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维图」你还在用“我要我觉得”的沟通方式吗?

我先说说:

大脑掌握知识是通过“概念与概念的联结”,相比单纯文字记录,配以清晰的图示勾勒知识的框架和逻辑,更有利于培养结构化的思考方式。

开会讨论,很容易变成用情绪在沟通(撕x),最后比赛谁声音大,谁就赢,扁桃体随时都要发言(炎)。

给同事/下属安排工作,要求已经写得详细,但对方始终Get不到要点,要么丢三落四,胸口那口老血随时喷薄而出。

跟朋友聊天,说完一通,发现对面的人都在刷手机,礼貌点的还会随意点点头,此时除了无尽的孤独还有难耐的寂寞。

……

因为“沟通不顺”带来的身心不畅,不是因为“别人不愿意理解你”,而是要可考虑“自己是否表达准确”。

这次分享的思维图,主要探讨的是,如何提高“表达精准性”,减少撕X带来的情绪病,或者是觉得无人理解的焦虑。

[思维图]用process on绘制的,头条发图会被压缩和模糊,建议点击文末[了解更多]查阅高清图

接下来会对图中的框架辅以文字进行解释,能更好地理解思维图的结构逻辑

第一,什么样的表达,才算精准呢?

1. 不啰嗦:首先,听众要认可,或对解决他关心的问题有用,其次,不是反反复复都在说一个事。

2. 易理解:简单来说,你从听众的角度,使用他们经历过的场景语言来表述。

3. 有说服力,即没有逻辑漏洞,不会被轻易反驳。(逻辑推理的思维图见文末推荐)。

要实现这三个目标,可以结合心理学的若干认知理论进行探讨,会先简单举例描述,方便大家结合思维图快速了解。

1. 可预知性:用【路标】提前告知听众如何理解信息,例如说明某次品牌活动的价值,提前说明从哪些角度,从而引导听众的思考方向。

2. 抽象阶梯:高维信息空泛,例如理论知识;低维信息具体,例如执行方法;中维信息介于两者,例如自己的观点。如果表述长时间停留在某个层级,就变成喋喋不休。

3. 知识的诅咒:你以为别人都知道你在说什么,其实别人不知道。例如最常见领导分配工作

(ps:后续会分享这些心理、行为认知相关的思维图。不仅可以应用在表达上,在营销策划、品牌规划都是通用的!)

第二、如何做到精准表达

首先,主题先行,即先讲出你的核心观点。

1. 先用引言“取得听众认可”。

往往讨论会变成撕x,就是我们习惯直接讲观点,对方会误会是直接对抗,接下来,你多说一句他都认为“啰嗦”。因此,要先从对方的观点找到共同点,表达出大家是在共识上不断优化。其实事物的两面性是不断变化的,是不会存在绝对性的对与错,互相融合才有可能创新。

2. 讲观点要务实,切忌“抛书包”或者执迷于细节。即上面提及的“抽象阶梯”。对于一开口就是“xxx大师讲过”,“xxx理论你听过吗,它代表……”,相信会上的没有几个人不会在心里翻白眼。

其次,理由佐证,用结构代替线性思维。

1. 如果你憋了一肚子的理论,这个时候就可以尽情地分享来佐证论点,但必须注意适当的讲解,避免“知识的诅咒”,例如对着一个开发同事,你一直说品牌营销理论是xxx,说服力基本为负——不仅没用还会被嫌啰嗦。

2.表达要注意结构化,而不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第一,要让听众“可预知”,太跳跃性的思维会导致混乱,例如大家在聊榴莲好不好吃,就不要突然提榴莲怎么跪;第二,内容避免线性化,金字塔和图中三种方式都是简洁有效的方法。

最后,执行方案要有一定可行性

正如前面提及的“抽象阶梯”,观点和论证都是中高维度的信息,停留太久会让听众觉得不可行而厌烦,变成是无效的表达。这也是为什么经常开会讨论时,总有些人侃侃而谈,从古谈今,你却只想让他赶紧闭嘴。

总的来说,现在社会大家都关注“表达自我”,却忽略“别人为何要听”。想让表达自我真的有效,首先是放下“自我”,去了解对方的立场、背景,进行语言和结构的组织,才能真正地输出自己的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三个方法,能快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三维树)
演讲训练的进步阶梯三级别,你是属于哪个?
掌握了黄金圈模型,你就是逻辑清晰的演讲达人,在舞台上呼风唤雨
想提升你的发言能力?3点让你惊艳全场
写作方法|如何把握议论文的平行结构
思维导图的层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