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感悟心理咨询

一、走进心理学

我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父母都是老师。生于学校,长于学校,成家立业在学校。从小到大耳濡目染,道听途说的几乎都是关于老师和学生的故事。真可谓与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不知从何时起,我就懵懵懂懂地觉得当一个老师真好!1982年在接连经历了两次高考落榜的打击之后,我却意外地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中学老师。我真是又惊又喜,茫然不知所措。惊的是——我连大学也没考上,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吗?喜的是——我的梦想竟然提前实现了!就这样,我的从教生涯从此拉开了序幕。

不知是遗传基因,还是环境的熏陶,我热爱教育事业,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孩子身上,而我正如“门里出身,自会三分”,“将门虎子”,老师们不由自主的啧啧称赞和孩子们信任的目光,更坚定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但不管怎样,我的心里还总是沉甸甸的,人们常说“有耕耘就有收获”,但我的付出与收获往往不成比例,总有一种事倍功半的感觉,特别是一些问题学生,我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很多心血,收效却总不尽如人意,甚至有时候换来不被理解的以怨报德,我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淡淡的忧郁与缺憾,无时无刻不在萦绕着我。

1984年,我顺利地考上了成人大学教育管理专业,实现了我多年的大学梦想。我开始系统学习《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经过对这些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探究,我反思我过去的教学,困惑我多年的疑惑,终于迎刃而解——不是学生笨得学不会,实在是教师没有掌握学生的心理,我们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避免重蹈拔苗助长的覆辙。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深深地爱上了心理学,我觉得我们只要与人打交道,就应该研究人的心理,更何况以学生为劳动对象的教育工作者呢?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今天,我作为一名教师,发自肺腑地说:“知己知彼,百教不怠”。

二、感谢恩师引领

我首先是一名老师,然后才是心理咨询师,而我之所以能走进心理咨询行业,首先要感谢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我读过的至今为止我感觉最受用的教育心理学专著。他虽然不是什么心理学名家,但他以教育者的身份细致敏锐地观察研究学生,从学生、教师心理入手,几十年如一日不断研究教学问题。

从一年级到十年级,跟踪观察和研究了学生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期的各种表现,先后为3700名左右的学生作了观察记录,他能指名道姓地说出25年中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曲折的成长经历及心路历程。而苏姆斯基所做的一切的一切,无一不是源于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而扎根于学生心理这块丰饶的土壤上的。

如果说苏霍姆林斯基是感召和引领我走进心理学领域的启蒙老师的话,那么,对我影响最大的心理学家就莫过于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了。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分成多个层次的,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才有可能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而且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处于从属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

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究人的行为及其激励机制,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个人需求的层次内容是由个人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决定的。平凡的人同样具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只不过平凡人的自我实现是根据其自身的价值观定义的。而遵从世俗价值观的人是没有办法用这种价值标准衡量出平凡人的自我实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无论是对我的教育工作还是来访者的心理咨询都具有极大地指导作用。

三、感悟心理咨询

屈指一数,我真正走进心理咨询行业仅仅只有短暂的十几个年头,细细盘点,我接待的来访者大多是学生和家长。认真分析,虽然他们心理困惑的程度、咨询的内容大相径庭,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我感受有三:

第一、心理健康 任重道远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的温饱型生活,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的健康生活。所谓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善的状态,但现实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什么是真正高质量的健康生活存在认识上的偏颇,过度贪图物质上的享受,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没钱的拼命挣钱,有钱的大肆挥霍、享乐至上。

其实,留守儿童最缺的不是钱,而是心灵的温暖,而“我的爸爸是李刚”则是除了钱什么也没有的官二代、富二代的典型代表。不容置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呼声也与日俱增。但却是只注重孩子生理健康而“成龙”,却忽视孩子心理健康而“成人”的早期教育。这无疑成了孩子心理问题的催化剂。

十岁小孩就觉得“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因英语得了39分在自家房间的窗台上吊身亡。痛心之余令人不得不反思:世世代代的父母祖辈只担心孕期的“流产”而精心呵护,月月孕检。殊不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稚嫩的心灵更需要悉心照料。任何不经意的“一朝被蛇咬”,处理不好就可能导致“十年怕井绳”的心理阴影。复旦大学投毒案、药家鑫因交通肇事导致的故意杀人案等等恶性事件的发生,让人不寒而栗。关注心理健康,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任重道远,从娃娃抓起,从准父母抓起!

第二、咨询有法,但无定法

目前国际心理研究领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患者中心疗法、认知疗法。四大疗法由于世界观及其研究的着眼点不同,其治疗方法和技术的运用也就各不相同,以此基础发展起来的具体治疗方法更是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各有千秋。虽说心理治疗的方法可通用于世界,但一个成熟的心理咨询师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去追逐并穷尽各种具体疗法或操作程序。而是需要心理咨询师认真学习、不断探究、掌握理论精髓、丰富人生阅历,在实际应用与实施过程中,结合人们的实际生活与社会文化背景对症下药。

可以说,咨询有法,但无定法。因此,只有充分了解我们中国人的心理生活、精神结构与生活习惯,并应用治疗中国病人的实际经验与资料,才能发展适用中国人的心理治疗。有句俗语说得好:“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探索和发现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咨询方法,才是今后所有咨询师努力的方向。我想这应该也是国际心理研究领域治疗方法发展的大趋势吧!

第三、初级预防 三位一体

健康的心理是人生成功的前提,如果说古代社会所看重的是人的体力,近代社会所看重的是人的技能,那么,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将越来越看重的是人的心理素质。心理咨询是一项送人玫瑰而手留余香的助人自助的职业,作为一名心理心理咨询师,特别是有着三十年教师情结的我深深懂得:塑造培养一个人很难很难,他需要多少人经过十几年乃至二十几年的精心呵护,而要毁掉一个人却轻而易举,一次误解、一句讥讽、一回迁怒……任何一次不经意都有可能。

作为人类灵魂人的工程师,不应只盯着学生的成绩,而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学校心理咨询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初级预防和次级预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包括学校里上至校长下至所有教师及员工,对学生心理健康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影响活动,更要携手每一位学生家长,让大家都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疏通解决。同时,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与保健更是不容小觑。因此,教师、家长及学生三位一体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心理咨询“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学校心理辅导现状与趋势(初稿)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六点建议
心理教师要扮好的五个角色_心理健康_德育工作_江苏省清江中学
子女教育系列一: 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 为什么越来越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