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草纲目》说它“健脾胃、去湿气,进饮食”,但有五点需要注意

《本草纲目》说它“健脾胃、去湿气,进饮食”,但有五点需要注意。

对爱好养生的人、信任中医药的人来说,健脾祛湿是很常用的养生方法。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说到健脾祛湿,很多情况下都离不开白术。甚至某种程度上说,白术是健脾祛湿的“敲门砖”。

白术,是一味“苦温燥湿”的中草药,《本草纲目》等本草典籍记载,它性味辛苦温,入脾胃二经,有“健脾胃、去湿气,进饮食”等多种功用。也正是这一点,才被现代人所注意到,从而用之以健脾祛湿、达到养生之目的。

其实,在传统中医药、历代医家的记载里,白术虽然确有很多功用,但并不是可以任意选用的。首先,因为白术性味“辛苦温”,有利于去湿气,但也有“容易伤津耗气”之虞。用得不当,不但健脾祛湿会大打折扣,还会损伤到机体的津液。

其次,中药历来讲究“炮制”,白术也不例外。而市面上我们常见到的白术,基本都是“生白术”,这就对白术的使用有了更多的限制,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即使是健脾名方“四君子汤”,对白术的生熟也没有具体指明,需要临证时灵活使用。

总之,白术的使用,有如下五点需要注意:

一、 土炒白术:所谓“土炒”,可不是我们理解的黄土,而是指“灶心土”、也就是“伏龙肝”,通俗点说,就是烧柴火的灶膛下面挖出来的土,它本身也是一种中药。

土炒白术,就是将灶心土敲碎后过筛,先在铁锅里大火翻炒,需要炒到什么程度呢?也就是被“炒透”。所谓炒透,也就是翻炒的时候根本无需用力,甚至灶心土在铁锅内有“流动晃动”的感觉。

然后把生白术放进去,小火快速翻炒到白术外表焦黄色为止。土炒后的白术,其辛苦之性得到缓解,而化湿、祛湿的功用得到增强,也较少伤津耗气的可能;

二、 麸炒白术:所谓麸炒白术,也就是用麦麸(麦皮)做底料,用来炒制白术。先将麦麸快速翻炒至冒烟,再加入白术,快速翻转,相当于用麦麸的烟来熏烤白术,直到麦麸焦黑,而白术只是呈现金黄色,并不会炒焦。麸炒白术,也减少了生白术的辛苦之性,却加强了它健脾和胃的作用,故更适合用于脾气虚弱的健脾。

三、 蜜炙白术:相对于上面两种来说,蜜炙白术用得稍微少一些。也就是用蜂蜜调水搅匀,在锅内加热到沸腾冒泡,然后加入生白术,小火快速翻炒到白术牵丝,最后蜜水全部被白术吸干,炒过的白术也颜色金黄润透,很少有辛香刺鼻的气味。更多了健脾益胃、养血补血之功。这一点,比较适合现代人养生中的“健脾生血”。

四、 白术苍术之别:在古代,“术”其实包括两种:苍术和白术,从外观上看,苍术颜色泛红,之地疏松,性味更偏于辛温,燥湿强于白术,但健脾不如白术,故很少用于养生。

五、 白术使用时有三“相使”:所谓“相使”,也就是两种中药的配伍,以起到相互促进提高的作用。白术使用时,有三种“相使”可以了解一下:

1、白术配白芍:白芍柔肝,白术健脾,两者配伍,起到“抑木扶脾”、柔肝健脾之用;

2、白术配防风:白术健脾、防风走肺经,暗合“培土生金”之意,如表虚证常用到这个配伍;

3、白术配茯苓:两者都是健脾祛湿的,配伍使用,健脾祛湿方面,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

总之,白术确实是一种很常用的健脾祛湿良药,也为大家所熟悉。但是,上述5点,我们在使用时是需要注意的。合理使用,恰当炮制,才能起到更好的养生之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祛湿最简单的方法,只要一味药泡茶喝,把湿气从根上拔除
中药里的“双生之子”白术和苍术,是老中医的祛湿秘密武器
细解苍术与白术
夏季最宜健脾除湿,苍白二术功不可失
一张只有2味药的痛风治愈方
专为妇科白带量身打造的方子,妇科炎症,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