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神分裂症自救之路怎么走,精神病患者与家人来这里看答案

哪些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得到理想的康复效果?答案只有一个:勇于面对现实,并积极自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激发患者自愈力,是精神分裂症康复的重要任务之一。

重性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重性精神疾病,消除精神症状,康复的任务只能算完成了一半,恢复学习、工作和生活等社会功能,重新融入家庭、学校、社区,恢复和重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才是治疗和康复的根本任务,离开社会功能谈精神分裂症康复,都是不着边际的空想家。

图片来自今日头条图片库

一、积极就医

针对你目前的情况,抑郁和精神分裂的症状并存,无论诊断后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或是诊断为分裂样情感性精神障碍,它们都是一种比较重的精神疾病。它们都需要经过精神科大夫的确诊和治疗,药物是控制症状大解确切有效的方法,不要讳疾忌医。

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水平、情绪状态和意志行为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错乱,往往失去了自控的能力,这时侯用药物来控制症状和病情,是正确的选择,随着血药浓度的上升,大多数患者的分裂症状、抑郁症状或得到显著改善。症状好转后,仍需要维持治疗较长的时间。

如果经大夫诊断认为症状轻微,处于可用可不用的情况下,建议先选择心理治疗,有经验的心理治疗师同样可以帮助轻症患者,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再用药物。即使是药物治疗,到达后期,为了获得更满意的远期疗效,也是建议介入心理治疗的。

二、积极自救

同样的药物、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显示出不同的治疗效果,有的人康复得较好,但多数人反复发作,药越用越多,最后步入残疾行列。这里除了与病情轻重有关,还与个体差异、支持系统、康复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自救的动力,也称为自愈力,它是影响功能性精神障碍康复结果的最大变量之一

自愈力是患者正确认识自我、正确面对和认识现实处境、重构人生目标、跟进医疗措施、积极自我拯救,实现最佳化疗愈的力量。

重新认识处我:

患病以后,人生往往发生了逆转,原来已得到的,可能会失去,包括但不限于原来的理想、爱情、婚姻、工作、事业、机会等。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虽然无奈和痛苦,接受是唯一的选择。接受,才能帮助你早日康复。

重建规划人生:

处境改变,人生目标要重新规划。原来的东西很多不复存在,曾经的雄心壮志,可能已成过眼浮云,只有在现在患病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人生目标,降低期望和欲求,根据实际能力和时间重新建立更接近现实情况的生活目标。其中最重要的目标是维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金钱、荣誉、虚名等都退而求次了。

巩固疗效防复发:

维持用药,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通过医生个性化的调整,可以使药物的不良反就降到最低程度。很多患者因为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或是轻视维持用药的必要性,而过早减药停药,导致病情再次复发。每一次复发,都增加一次康复治疗的难度,增加对患者信心和家庭的一次打击,往往需要更大的治疗剂量才能重新控制住病情,社会功能往往也进一步受损,代价也是沉重的。所以,维持服药,预防复发,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三、积极行动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郁症到目前为止,尚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病程迁延,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带病生存,将是很多人面临的局面,所以我们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随着药物对病情的逐步控制,我们还在在行动方面展开自救,除了上述三条重要工作,还要在下面三项动手完善自己:

个性的修正

修复自己个性方面的缺陷。自卑、敏感、多疑、纠结、偏执、安全感不足等个性缺陷,这些缺陷既是发病的基础,也是容易复发的隐患,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刻通过你的想法、情绪和行为,具体地表现出来。虽然不能完全消除这些缺陷,但至少可这些缺陷少一些,再少一些。自命天高的夸大妄想,被人追杀的被害妄想,受人非议漫骂的幻听,哪一个精神症状,与上述你的个性缺陷无关

冲突的修正

个性刻板的人不灵性,过于纠结得失,选择面前犹豫不决优柔寡断。选择,往往是最让人纠结和痛苦的事,无论是谁,选择了压力就释放了。精神分裂的患者面临选择与取舍时决策困难,舍与得是共生的关系,但是精神病人脑中纠结太多,引发了大量的心理消耗。不是为买房还是买车纠结,就是为与谈了五年的女友继续,还是与局长的女儿结亲问题而苦恼,想打扮得靓一些,又担心别人说她风骚,由于心中没有定海神针,自己的思想、情绪、行为完全为别人所左右,无所适从,使中枢神经系统长期处于紧繃状态,当承压超过极限的时侯,就分不清自我和现实世界与臆想之间的区别了,幻听产生,妄想产生,精神分裂产生。正确的姿势应当是我的地盘我做主,我得到,是因为我愿意失去,而且一分得到就意味着另一分的失去,平衡是世界不变的法则。

重建安全感

安全感是精分患者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你们看到过“脚大,脸厚,不怕丑”的人得了精神分裂的吗?安全感形成于早年成长期,但是不少人在成长过程中,寄养托养抱养、夫妻关系紧张、孩子需求被忽视、家庭重男轻女、经历创伤事件等各种原因,导致没有能建立起良好的安全感。突出表现焦虑、敏感、多疑、恐惧,表现过度就容易引发各种幻觉和妄想。比如天天担心有人来谋财害命,并不断处我强化,一步一步将自己推下了妄想的大坑。由于过多聚焦于妄想内容,无法区分现实了,完全忘记了自己“既无财可劫,又无色可劫”,别人害你得不到好处还要付出代价的客观情况。所以,进入康复期后,如果你的大脑允许的话,不防多问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可能性。如果不能自控的话,还是先用药治疗吧。

锻炼社会适应能力

记住,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也不是明星般的焦点。你只是你自己而已,如一滴水一粒沙而已。精分患者需要积极为自己而活着,而不是为别人的眼神和评价而活站,你就是你,做好与众不同但是更加真实的自己,才更接近于心理健康。

对自我接纳度很低,对体象、成绩、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的严重不满意,总觉得自己令全世界不满意,全世界对自己也不好,为此迁怒于爹妈无能、同学不善、老师不关心等外在因素,出现明显的超出常态的情绪行为反应,接近于“疯”的标准。由于缺少内省能力,使人很难从自身寻找问题原因,总觉得全世界对他都不好,这时离精神病的门口就已经不远。在现实生生活中,无法共情,无法自省,无法转换角色,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差,走到哪都容易四碰壁,碰的壁多了,对世界和自己彻底失望,退回到发展的早期,闭门不出了。所以精神分裂患者也好,抑郁症也罢,包括我们每一个人,提升锻炼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终身的发展任务。

总结:针对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等重性精神联障碍患者的生活现状,本文从原因分析、治疗方法、个性完善、冲突化解、自我拯救等多个方面提供了参考意见,希望能对今日头条各位读友带来一点帮助。对于更加具体的实施细节,我会在今后逐步推出。如果你有不同观点或看法可以在文后留言或加我头条好友私信交流。

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行为康复训练(理论部分)第二篇,更多康复文章待续。作者29年精神障碍临床诊治与心理行为康复训练经验,无私与你共同分享,如果你觉得有用,就给我啪地点个赞吧

(图片来自于头条推荐图库,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致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神病院怎样判断病人康复?
精神病康复的概念
精神分裂症治疗过程的护理- 精卫百科 - Powered by HDWiki!
一名有严重幻觉的患者自述:我如何恢复正常,走向康复?
“我的疯癫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逃避” |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迷思与事实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与中医一样,也分“阴与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