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前列腺癌成老年男性健康主要杀手 需普及早期筛查

东方网通讯员王广兆、记者刘轶琳7月9日报道:记者从今天召开的2021浦江前列腺癌高峰论坛上获悉,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前列腺癌年新发病例达到7.2万例,已经成为威胁我国老年男性健康的主要杀手。在上海,前列腺癌已经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第4位,在所有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更是位居榜首。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不断攀升,同时死亡率也在不断上升。在西方发达国家,前列腺癌的5年生存率接近100%,但在我国,这一数字尚不足70%。 

“前列腺癌是典型的'富贵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西化,我国前列腺癌患者发病增加显著,目前我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占据全球8%,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增长,” 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CACA-GU)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亚、亚太前列腺协会(APPS)候任主席叶定伟教授说,“导致国人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初诊早期患者比例较低,近70%的前列腺癌患者初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大量晚期患者无法获得良好生存;另外,我国前列腺癌基因组学研究不足,致使缺乏精准治疗策略。” 

据了解,近年来,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泌尿肿瘤多学科(MDT)团队在首席专家 叶定伟 教授带领下团队针对国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的“困境”,革新了筛查标记物的选择,在全国率先推广前列腺癌社区筛查模式,对前列腺癌患者采取早期精准手术(个体化制定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或开放手术方案),中期精准分期, 晚期 精准综合治疗(药物、手术、冷冻或射频等多种治疗手段),探索并推广中国泌尿肿瘤多学科会诊(MDT)模式,推出前列腺癌诊治“复旦方案”:全程化精准模式在保证患者长期生存的同时,提升尿控功能和性功能的恢复,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82.6%,处于国内领先水平;8000余位疑难患者在多学科团队中得到解决方案;400余家医疗中心从中国泌尿肿瘤MDT平台受益;作为亚太前列腺学协会(APPS)候任主席叶定伟教授,也是圣加伦共识中国唯一代表,立足国内,引领亚太,放眼国际,牵头中国专家领衔制定的“前列腺癌上海共识”,叶教授多年来,牵头并开展了许多泌尿肿瘤领域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并有多项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 

前列腺癌筛查“复旦策略”:创新适合国人的筛查模式

据介绍, 欧美 发达国家前列腺癌患者早期比例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早期筛查的普及。 “PSA (前列腺特异抗原)是前列腺癌筛查应用最广的标记物,通过 抽血 测肿瘤指标,简单易行;目前欧美国家应开展使用PHI(前列腺健康指数)这一指数,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该指数可以更精确'识别’那些迫切需要穿刺的人群,进而减少过度 穿刺活检 ,更为精准'揪出’早期前列腺癌,”叶定伟教授表示,“但遗憾的是,此前在亚洲人群中缺乏相关研究数据。” 

在一项由叶定伟教授发起的临床研究中,纳入了中国上海、 香港 两地近500名患者,发现在亚洲人群中应用PHI同样可以减少过度的穿刺活检,构建以PHI为基础的模型可以更好判断适合穿刺的中国人群。 

然而,叶定伟教授团队发现,直接照搬国外检测标准,并没有有效提升亚洲人群的早期前列腺癌检出率。随后,叶定伟教授通过一项 中欧 合作的大型临床研究证实,东西方人群适用的PHI临界值指标有明显的不同,其中 欧洲 人群的PHI界值为40,而中国人群的PHI界值为30,这意味着在选用同样检测方法的时候,中国人群应参照不同的标准。该项研究首次揭示了东西方PHI检测参考值的差异,通过设置符合国人特征的PHI界值,为国人前列腺癌更有效的诊断奠定了基础。 

针对前列腺癌筛查不足的现状,叶定伟教授团队还推出中国前列腺癌筛查的“复旦策略”。采用前列腺癌精准筛查基地+前列腺癌精准筛查服务站的模式,将区域医疗中心的优质资源下沉到 社区 ,提升民众的参与度和知晓度。自2017年启动至今已经开展3年。据介绍,该项目累计到访25个社区、覆盖上海全区域,精准筛查3502人,发现早期前列腺癌患者44人,其中35人在第一时间经 绿色通道 ,转诊至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根治手术,有效提高了这些“潜伏”患者的5年生存率。 

基于前期研究成果,叶定伟教授还牵头制定并推广了中国首部《前列腺癌筛查专家共识》,有力促进了该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复制和推广;今年内大会推出了《共识》的新版本。《共识》科学、明确、精准地定义了前列腺癌的三类高危人群:(1)年龄>50岁的男性;(2)年龄>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3)40岁时的基线PSA血象指标>1ng/ml的男性。 

据了解,2020年,国内首个“前列腺癌筛查门诊”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浦东院区)正式开诊,针对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开展患病风险评估、免费检测、报告解读、入院绿色通道等便捷的一站式诊疗服务,将前列腺癌早期筛查关口前移“一大步”,惠及更多民众能够早期预防、早期治疗。 

打出前列腺癌精准治疗“组合拳”

“相比欧美国家,中晚期患者占据国人前列腺癌的最主要部分。而中晚期患者常常需要局部治疗联合全身性的治疗,精准的分期和相应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其生存状况,”叶定伟教授表示,“然而常规的 医学影像 ,如 骨扫描 和盆腔磁共振,无法对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精准分期,因而也带来治疗的困难。” 

为破解这一困局,叶定伟教授团队率先开展基于PSM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精准医学显像,让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有了更精细的分期,进而获得精准治疗的可能。数据显示,基于PSMA的精准医学显像优于盆腔磁共振,能够敏感的检测出盆腔转移淋巴结,进而为盆腔淋巴结清扫提供指导。此外,该项技术对转移灶 检测率 高达78%,远高于传统影像的40%。 

在叶定伟教授看来,前列腺癌的治疗,不仅仅是要为患者延续生命,还要让患者能够有尊严的生活。通过一系列改良的精准手术方法(基于解剖结构的止血与固定等),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平台的加持,肿瘤医院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实现“肿瘤控制”、“控尿功能”和“性功能”恢复的“三连胜”: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82.6%,即刻尿控率大于50%,保神经术后1年性功能恢复率高于70%,位居全国领先水平。 

此外,叶定伟教授领衔的中国人群胚系 基因组学 研究,综合中国人群的基因组学特征,发现中国高危及转移前列腺癌人群的BRCA2基因突变率更高,从而导致较差的治疗效果。首次证实了中西方人群在基因遗传层面的相似性,并定义了中国人群优选 基因检测 的范围。系列研究成果在国际泌尿肿瘤诊治领域最权威期刊发表。“此系列成果从基因层面取得突破,将有望改变我国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效率低、手段单一、副作用大,患者总体的5年生存率现状。”叶定伟教授表示。 

多学科综合诊治

“多学科综合诊治是当前前列腺癌最为规范的诊治模式,然而当前我国前列腺癌诊治领域'诊治不足’和'过度治疗’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叶定伟教授说,“虽然我们从多个平台和渠道反复推广前列腺癌的规范化诊治,但所能辐射的范围总归有限。'互联网+’时代开启了我们推广前列腺癌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的新阶段。” 

2018年,叶定伟教授发起了线上的中国泌尿肿瘤MDT平台。该平台医生可以入驻, 医院 也可以入驻。病人可以就近选择已经入驻平台的医院,在在线客服的协助下,申请接受国内顶级水平的多学科综合会诊服务;医生入驻后,可以在平台上直播观摩国内顶级泌尿肿瘤多学科团队会诊过程,提升自己的诊疗水平;医院入驻后,对于已经拥有多学科团队的医院,可以在与国内大中心的多学科团队进行疑难病例联合会诊。对于尚未拥有多学科团队的医院,可以借鉴肿瘤医院模式,通过学科团队和相关 制度 建设,进而惠及更多的肿瘤患者。 

目前,以“中国泌尿肿瘤MDT平台”为载体,纳入了全国400余家医疗中心,先后有21家国际顶尖的泌尿医学中心入驻该会诊平台。 

此外,该平台借助互联网手段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并完善泌尿肿瘤MDT数据库,提高数据采集、转换效率,并不断更新,使之真正成为中国 泌尿系统肿瘤 多学科综合诊治的“样板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新发病例全球8%!中老年男性健康杀手,怎么防前列腺癌?
早筛提高前列腺癌生存率
普及前列腺癌PSA筛查,守护男性“生命腺”
指导前列腺活检的更有效指标
扭转中晚期抗癌局势,关键点是什么?
发现前列腺癌精准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