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症精神分裂症的预后转归与监护人有直接关系

重症精神分裂症的特征之一,是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没有 “自知力”,即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就医、拒绝服药。

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缺失,少部分监护人或者陪伴的家属对此也茫然失措,疏于管理。最常见的表现是,大多数精神病人在医院会被动或主动服药,在医生监管下控制精神症状;一旦“痊愈”回家,病人家属就以为他病好了,少吃一次或漏服一次药物没关系;对病人服药监管的警惕性明显降低;且有少部分病人藏药或者假意服药,实际并未服药入身体。这是导致精神疾病反复发作、难以控制的部分原因;也有少部分患者,即使在足量吃药的情况下,其治疗效果也不理想,幻听、被害妄想、暴力冲动的症状仍然存在。

重症精神分裂症病人疗效不理想的某些后果是严重的,轻者伤及家人、祸及邻居,重症自杀或杀死无辜的人。例如近期发生的“长沙9岁男童被男子殴打致死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有关部门证实,行凶者冯某曾经确诊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据其家属叙述,冯某2010年曾因精神分裂症在河南某精神病医院就诊、治疗,病人以前从未有过伤人行为,“很正常”。在2年前,冯某不再去医院复查;家属鉴于其病情较为“稳定”,擅自让冯某停用了抗精神病药物,这才导致冯某病情复发,最终酿成惨剧。从以上情况分析可见,冯某的杀人行为与家属擅自停药关系密切,也与家属的监护管理的错误决定有关。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不明确,与遗传、环境恶性刺激、躯体疾病、病前性格等有一定关系。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病情又反复发作,这使其几乎不可能“根治”。

精神病人在住院治疗稳定后,都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多数人口服2种甚至3种以上药物;即使这样,其病情也会反反复复。在长期药物治疗过程中,部分病人的心脏、肝脏、肺脏出现了药物性损害,患者不会主动叙说自己的身体不适,而家属常常也不清楚,更不会带患者定期去做身体检查。部分患者随年龄增大,精神病逐渐进入衰退期,脑功能不断退化,认知功能严重下降,沦为了一个“废人”。少部分患者,即使吃药也难以控制其精神症状;或者不能规律服药甚至不服药,这让监护人或陪伴家属痛苦不堪,往往束手无策。

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其监护人可以考虑让患者接受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对于精神疾病的手术,目前患者家属的知晓率很低。即使听说了手术治疗,很多家属也疑虑重重,即担心手术风险,又怀疑手术疗效。他们四处打听,去问某某专科医生的看法,去问周围不懂医学的人的想法,唯独不去听询做精神分裂症手术的外科专家的具体看法。这是中国的当下的信任“常态”,宁信“道听途说”,也不信专家的解说。精神分裂症监护人的犹豫不决,让很多可以尽早治疗的精神病人,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一旦出事则追悔莫及。

上海市东方医院功能神经科手术专家认为,对于难治性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不服药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早日选择手术治疗,是对病人的最大关爱。

精神分裂症手术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从开颅手术到现在的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走过了一条不断纷争和探索之路。

精神分裂症监护人或者家属更关心的则是手术安全和疗效。功能神经科专家认为,手术精准微创、不会造成痴呆傻或残疾;对于药物难以控制的精神症状,可以通过手术来去除。对于监护人来说,对病人的正确决定与其疾病预后转归密切相关。

外科专家在接诊中发现一个现象:“家庭教育程度较高的监护人或家属,其病人的预后常常较好”。因为他们能够听从医生指导建议,接受新的治疗方法。但对于一些保守家属来说,他们宁愿让患者和家庭承受“顽疾之痛”,也不愿接受手术。

例如,有这样一位精神分裂症病人,已患病多年,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四处求医问药,但是患者病情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仍然存在幻听、被害妄想、脾气暴躁、伤人毁物等情况。其家里的门窗被砸坏了很多次,父母也经常被其殴打;小区公物、路灯经常被他破坏,他是派出所和精神专科医院的常客。家人在病友家属介绍下,多次到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的功能神经科咨询了解,专家也做了无数次的解答,他们也当场看了很多术后病人的恢复情况,也完全认同手术疗效。但是,病人的父母却迟迟下不了手术治疗的决心:“他们怕手术万一有风险,他们只有这唯一的儿子”。这种犹豫不决,一晃2年就过去了。有一天,他的父母哭着来到了科室,面对专家,他们痛恨自己没有为儿子做手术治疗的决定,因为他的孩子已经跳楼自杀了。幻觉和被害妄想让他走上了不归路,也让患者的父母忍受着丧子之痛的折磨。

科学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当前,脑立体定向技术已经进入了精准导航、机器人辅助的微创时代,借助头部MRI、DTI、CT等,上海市东方医院功能神经科手术专家可以在术前制定手术计划,即确定微创手术治疗的神经核团-手术靶点,例如:脑内杏仁核、中央隔区对应冲动、暴力;扣带回对应幻觉;内囊前肢对应异常思维等。现今的手术就如“开车”到达某地一样,可以提前规划手术路径,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一旦实施手术,就可以快速地去除顽固性精神症状,让患者获得较好的疗效。很多家属担忧或疑虑手术后会出现并发症,例如,担心术后患者出现呆傻、偏瘫、失语等。其实,这类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切口微小,进入脑内的治疗电极仅仅2~3毫米粗细,并且也不在脑的智能区、运动区和语言区域手术,因此,上述并发症理论上完全不可能发生。一次多靶点神经调控手术,可以去除多个疑难复杂的精神症状,其疗效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有效控制和去除绝大部分顽固性精神症状;

2) 恢复自知力、承认有病、自愿接受治疗;

3) 提高服药依从性和敏感性,即主动服药,服药减量且有效;

4) 自愿接受术后康复和心理辅导,逐渐恢复学习、生活,部分恢复工作和社交等功能,逐渐回归社会。

专家建议:对于大部分轻中度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药物和辅助治疗,完全可以获得较好的病情控制;对于重度药物难以控制的精神分裂症,其监护人或者陪伴家属,可以考虑让其接受手术治疗;重症精神病人接受手术治疗,取决于三方面因素,第一、患者具有手术适应症;第二、患者身体条件可以承受全麻手术治疗;第三、患者监护人同意其接受外科治疗。

总之,精神分裂症这种疾病,尽管复杂难治,但是,只要监护人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和途径,加强监管和健康辅导,患者就一定会获得较好的治疗预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手册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抗精神病药物:无长期危害证据
精神分裂症的危害与特征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5做4不做!
拿什么来拯救医患信任危机 ?
这家医院的健康宣教的打开方式有点不同,快来围观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