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期经历慢性疼痛,小心焦虑症

慢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的,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虽然它不如被称为“报警信号”的急性疼痛那么令人“痛不欲生”,但它的持久性与医生的束手无策,往往使患者的痛苦加重。

一些患者的慢性疼痛可以找到躯体病因,但是许多找不到器质性原因的慢性疼痛,常常使医生感到无奈,患者感到绝望。

门诊实例:

全身多处不明原因的疼痛,严重时候痛到脸色苍白、大汗淋漓——20多岁的王先生被这无端的疼痛折磨得无法忍受,做了很多检查,花了很多钱,却找不出任何疾病。

偶然吃了一些抗焦虑症的药物,却意外发现疼痛减轻了许多,经医生确诊之后才发现,引起剧烈疼痛的正是焦虑症。身体有反复无端疼痛的症状,很可能是患上了焦虑症。

近半慢性疼痛患者有焦虑症状

据了解,王先生剧痛难忍期间曾做过多次全身检查,都没有发现身体上有任何病变。其实王先生并不是特例,焦虑症是一种常见心理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突发事件、应激因素、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

我国焦虑症的患病率在5%-7%,临床发现,患者中有30%-40%伴有身体疼痛症状,而身体并没有任何疾病,当焦虑症得到缓解,疼痛也自然会消失。

很多人总觉得自己有病,但是事实上做了很多检查都没有找出疾病,其实它和内心焦虑有关,这类病是以各种躯体不适症状作为主要症状,一般没有器质性损害,但身体疼痛依然存在。专家解释,这种疼痛是一种报警,是疾病对身体的一种提醒。

实际上,许多查不出器质性原因的慢性疼痛是心理焦虑所致,这种由心理发出的信号往往被医生所忽视。以致患者四处求医,作多种多样的检查,消耗大量的医药资源,最终仍毫无疗效。一般说来,与心理疾病有关的疼痛包括以下一些情况:

1、紧张性疼痛

这类疼痛常由心理冲突所致。人处于心理冲突或长期的精神压力状态时,如果不能很好地排解这些压力,除了可出现紧张、烦恼、失眠等症状外,也可表现为慢性疼痛,最多见为头痛、背痛、牙痛或腰痛,这是一种解脱压力,摆脱窘境的心理转换方式。这种疼痛很明显的特点就是随着精神压力的消长而消长。

2、暗示性疼痛

心理暗示也可导致疼痛的产生。如某女工自感上腹部不适,到医院做上消化道造影时听到技师说:“十二指肠有逆蠕动波(这是正常现象)。”此后病人上腹出现持续闷痛,伴有恶心、呕吐,并反复发作,但多项检查未查出器质性病因,最后作心理治疗方愈。此种医源性的暗示常常是慢性疼痛产生的原因之一。

3、抑郁症性疼痛

有学者认为,非器质性的慢性疼痛中,大多是抑郁情绪所致。这类病人往往抑郁的感觉较轻,如仅表现为缺少愉快感或高兴不起来,但躯体疼痛却持续而顽固。这类疼痛早期以头痛为常见,其程度和性质随心境变化而变化,尔后可发展为躯体其它部位疼痛,如背痛、腹痛、腰痛,而病人往往认为心境抑郁是疼痛不愈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有时可使缺少临床经验的医生忽略抑郁的病因作用。

4、焦虑症性疼痛

焦虑可引起疼痛。常见为紧张性头痛,也可有背痛、腹痛、胸痛或肌肉痛。其特点是同时伴有明显的焦虑症状,如紧张、不安、心慌、气促、出汗等,疼痛部位不如抑郁症疼痛的部位固定。

5、神经衰弱的疼痛

神经衰弱的疼痛是头部常有紧箍感、胀痛感,同时伴有疲劳乏力、失眠等症状。

6、疑病症的疼痛

其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多不稳定,缺少相应的体征。患者往往具有疑病者的特点,如敏感、多疑、焦虑等。

7、癔病的疼痛

其疼痛特点为痉挛性、发作性,与心理暗示有明显关系,并具有模仿、夸张的色彩。此类患者往往具有癔病的其它症状,有别于暗示性疼痛。

8、更年期综合征的疼痛

这种疼痛往往涉及多个器官、多个部位,或是难以名状的疼痛,同时伴有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情绪烦躁、易激惹。疼痛发生的年龄在更年期,女性多见。

这些疼痛往往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虽然程度不特别严重,但因躯体治疗效果不佳而“折磨”着医生与病人。因此,当各科医生面临着临床上查无器质性证据的慢性疼痛时,要考虑到心理疼痛的可能性,有针对性地作心理治疗,这才是根治这类疼痛的最佳途径。

焦虑症的治疗一般分为心理调节和药物治疗,其中没有诱发病因的一般采取药物治疗。对于普通焦虑症,一般是由于压力过大、不自信、太紧张等心理情绪导致,可以采取心理调节的方式。

当面临情绪紧张时,不妨作深呼吸,有助于舒解压力消除焦虑与紧张,当缺乏信心时,可以想像过去的辉煌成就,或想像成功的景象,化焦虑为力量;假使眼前的工作让人心烦紧张,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把视线转向窗外,使眼睛及身体其他部位适时地获得松弛,从而暂时缓解眼前的压力,甚至可以起身走动,暂时避开低潮的工作气氛。

温馨提醒:

如果您被不明原因的疼痛折磨时,应考虑找心身医学科或心理科的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心理医生会找出患者的心理症结之所在,根据病情,采用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生物-反馈治疗、放松治疗等办法,帮助您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以摆脱疼痛的困扰。

有慢性疼痛的病人,对生活、工作的期望值较高,有时还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而导致心理压力较大,心理冲突较强烈,为此,在看心理医生之前或医生尚未查明病因时,可试着降低自己的目标,让目标更合乎现实,同时学会做放松运动,使肌肉放松,以缓解压力;尽可能利用假期,放下手头工作,调整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慢性疼痛“心病”的信号
超纯干货 | 心因性疼痛的临床表现
警惕!这7种慢性疼痛可考虑与心理疾病有关~
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表现及治疗
找不到病因的“心脏病”,可能是心脏神经出了问题,要怎么办?
得了慢性盆腔炎的女人 为何易患抑郁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