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孔子看来,贫与富交,贵在不嫉妒、不谄媚

社会交往过程中,贫富差距较大者之间的交往是不可避免,特别是作为“贫”的一方应该怎样把握分寸才不失礼呢?孔子在评价子路时,给出了答案,具体内容记载于《论语.子罕篇》,原文是: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敝缊袍”,敝是坏、破旧的意思。缊字的读音为yùn,是指旧的丝棉絮。“敝缊袍”就是是指破旧的丝棉袍。

“狐貉”,貉,有mò、hé、háo三种读音,现在一般情况都读háo,“狐貉”的这里是指用狐和貉的皮做的裘皮衣服的意思。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忮,读音为zhì,这句诗是《诗经·邶风·雄雉》中的一句,意思就是不嫉妒,不贪求,只要做到这些,还有什么不好呢?

本章的译文是,孔子说:“穿着破旧的棉袍与穿着狐貉皮裘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自卑的,大概只有仲由了吧。《诗经》上说:‘不嫉妒别人,不贪求,只要做到这些,还有什么不好呢?’”子路听说后,经常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这是最基本的道理,没有必要过多称赞?”

贫与富交,容易走两个极端,或忮或求,也就是或嫉妒,或贪求、谄媚,均不是求学之人应秉持的态度。子路在这方面做的就比较好,孔子的形容非常清晰,子路即使身着破衣烂衫,与衣着华贵者在一起,一点都不会有自卑的感觉,孔子还引用了《诗经》里的一句话称赞了子路。子路听说老师对自己的赞扬后,有一些沾沾自喜了,常常将孔夫子称赞自已的两句诗挂在嘴上,人一旦有了这种情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学业修为停滞不前,故孔子才有了最后一句“是道也,何足以臧?”的话,以教育有警示子路。

在孔子看来,现实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贫与富并不能代表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不应该由于贫穷而自卑,没有人天生就是富贵之命,真正应该让我们感到惭愧的是不知上进,只知道妒贤嫉能,更可悲是的逢迎拍马,低俗谄媚。还有一点就是对衣着的刻意追求只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不自信,能自豪的示于世人的永远是自己的修养和才华,而不是外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连载(236)《子罕篇》第27章,“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衣敝缊袍和一箪食一瓢饮
每天让自己进步一点——《论语》学习230-231
【第227期】音频学《论语·子罕篇第26章》孔子因何对子路先表扬,后批评?
9.27【辉光日新1501】(衣敝缊袍)默默地守好自己的本分
是道也,何足以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