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门蒸菜

天门蒸菜

天门蒸菜,湖北省的特色传统名肴,属于鄂菜系。蒸菜起源据考证有近4600年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石家河文化时期。几千年来辗转相传,代有增益,天门蒸菜凭借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技艺,一直跻身鄂菜代表品种之列,其菜品之丰,技法之多,味型之广,在全国独树一帜。

中文名天门蒸菜

英文名Tian-men steamed dishes

主要食材肉、鱼、蛋、无物不可蒸

分类湖北省特色传统名肴,鄂菜系

口味清淡为主

基本风味滚、淡、烂

方式大多用大碗扣装或直接将蒸笼端上

    85%的人还看了

    • 蒸菜菜谱
    • 蒸菜100图片大全图片
    • 舌尖上的中国天门三蒸
    • 天门三蒸和沔阳三蒸

    历史源头

    起源

    天门蒸菜登上舌尖上的中国第2季
    天门蒸菜:起源于石家河文化,已飘香4600年!

    天门蒸菜,自古飘香。说到蒸,这当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中国的先民就在鼎、鬲等陶器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甑——就是在鼎或鬲器上造个蒸食的笼屉,上再加盖,共同组合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蒸锅。距今4600多年前的天门石家河文化遗址就出土了这种蒸器。除此之外,这里还出土了稻种的遗留物以及鸡、鸭、豕、鱼的残骨。从考古发现可知,隶属于稻作文化圈的天门先民是很富有智慧的,他们用陶甑蒸制米饭时,在米饭上放入鸡蛋或萝卜,米饭和菜同锅蒸熟,可谓即省时间,又节能源。按照今天烹饪工艺的分类,这当是中国烹饪中最早的清蒸法。后来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讲述的清蒸的烹调方法和清蒸鳊鱼的做法,又当是天门清蒸法的历史延伸。到了夏商周时期,这里又出现了青铜甗,这是陶甑的演变,由陶质转为青铜质,蒸的速度加快了,蒸的方法也有了相应的改进。到了汉代,铁釜出现了,天门的蒸法又有了新的延续。

    无论饪食器具如何改变,天门的蒸总是与时俱进,因器尽善。展开天门蒸菜的历史画卷,我们感受到的是天门之蒸具有较为完整的历史延展性,它从未因为朝野变色、江山易主而步入歧途甚或销声匿迹。

    历史渊源

    天门当地曾有这样的传说:王莽代汉后,天灾频繁,民不聊生。公元十七年暮秋,王匡王凤兄弟揭竿白湖,遭地主武装和官兵合击,被困粮绝。尽管农民多靠挖野荸荠和野菜充饥,但他们闻讯后,仍踊跃献出准备度饥荒的一点粮食,以济义军。然而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于是王氏兄弟命将士们将这些粮食磨成米粉,拌合野菜甑蒸,竟使难以下咽的野菜成为可口食品。从此,这种蒸菜法四处传开,人称“匡凤菜”、“绿林菜”。可见,早在汉朝天门就有了粉蒸菜。

    天门的蒸菜不仅流行于市井平民,而且也与寺院结缘。也许是蒸菜有着与生俱来的清淡,僧人非常喜爱。东晋高僧(公元314-366)支遁是佛教中国化时标志性人物,也是中国般若学创始人,他在天门驻足于西塔寺时,就对当地的蒸菜情有独钟。在他的影响下,蒸菜在寺院僧人中流行开来,可以这样说,在中国寺院菜发展史上,蒸菜当是寺院菜中最早一族。

    到了唐代,茶圣陆羽和他的恩师智积禅师,因长住于天门西塔寺中,朝夕与寺院旁的荷湖相伴。他们喜食湖藕,撩人的荷湖不得不使他们在湖藕上寄情用功,烧制成了清新爽口的藕蒸菜。从此陆羽的藕蒸菜从寺院传到民间,由素菜向荤素之间转移。

    竹篙打老虎(陆羽藕蒸菜)

    星月斗转,江河逐风。天门才子带着天门的蒸菜游流四海,天门的蒸菜随着天门才子飘香天下。人们对饮食有过理性的反思,因而对蒸菜也便有了深厚的情愫。然而,若对蒸菜寻源觅根,天门当是蒸菜最重要的一脉根源。

    经过漫长的历史传承,天门蒸菜逐渐形成包括“天门三蒸”、“素三蒸”、“荤三蒸”、荤素混蒸、“九蒸”技法及各种调料在内的完善的蒸菜技术体系,极大地丰富了天门蒸菜的内涵与外延,使天门成为名副其实的蒸菜之乡。

    天门是茶圣陆羽的故里,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正是在他的故里,蒸菜横出,誉彻天下。天生机缘,茶与蒸菜皆有很高的养生价值,皆有纯正的真朴个性,皆有浓厚的文化内涵。这使得天门更像是一处饮食养生之地。天门蒸菜因其自然纯朴和固有的养生价值而盛行天下,这可以看作是茶人与厨师、茶道与蒸技在天门之地形成妙合的结果。(本文节选自《天门蒸菜香飘天下》一文)

    走进国务院礼宾菜单

    2014年8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服务一处考察组来到天门,专程对天门蒸菜进行品鉴,考察组对炮蒸鳝鱼、封蒸甲鱼、桔瓣鱼氽等多道天门名菜表示高度认可,认为“天门九蒸”代表着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达到了国务院礼宾标准。考察组还组织厨师学习天门蒸菜技艺。

    2014年8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通过省政府接待办,从天门组织食材和配料进京。日前,天门蒸菜正式进入国务院礼宾菜单,走上接待外宾和国家重要客人的餐桌。

    风味特色

    天门蒸菜以“滚、淡、烂”为基本风味。天门的蒸菜饮食文化,折射出天门人所独有的性格特征。天门蒸菜讲究滚烫,彰显出了天门人热情好客的特性。天门蒸菜无论是什么品种或蒸法,都非常讲究上桌时达到热气腾腾的滚烫效果,既是为了保证菜肴鲜美的色、香、味、形,也是为了营造待客时的热烈气氛。蒸菜大多用大碗扣装或直接将蒸笼端上。上桌时“热气腾腾”香气诱人,还有“噼里啪啦作响”的,如炮蒸鳝鱼,出笼时,加点葱花、蒜泥、胡椒,再浇少许滚烫的热油,上桌时盘中还在吱吱作响,这是一道颇富营养的响声菜肴,之所以叫“炮蒸”,也就是出菜时的声响有放炮时的爆炸性效果。食用时,揭开扣碗或蒸笼盖,香味扑鼻,味醇汁浓,肉质鲜美。由于滚烫的缘故,天门蒸菜从视觉、听觉到味觉上,可不断冲击食客们的感观,让人胃口大开。

    竹编泡蒸鳝鱼

    天门蒸菜的口味以清淡为主。这与天门人崇尚清纯、讲求雅致有关。几千年来,天门人的口味以清淡为主,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过不断地开放开发,川菜、粤菜、湘菜不断融入天门,天门人的饮食口味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天门的民间筵席,仍以传统的蒸味清淡为主,用甲鱼、鳝鱼、财鱼、鸡、鸭、海鲜为主要原料,以蒸“十大碗”的形式出现。各地主要菜肴略有变化,多宝镇拖市镇张港镇以“蒸笼格”独具特色,皂市以蒸“阴米圆子”、“甲鱼”、“鳝鱼”为特色,多祥镇以“蒸白元”为特色,干驿以“炮蒸鳝鱼”闻名,竟陵地区以“窖溜子”(小蒸笼格)为特色,这种清淡蒸味食品让天门人百吃不厌,代代相传。

    天门蒸菜讲究烂熟。烂熟即要求菜肴的鲜嫩和原汁原味。举凡吃过天门蒸菜的人,几乎都为那鲜嫩的口味和原汁原味的特点所折服。烂熟并不是将食物蒸得烂熟如泥。而是讲究烹调时火候的大小和用火时间的控制调节,要求菜肴的老嫩、硬软、稀稠、烫温等适度,恰到好处。

    烂熟的另一个要求就是要蒸出菜肴的本味。烹调时只需将原料的异味去掉,而原料本身原有的美味,乃至原形,却要最大限度地保留,这就是体现原料的真味。天门人在烹调菜肴时真料奉献,即使有的菜肴需要调味处理,也不是杂味并陈、百味混和、浓油重酱,而是不猎奇,大方而纯正。甜就是甜,酸就是酸,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给人以和谐美好、率直纯真之感。

    多吃蒸菜,健康环保的理性选择

    “蒸菜美食,健康人生。”本届天门蒸菜节的主题词,道出了天门蒸菜的独特魅力:好吃,绿色无污染,营养丰富,有益于健康长寿。

    煎、炸、烤等烹技都改变了食物的本味,只有蒸味才是真味,菜的营养得以保证,人体的热量10%—15%来自于油脂,天门蒸菜的油脂要比炒菜的油脂少一半。最为关键的是,天门蒸菜对原料要求苛刻,任何不鲜不洁的菜蒸制出来都暴露无遗。不鲜的鱼,蒸是无法掩盖其异味的。

    天门九蒸

    九蒸历史

    民国以来,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天门蒸菜传承在曲折中发展前进。特别是到了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更是获得了长足进步,代代名师不绝:从天门名厨倪菊佴、倪海清到盘笼大师毕骡子.

    他们努力从民间吸取营养,总结继承前人的经验,坚持开拓创新,使局处一隅的“天门三蒸”发展成可“九珍罗列、水陆杂陈、荤素咸宜、技术融和、交互辉映、互相渗透”的“天门九蒸”。

    九蒸品种

    天门九蒸是:粉蒸、清蒸、炮蒸、扣蒸、包蒸、酿蒸、花样造型蒸、封蒸、干蒸。天门九蒸的形成,使天门蒸菜由少数几个品种成为了一个众多品类的蒸菜系列,极大地丰富了天门蒸菜的内涵和外延,使天门成为名实相符的中国蒸菜之乡。

    粉蒸是将动物性原料、植物性原料,经过初步加工后,用多种调味拌渍,然后拌上粉,入笼蒸熟的方法。

    粉蒸黄磉鱼

    清蒸指半动物性原料,经初步加工后,用调料拌渍,直接入笼蒸熟,然后淋上芡汁的方法。

    清蒸鳊鱼

    炮蒸指将动物性原料,经过初步加工后,适放各种调味品,进行初步熟处理,入碗上笼蒸制,完全蒸熟后,将蒸菜扣入盘内,淋上烈油,撒上葱花即成的方法。

    炮蒸鳝鱼

    包蒸指将原料用猪网油、蛋皮、荷叶等包裹蒸的方法。

    包蒸鱿鱼卷

    蛋皮包蒸

    封蒸是蒸主料时,诸如腊肉、腊鱼、腊鸡等,利用有盖可炖容器,用荷叶、锡纸或牛皮纸封口,盖紧进行蒸制的方法。

    竹筒八宝封蒸青螺

    粽叶封蒸

    扣蒸指将原料调味后,造型装入扣碗,蒸熟翻扣入盘(碗),然后淋上芡汁的方法。

    扣蒸猪肘

    酿蒸适用于筵席上比较高档的菜肴,它是指原料镶在番茄、苹果、辣椒等里面蒸熟的方法。

    百花酿海参

    造型蒸是将液体、半液体的原料放入成型的器皿蒸熟的方法。天门蒸菜的造型完美,主要造型有传统造型、艺术造型、刀工造型、盛具造型。传统造型:地方蒸菜的家常造型,如肉圆、鱼圆、藕圆、豆腐圆珍珠圆;艺术造型:厨师艺术创意,将主辅料进行雕刻、拼摆、组装所制出来的蒸菜造型,如南瓜盅、西瓜盅、凤凰展翅、孔雀开屏、步步高(糕)等;刀工造型:厨师刀工技艺作用于菜品主料,进行菜肴形态创造的充分展示,如粉蒸凤凰鱼等;盛具造型:主要指扣蒸中,通过扣碗和食物模具所形成的造型,如球形、圆形、椭圆、五角星、梅花形、月亮弯、太极图等。

    双色萝卜元

    太极蒸菜

    凤凰鱼

    楚龙震八方

    考察组认为“天门九蒸”代表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达到了国务院礼宾标准。

    上月底,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通过省政府接待办,从天门组织食材和配料进京。日前,天门蒸菜正式进入国务院礼宾菜单,走上接待外宾和国家重要客人的餐桌。

    天门蒸菜属鄂菜名肴,据考证有近4600年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石家河文化时期。2014年5月9日,天门蒸菜在央视《舌尖上的中国2》亮相。[1]

    参考资料

    • [1]天门蒸菜入列国宴菜单网易新闻中心2014-09-152016-04-10[引]
    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舌尖上的中国——湖北名菜天门三蒸
    鲁鸣皋:天门蒸菜美食的文化透视与品牌价值
    美食|舌尖上原汁原味的蒸菜
    教你几个蒸菜技巧,油脂少,原汁原味又营养,简单大气能宴客!
    川菜中的“真功夫”各类蒸菜的技能与技巧
    蒸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