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相煎需太急——吐槽下精神分析

中国目前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人群大约在200万人,从事全职或者兼职的大概10万(数据来源网络)。而中国人口约14亿。人均大概是1.4万人配一个心理咨询师。而这一个咨询师很可能还是兼职的。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正从中年转向青年,目前正快速向少年向儿童渗透。应试教育的弊病让孩子不堪负重,很多小学生已经出现了很多严重的负面情绪模式。严重抑郁的个案已经在初中生身上大量出现。

按常理来说,心理咨询师应该是看到了行业发展的曙光。国家要求社区、医院、学校配着大量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和人员。国有企业红头文件要求下属集团必须安排“企业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简称“EAP”,私营企业也开始有招聘心理咨询师的岗位。但是,为什么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还是没火起来。甚至还不如书店心理学的书籍卖的火。

我们业内人士常常抱怨是大家对心理咨询的认知不够,没有这方面的消费意识等等。的确,大家不懂也不了解,或者是误解。这是事实。不过,也是合理合情的。一个那么边缘的行业,想让大家快速接受和欢迎,是需要一些时间来培养。

不过,心理咨询师没有快速发展起来,成为老百姓首选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方向。我认为,这个行业本身也有很大的问题,甚至是决定性的问题,造成了心理咨询行业的瓶颈。

中国约10万的心理咨询师从业人员。在我认识的咨询师里,估计约70-80%的人是以精神分析为主要咨询技巧。换句话说,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执牛耳者。几乎没有人没听说过,没有从业人员没有学习过。

早期我接触心理行业的时候,就天天听老师说精神分析,之后也无数次的听说,感觉就是中国心理咨询的代名词。之后,才知道还有其他学派的心理咨询技术。不过还是有人在反复和我说,精神分析才是核心,其他的都是旁门左道,都是从精神分析延伸出去的东西,我们才是源头。我们有那么多大师,我们受众那么多,和我们混有肉吃。

即使被多次的鼓动,我也上一些精神分析课程,偶尔翻翻相关的书,但是一直没有完全的加入那个队伍。最后,我们一起投资做工作室的几个小伙伴分道扬镳,留下的走纯粹的精神分析路线,而我和另外的一个朋友,走了其他方向。

我对精神分析的课程和研究是很欣赏和仰慕的,不过,对他们做咨询个案的方式是很难接受。动辄以年为单位,终身个案咨询,每周至少一次,多的会4-5次。巨量的时间和金钱投入,让人不由得望而却步。

我有很多案主是从精神分析咨询师那里转到我这里的。她们花了几万块钱,近半年的时间,然后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有点疲倦了。但是,很多人对精神分析师还是心存感激。并不觉得是一个坑。我还是很佩服的,一个案主来是想解决自己的问题。结果用了半年时间,换了几万块钱,还是没解决,但是不会有投诉。这是多么厉害的功夫。换了其他任何行业,除了教育行业以外,相信没有任何人可以接受。

那些转来找我做咨询个案的人,会觉得怎么会这么大的差别。在精神分析师那里,都是我们自己不停不停的说,咨询师基本上不说,要说也就说回应几句,鼓励我们多说,每次自己都要说到口干舌燥才行。我说,你同样的东西,翻来覆去说那么多遍不累么。

我也问精神分析的同行,你听的不累么。对方说,当然啊,有时候还会听睡着了。不过这都说正常的反应。我会告诉她,我的感受。这对她有帮助。

精神分析对自己任何行为都有一套完美的理论体系。和精神分析师辩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总有理,很有理。

不过我就很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对方是希望你帮助她解决自己的困扰和问题的。为什么一定要对方放弃这个目标。改成上百次,经年累月的不断分析自己成长中发生所有事情的各种行为,感受。精神分析说,要把潜意识意识化等等。我非常接受这些理论,也相信有用,问题是为啥要那么久,为啥要听那么多?

明明几句话就明白的东西,要啰啰嗦嗦听半天,这钱虽然挣到了。里皮不是说了么,我喜欢钱,但是我不抢钱。

早就可以进行干预了,但是就是不说。美其名曰,案主要自己成长。我觉得是完美的废话。及时进行干预就是不是让她自己成长了?

以前听过精神分析的大咖说,急不得,所谓的快速是为了目的,牺牲了最关键的核心。我觉得说的太对了。咨询师不能着急,但是就应该慢到极致么?我看精神分析的个案,简直就是对自己的一种精神折磨。感觉如同观察便秘,郁闷,焦躁,反感,愤怒,全部都出现了。不知道精神分析师,特别是职业的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中,怎么熬过来的?

当然,精神分析师需要督导老师,长期当大号马桶,自己再怎么强大,自己尽快天天洗白白,建立各种框架和设置,把自己保护的好好的,也有味道沾染在身上。督导老师也就是一个家政,自己搞不动了,再去花钱请专家来帮忙清洁。

我深深的同情,甚至深深的厌恶精神分析师。把一个很有趣很朝阳的行业,搞的和厕所清洁工似的。毫无美感,毫无乐趣。

很多精神分析师说,我一天最多只能接二个个案,接多了我就受不了了。不是体力是精力不够了,感觉做一次个案就被掏空了似的。怎么感觉和午夜牛郎似的。

精神分析会定很多框架,什么个案不能接,什么个案要做好预防措施。要先把自己保护好。我能够理解给新手小白,提醒保护是好事。免得出来什么不能控制的情况,自己无法收场了。不过,我觉得除了保护,更重要的不是教咨询师如何解决问题么?放弃咨询就完了?别人辛苦的找到你,你说你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你就放弃帮助她了?推给医院就了事了?

别人不知道医院能做什么?我们自己还不知道?吃药就能解决心理问题,还用心理咨询师干嘛?即使医院,也建议服药加上心理咨询。我们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我们不接,她能找谁去?

我也不怪精神分析的老师些。我搞不定,不敢接。推荐给医院好像也没错。不过,我不同意的就是,你不会做的,只是你不会而已,可以谦虚点不?不要说心理咨询师都不能接,都没有办法?你做的就最佳方案。

你不要代表所有心理咨询师。你的设置也只是针对精神分析师的设置,不要把自己的规定当成宪法当成真理,让所有人都要遵守。

井底之蛙说的不就是你们么?靠这样就可以号令天下?

中国精神分析不能改变现状的话,一再固步自封,觉得老子天下第一。那和宗教又能有什么分别。皈依精神分析,信仰精神分析,永不背叛,永不离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李晓驷:为什么有些咨询师学了很多理论知识,却无法开始做个案咨询?
茫茫人海中,选择我做你的陪伴与倾听者
1.6谁配做你的心理咨询师?谁配做你的精神分析家? - 王彻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什么是个案概念化,用意象对话如何做个案概念化(上篇)?
心理咨询师拿别人的案例讲自己的理论,是学术造假,是欺骗!
咨询师手记︱来访者不来了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