。

二十一岁时,苏轼随父亲和弟弟离开家乡,三人一起进京赶考。

当时的考官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和梅尧臣,两个人看到苏轼的文章,大为赞叹。欧阳修甚至预言道:他日苏轼必将凭文章“独步天下”。

苏轼在中得进士之后,便在京城做官,有一次,他去拜访宰相吕大防。可是吕大防正在午休,苏轼等的不耐烦了吕相爷才出来。

苏轼不甘心白等了这么久,他瞄到客厅瓦缸里的一只绿毛龟,灵机一动指着龟说:“它不稀奇,有种三对眼睛的乌龟那才是稀奇呢。”

吕大防吃惊地说:“世上有六只眼的龟?”

苏轼侃侃而谈:“当然有,唐中宗时一位大臣就进献过一只六眼龟,大臣还说六眼龟长三对眼,普通龟仅一对。因此,相爷您看,六眼龟睡午觉,它要睡普通龟的三倍呢。”

又一次,苏轼和中书舍人刘贡父一起饮酒,由于刘贡父晚年生病,眉毛头发都掉了,鼻梁也塌了下去。苏轼便巧改汉高祖刘邦的诗句调侃道:“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苏轼开玩笑没有避讳,无论什么官职、身份,谁的玩笑他都开,难怪他曾对自己的弟弟说:“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苏东坡像

03

在为父母守丧后,苏轼再也没有回过故乡。京城局势变幻,苏轼的命运也受到影响,他被贬谪到了外地,但是他并不郁郁寡欢,反倒是越活越明朗,越活越健谈。

不管人生得意还是失意,他都志存高远关心时事,苦中作乐又不忘初心。

为官时,他每到一处上任,他都尽最大的能力去为百姓谋取利益,深受地方百姓爱戴。

贬谪到杭州,他判官妓从良,灭蝗灾,与太守陈襄修浚西湖六井、沈公井,疏浚茅山、盐桥二河,修建了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

贬谪到密州,他罢给田募人充役,上书谏言京东河北用盐专卖的害处,平息强盗。

贬谪到登州,上书请求改食官盐为食自产盐,上书要求固定驻军,教习水军,加强海防建设。

贬谪到扬州,苏轼罢扬州芍药万花会,上书或准暂缓催收积欠,使久困之民得以温饱。

贬谪到黄州时,得知当地有一个残忍的风俗,家家户户生孩子,最多只能生两男一女,否则就要将婴儿用冷水浸杀。

苏轼就写信给武昌太守,请求将此陋习革除,并积极组织救婴活动,苏轼在自身经济十分拮据的情况下,也捐款十千。

贬谪到徐州任职的第二年,黄河突然决堤,洪水直逼徐州。作为太守的苏轼,指挥城内的军民,连夜加固城墙修筑水利,日日夜夜都在城墙上奔走,他在城墙上搭了一个草棚住了半个月,然而洪水还是没退,城内抗洪人力已经不够了。

当时在徐州驻扎着一支只有皇帝才有资格调动的军队。由于时间紧迫,苏轼亲自到禁军军营中求助,禁军首领看到这个满身泥浆,头发蓬乱,憔悴不堪的太守,非常感动,率领自己的士兵一起抗洪,40多天过后洪水退去,徐州城转危为安,苏轼这才回到家中。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作者林语堂看来,苏轼就是真正的英雄。

苏东坡《枯木图》

04

说到瑜伽,苏轼并非第一个练习者,但论及历史上在此领域的代表人物,一定要提苏轼。

瑜伽由印度传到中国,被中国道士所吸收,道家强调自然的沉思,简化人生需求而达到心灵的平静,最终达到追求“永生”的效果。

苏轼不喜欢各种花样的的姿势,他练习瑜伽,大部分时间是在打坐、默想,苏轼曾经写信给弟弟苏辙说,打坐、静默所追求的结果,是达到一种什么都看不到的状态,在无形中体会到有形。

东坡肉

05

除了长期练习瑜伽,苏轼还是一个顶级的吃货

“天府之国”四川可谓美食众多,苏轼出生在这里,自然有一颗爱美食的心,不同的是,他不仅爱美食,还能自己创造美食。

苏轼挑剔、讲究,但也能将就,甚至“将就”出来了属于他的“苏菜”。

众所周知,“东坡肉”“东坡饼”“东坡豆腐”,这些都是苏轼开创的名菜。凡能用来烹饪的鲜美之物,都能成为他的目标。

看看他的诗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些都是他在被贬谪时所作。他苦中作乐,享受美食,吟诗作赋,活出了我们向往的人生。

62岁时,苏东坡被贬谪到海南,那时海南还是一片荒蛮之地,环境十分糟糕。

“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苏轼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境况。

没有大米吃,他和当地的居民一样,靠吃山芋来充饥,后来又开发出了牡蛎的吃法。

没有朋友陪他玩,他就自己找乐子。他居然办起学堂,教起了书,后来他的门生姜唐佐,考中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个进士。

一天,他酩酊大醉时,被春风吹醒,看着万物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就提笔写下这美好诗句: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百姓们该播种了,新一天的美好生活又开始了……

瞧,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苏轼都能品出别样的滋味,总能找到生活的乐趣,活出自己的“诗和远方”。

苏东坡《定风波》

06

罗曼罗兰曾说: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而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大概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幽默豁达,戏谑别人,也懂得自嘲;

他把一日三餐看作是“人生大事”,蔬菜、芋头也能吃出人间美味;

他一生不断被贬谪,奔波劳苦,也不忘练习瑜伽修身养性;

他在寻找自身乐趣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心系百姓,为百姓谋福利。

这样的一个苏东坡,我们怎能不喜爱和敬佩呢?

07

好了,这本《苏东坡传》的主要内容,就介绍到这里。

下面这首苏东坡的词,小编非常喜欢,送给大家: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祝大家也都像苏轼一样,豁达有趣地面对自己的人生,活出自己的美好滋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东坡:人生,十年一大运
再读《苏东坡传》顿悟:真正能治愈一个人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经历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轼十讲》读后
读《苏东坡传》有感【15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