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丰子恺与《中国青年》:偶然的合作,永久的记忆

@文| 吴达

1926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第121期的封面上,破天荒地刊登了一幅丰子恺画的漫画。

说破天荒是因为《中国青年》自1923年创刊以来,从来没有用绘画作封面的,这一期《中国青年》不仅封面设计形式上特别,而且内容又是特别,是“五卅纪念周年刊”,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两个“特别”,是《中国青年》杂志编创历史上特别值得关注的事情。

丰子恺这幅漫画名为《矢志》,一座佛塔高耸入云,塔刹却插了一支箭,箭和塔的比例不那么写实,夸张的箭,仿佛要刺透塔刹,直上云天,让人感到一种强大的张力。

1926年5月《中国青年》杂志第121期封面图刊登了丰子恺的漫画《矢志》

这幅画取材于历史上“射塔矢志”的故事。史书记载:唐代,青年将领 南霁云 突出敌军包围,向贺兰进明求救。贺兰不肯出师相救,但欣赏南霁云之壮勇,“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面对美食,还有席前的美女歌舞,南霁云说了一番大义凌然的话,说完便踏镫上鞍,策马离去。出城前拔箭射向佛塔,箭直奔塔身而去。南霁云厉声说道:“此矢所以志也。”

古来有“折箭为盟”,而南霁云是“射箭立誓”,不愧为是一位“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志士英雄。

丰子恺选了这样的历史典故为画题,又用了“特写”与“夸张”的手法,画面只出现射在塔刹的箭,给人以强力的视觉冲击。而《中国青年》就特意用了这幅画作封面,用意是很明确的。

这期《中国青年》在“编辑后记”中说:“在这样一个有价值的严肃的五卅周年纪念期,我们有意供献读者以若干有意义的物事。 我们要使读者都能明了过去一年革命民众奋斗的工作,要使读者能从这些实际奋斗中切实认识五卅运动在各方面的意义,再要使读者从这里面认清我们今后应走的道路。 供献这些物事的责任,我们都交给了这个特刊。我们希望这个特刊能担负他的使命。”

主编还在《编辑以后》里特地谈了这期封面的事:“这期的封面是特别请丰子恺君为我们画的,特在此表示我们的谢意。这画的含意是唐张巡部将南霁云射塔‘矢志’的故事, 我们希望每一个革命的青年,为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都射一枝‘矢志’的箭到‘红色的五月之塔’上去。 为什么是红色的五月,因为是为了纪念‘五卅运动’,纪念在‘五卅运动’中流血牺牲的烈士。这幅画就是号召广大青年来纪念五卅运动,发扬五卅精神。”

接着,在1926年6月的《中国青年》第126期封面上,再一次出现了丰子恺的画,与上次不同,这次画面回到了射箭矢志的人物,一个青年战士骑在一匹战马上,意气风发,挽弓搭箭,准备发射。

1926年6月《中国青年》杂志第126期封面

这幅画也可看作是上一幅的延续,仍是激励青年为民族命运奋斗。丰子恺的第二幅画从第126期到第146期,整整刊登了二十一期,其中包括第139期的“十月革命号”,都被《中国青年》作为封面画,一直用了半年之久,这可以说又是一种“破天荒”了。

看了丰子恺的封面画,了解了这段史料的很多人,可能会产生疑问。《中国青年》是共青团中央的杂志,而丰子恺是出了名的追求生活情趣的画家,与激情燃烧的革命的共青团并不是完全同路的,但历史事实就放在面前,《中国青年》约稿,丰子恺供稿,他们二者确实真有过这么一段缘分。那么这段缘分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要分别从《中国青年》和丰子恺两端来说。《中国青年》创办人与编辑者为恽代英,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他在1923年出任 上海大学 教授,还担任过教务长。

上海大学成立于1922年10月,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派遣了多位重要领导与骨干参与组建,上海大学一度成为党在上海地区重要的革命活动据点和宣传阵地。 陈望道 在其晚年的回忆录中写道:“西摩路(今陕西北路),也就是当时上海大学校址,是‘五卅’运动的策源地。5月30日那天,队伍就是在这里集中而后出发到南京路去演讲。”当时上海大学还聘请了社会上许多有名望的教师,丰子恺也在其中,可见上海大学对丰子恺的人品和学识是赞赏的。

没过几年,“大牌”师资云集的上海大学,已是闻名国内,当时社会上流传着“武有黄埔,文有上大”的说法。《中国青年》的主要编辑恽代英与丰子恺当时在上海大学成了同事,上海大学还有一位教师叫 杨贤江 的,他既是丰子恺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长,又与丰子恺先后在春晖中学与上海大学共同执教,且杨贤江又曾协助恽代英编辑过《中国青年》,是恽代英非常亲密的战友。

“五卅”惨案震惊了世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不可能无动于衷。“五卅”惨案发生后,丰子恺的好朋友 沈雁冰 、郑振铎、朱自清等人都写了声讨文章与诗歌。恽代英或杨贤江打破《中国青年》封面从来不刊登绘画的惯例,在纪念“五卅”周年特刊的封面上做文章,邀约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丰子恺创作封面画,以加强宣传力度。

丰先生慨然应约,连连供稿,这完全是顺情顺理。大家爱国反帝,同仇敌忾,就这样“缘”的两端走到了一起,“偶遇”在这里变成了“必遇”,最终成就了丰子恺为《中国青年》画的两张封面漫画。

这两幅画,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红色的美术史料。其实当年为《中国青年》画封面的时候,丰子恺也只是二十八岁的青年,他用两幅封面画鼓励广大读者,同时也鼓励了他自己。

选自《封面子恺》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责编:六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封面画】《中国青年》杂志1963第11、12期合刊封面国画《护士》
《中国青年》杂志封面欣赏
丰子恺为什么爱画下等人?
诗在画中
一个价值上亿的皮箱长啥样?
圳上人物资料—方抚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