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年人的这些心理,你有吗?

近年来,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有很多年轻人为父母预约年终体检,这成为了一种新的尽孝方法。但你知道吗?我们不仅要关心老人身体健康,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据统计,欧美地区抑郁症发病率在60岁后明显降低,而我国则到75岁后才开始下降。可见,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隐患之大。我国老人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所以有很多常见的心理特点,而这些心理促使的行为却可能在危害其心理健康。以下这些心理,你有吗?

愿意为子女付出一切

父母为孩子付出,在很多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尤其是中国老人,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尤为重视香火传承,将孩子看作是全家的希望。即使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要尽自己的努力给孩子做好的一切。

但其实,这样做不仅可能遏制孩子的成长机会,也会增加自己的负担。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黄全表示,老年人为孩子付出是爱孩子的表现,但同时也不要忽视爱自己。只有做到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忽略自己的人,长此以往,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怕麻烦子女

报喜不报忧,可以说是一项传统“习俗”,不仅是老年人,年轻人独自在外打拼时,面对父母的问候,通常也会如此。而之所以会选择报喜不报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怕对方担心、怕麻烦对方。

身体衰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疾病、疼痛等,而且,现代社会日新月异,老年人适应能力较差,面对很多新科技、新事物束手无策,只能依靠子女的帮助。更何况,老年人辛苦养儿一辈子,此时正是“收获”的时节。一直怕麻烦子女,最终的结果是疾病被拖延了,生活质量下降了,还不被子女理解,不仅健康、钱包遭殃,还可能影响与子女的关系。黄全表示,老人们要及时转变思维,认识到要子女帮助不是麻烦子女,而是让子女有机会尽孝。

退而不休,退休即换岗

现代的年轻人总是将退休挂在嘴边,格外渴望退休,而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并不觉得退休是幸福的事情。很多老人的退休生活不如想象中休闲,反而比工作时更加劳累。53岁的陈阿姨身为家中的老大、唯一退休的人,刚退休,就包揽了儿子家保姆的工作,除了给他们做一日三餐、清洁卫生,还要接送孩子上下学。前段时间碰上父亲住院,她更是忙到脚不沾地。“以前时不时还能跟老友约去喝茶,现在居然一天都不得闲。”

有不少老人不希望退休,或是不适应退休生活。但要注意,退休后不论繁忙还是清闲,都应该是你自己的选择。老年人退休后的时间应该属于自己,退休应该是休闲,而非换岗。

觉得孩子不成熟

随着过年的临近,催婚队伍已经就序。老人们因为有丰富的生活经验、阅历,总是觉得孩子还不成熟,不能“放手”。生活上,老人喜欢催婚、催生,工作上,偏爱公务员、铁饭碗,而这些“建议”都是出于经验之谈。

黄全表示,老人们在给建议的时候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经验是否还适用于现今社会,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平均结婚年龄仅二十出头,而现今一线城市的平均结婚年龄超过三十岁。专家建议,老人们应该“矜持”一点,在孩子没有求助时,不要插手太多,也不要说太多,当孩子求助时再给出意见、帮助,更能显得自己的重要性,也更能获得孩子的感恩。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退休老人有哪些需求 如何让老人安度晚年
80%的老人都有这“四大灰色心理”在作祟,发现了就要一一扫除!
老年人,合理规划晚年生活
有专家分析:70岁以上的老人基本上都会面临两种问题,别嘴硬!
老人心理保健知识讲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