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庸直指之三-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此引孔子自述其所能强者如此也。索隐者谓知之过。即老子关尹之俦所谈如绝圣弃智剖斗折衡。至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之类。虽见理幽微。而非日用易知之道。行怪谓行之过。如许由务光介子推之辈。虽亢世励俗。高飞远举。独荷决绝之行。而非圣贤所以经世易行之法。至其立言行事。而后世不无称述者。但非中庸至正之道。故孔子言曰。彼者于彼能强为。而我能强所不为也。若夫君子已能尊道而行。遵如遵海而南之遵。言依傍也。谓无真知卓立。而或软暖因循。故不能勉强以求造乎其极。半途而废止者多矣。此所谓知行不及也。孔子言曰。彼者不能强其所当进。而我能强所不止耳。孔子意谓我不敢求知行之过。亦不肯自弃。而甘为不及知不及行。我于中庸之道。但知之真行之力。如此而已矣。若夫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此独圣者能之。非我所能也。然我自揆其怀。若世不见知。似亦不能无悔也。

问曰。孔子既教子路。谓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而何以自言世不见知。而似不免有悔者何也。

答曰。彼言不变塞焉者。是为救不能择善固执。而徇情适变。随行上下者。言之耳。所以进愚不肖者之不及。不使趋于流俗也。此言世不见知而犹悔者。是为不达时中。固执不化者。言之耳。所以退其贤者知行之太过。不使陷于索隐行怪也。问曰。愿闻孔子之悔。答曰。如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又曰。如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又曰。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周公何人。所作何事。然于梦想愿见之。此岂遁世不见知而不悔。观其作春秋意曰。托之空言。不若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者。可知已。然无此悔。则亦不足为孔子。以有此悔。故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为圣之时者也。学人不知孔子悔处。定不达

中庸之道。从民鲜能久矣至此。通明所以能与不能之义。后至不可掩如此夫。通言中庸之道极为显见。易知易行。不必索隐行怪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
《中庸》智慧12——素隐行怪
《中庸》注释(十)
语音版《中庸》赏析(10)君子依乎中庸
中庸研读第6讲:第11-12章解读
中庸启示录024:孔子为啥不素隐行怪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