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夜之曲》:一切的不宽容都源于恐惧

在此之前,我并没有看过西班牙的动画作品;在此之后,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17世纪后西班牙出现了里维拉、苏巴朗这样的绘画大师。跟绘画一样,动画也分主流动画和非主流动画,前者主要是以故事的方式出现,注重商业效应;后者强调画面感觉,发挥创作者自己的个性,《夜之曲》就是典型的以感受出发的手绘文艺片。

最开始看到《夜之曲》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宫崎骏的《龙猫》,都是讲述一个治愈、温暖、前进的故事,但不同的是这部作品并不曾想过以小见大,它只是以一个孩子的亲身经历去诠释夜晚未知带来的畏惧之心。

离奇、怪诞、魔幻的人物故事以及各种自然现象插入蒂姆的世界里,以害怕、畏惧黑暗的孩童视野去演绎一个美丽的夜晚故事,这种叙事方式更倾向于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正如因贝特所说——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中,作者的根本目的是借助魔幻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成现实来表现。

影片魔幻的是带走蒂姆在夜里奔跑的牧猫使者,是那些趁着人类睡着悄悄给他们换发型的小天使,是那些假装风之使者的小精灵们扣响玻璃窗唤孩子们起床,是园丁们辛勤地将水珠撒满窗框,更是蒂姆的弧矢七走丢了。

什么是现实? 是小伙伴笑鲍比又尿床,是美丽的女孩们醒来发现头发又打结了,是袜子又找不到了,是蒂姆害怕黑暗、熄灯后又在推床,是蒂姆不敢冲进黑暗里把弄丢的球捡回来。

夜晚是什么? 黑暗是什么?在蒂姆的认知里,夜晚和黑暗是相依相存的,这两个交合的元素击中了蒂姆大脑中枢的敏感地带,让他在不断衍生的想象力中模糊了对夜晚的客观评价,正如房龙所说的:一切的不宽容都是源于恐惧

而这种恐惧恰恰来源于蒂姆缺失的爱和认知,了解一切才能真正做到宽恕一切。

蒂姆的孩童时代是孤独又寂寞的,在别的小朋友成双成对一起玩耍的时候,他就一个人在角落里剪星星。在被别人质疑和否认的时候,他也从来不做任何解释,他努力在自己的世界找到生活的平衡点。星空里最亮的弧矢七,是他在孤儿院唯一的朋友,Adhara会替他赶走黑暗,听他倾述,会哄他睡觉。这是蒂姆最信任也是唯一的好朋友,然后这个朋友并非真实存在的。

所有发生在我们生命最早的时段里的故事,都被这个美丽的世界打上了孩童的烙印,人们称它为“童真”。就像小王子能把羊装在画的“纸箱”上,苏姆把凋落的花瓣重新埋回土里,这个充满妖魔鬼怪的神奇世界渐渐地离我们而去,直到有一天它被赶出了大人的世界里,从此就消失了。

《夜之曲》在陈述孩子战胜恐惧、突破自己的同时,又留住了他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反而让蒂姆在和牧猫师的夜晚奔波中,亲身感受了一场真正的夜之奏响曲,看到了还在努力发光的灯泡们以及那些辛勤劳作的天使们。

这是一个打破常规的夜晚,他以一种层层渐进的方式渐渐地驱赶了蒂姆对夜晚对未知的惧怕之心,也通过蒂姆将这个不同于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颠倒黑夜世界传递给观众,蒂姆骑在牧猫师的身上,穿过人类熟睡天使们工作的城市,去拯救消失了的星星。直到最后,他才发现那个引起猫儿离队尖叫的“黑影”正是源于内心恐惧的产物。

然而,恐惧和胆小都不是天生的。1920年美国行为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找来了一个名叫艾尔伯特的孩子作为他的实验对象。一开始华生会向孩子展示兔子、小白鼠、狗狗等可爱不带伤害的小动物,艾尔伯特在接触的过程中也没有产生任何压力和抵触。慢慢的华生会在小艾尔伯特想要接触这些小动物的时候,在他背后敲打铁棒,铁棒发出的犀利声促使小艾尔伯特在恐慌中放弃触碰小动物,甚至嚎叫大哭。反复几次下来,华生发现小艾尔伯特从一开始的喜欢到害怕到抵触甚至产生无法根源的恐惧,哪怕隔着老远看到小老鼠,他也会被吓得大哭。

这个实验整整持续了三个多月,同样也给艾尔伯特留下了无法磨灭的阴影。在这场残酷的实验当中,华生发现了小艾尔伯特不单单会害怕小老鼠,兔子,就连那些有相似点如毛茸茸的衣物都会有畏惧心理。由此,华生得出结论——人就像机器可以被驯化塑造,有怎么样的输入就有怎么样的成果。

跟小艾尔伯特一样,蒂姆也陷入了精神困扰,只要夜晚来临,他就会在黑暗中迷失自己,追踪星星成为了他唯一的寄托。在孤独、无法找寻依靠的孤儿院里,蒂姆的“黑暗恐惧症”一直没有得到处理。

“黑暗恐惧症”是焦虑障碍的一种,也是恐怖性焦虑障碍。长期失去双亲陪伴又处于孤立状态下的蒂姆,在对黑暗对未知产生了惧怕心理之后,只能选择逃避的方式来面对夜晚。《夜之曲》对蒂姆过往的童年只字未提,我们只能在短短一个小时内看到了一个孩子孤独、逃避的自保方式,但却不能以此来推断他的童年不幸,他受过儿童身体虐待等问题。

电影直接撇开了那些“黑暗”的猜想,最终把关注点落在如何帮助一个孩子克服“黑暗恐惧症”。《白夜追凶》有一回宏宇问关宏峰:“睡觉闭上眼睛周围不也黑了吗?那样恐惧症不会爆发吗?”石川回答道:“闭上眼睛的黑暗世界跟真实世界的黑暗是不一样的,闭上眼睛的黑暗是可控的,而且人会下意识探测周围环境是否是纯黑暗,黑暗恐惧更多的来源是身处黑暗的环境中的不确定和不安全。”

人的眼睑是不完全遮光的,只有周围有灯,余光还是会透过眼睑反射到视网膜上,所以真正影响人心理的状态是对未知的恐惧。

对于这种特定的黑暗恐惧症,目前最系统的治疗方法其实是交互抑制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靠诱惑患者自我暴露精神状态,再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中途还需要借助药物的帮助。然而《夜之曲》最大的温柔,是把蒂姆交给“夜之使者”,用一种孩童、亲和的方式慢慢地诱惑他走出“夜晚”的小黑屋。就像马伊琍在微博发文懊悔给女儿进行哭声免疫训练一样,作者并未对孩子犯错。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一颗透明洁净的心灵。温柔亲和地对待那些缺乏情感关照的孩子,是对他们完整人格塑造的保证。或许哭声免疫训练可以在短时间内迫使一个孩子快速成长、学会理性,然而依旧治标不治本,那些被长辈强制性埋藏起来的恐惧,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会消退反而得寸进尺。

《夜之曲》是为了倡导家长正视孩子的惧怕之心而存在的,影片也打破了以往的只提出问题不做解决的输出方式。在《夜之曲》里面,蒂姆在猫牧师的帮助下突破了自己的“心理临界点”,在进一步了解接触到夜晚的美丽,才意识到因为惧怕错过的无知,才领悟了“黑夜”和“黑暗”的区别。

能够带来伤害的不是黑夜,但造成自己后退的恰恰是无知。把自身的缺点归因于别人,这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起点,但总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向。

影片最后总结三个要点——

  • ①宽容是什么?该以怎么样的方式存在?

  • ②宽容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 ③怎么才能做到真正的宽容?

一切的不宽容都是源于恐惧,然而人为什么要宽容? 在每一个负面情绪升起的地方都伴随着宽容,在每一个想要指责心灵和对外宣泄的愤怒中都潜藏着宽容的可能性。潜藏在深处的惧怕情绪就如同毒蛇一样一直干扰着主人格的精神状态,而周围每一个不宽容的人都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感染者。业力的种子就这样感染着同样处于惧怕环境中的其他人直到他们也成为创造者,人们的集体无意识就会按照这样的法则创造出另一个集体的环境。这就是《夜之曲》为什么要强调学会宽容、克服惧怕之心,因为恐惧是会传染的

关于宽恕的目的,房龙是认为宽恕是改变一个人的钥匙,是净化业力的魔法,是拯救人类的唯一路径。如果蒂姆无法宽恕黑夜并从中获得救赎,那么他就会搭上他的余生。不单单是蒂姆,还会成百上千的“黑暗恐惧症”患者会在他们最美的年纪中选择抑郁时光。而终止不幸的方式是人类本身具有的转化黑暗能力,所以宽容不仅是为了个体的成长,也是为了整体的福祉。

怎么才能做到宽容则关于到主人公以及患者的幸福和快乐,最开始的宽容仅需要一点点的倾述,我们需要的是对自己诚实,诚实地去面对我们所惧怕的事物。接下来则是试着去接近,就像韩国女团主舞多恩,在深入了解摄像机的拍照原理后,反而克服“拍照恐惧症”。蒂姆也是在打破了“夜晚”的另一面,那一面是愉悦的奏鸣曲,是天使们的嬉笑打闹,是黑猫们哄睡孩子的呻吟声……关于夜的恐怖传说,其实都不存在。相反的,人们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夜晚,恰恰是夜之使者的功劳。蒂姆和加西亚不妥协,是因为拒绝错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最后一张图治好了我的深海恐惧症。
黑暗中有最美好的故事
中美专家分析:10种幼儿恐惧症的情况和缓解方法
怕黑暗怕疼痛怕孤独心理咨询
为什么女人更怕黑?
'蒂姆'魔幻水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