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文化何以“愚化”成闹剧

来源:《当代教育家》四川成都市新都一中 夏昆

中国人似乎向来就有祖先崇拜情结,不管是多古的古人提笔写文章,经常开口就是“古人曾经曰过……”。所以,韩愈《师说》开篇就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就连武侠小说里那些威力巨大的武功秘籍,大多也是从古代传下来的:宋代的学习元代的武功,元代的学习唐代的秘籍,要是夏商周的侠客们,估计得学山顶洞人传下来的至高心法了。https://www.lysfbg.com

在这种情结之下,所谓传统似乎就具有了先天的权威性: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一定是好的,反之,和老祖宗不符合的东西一定是坏的,因此九斤老太才可以把后辈婴儿的体重减轻认为是大逆不道世风日下的明证。

这些年国家提倡传统文化,一大波传统的捍卫者浮出水面。很多学校都把国学当做学校特色,让学生穿汉服,拜孔子,读《三字经》《弟子规》,真正体现了国学从娃娃抓起。一些大公司也纷纷请来专家做国学讲座——据说国学精髓运用于商战可以无往而不胜。前些日子看到报道,一个所谓国学培训班开设了“女德”培训,培训师在上面大讲女人应该“三从四德”,对丈夫的打骂应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还谆谆教诲女人不能穿得过于暴露,否则就有勾引男人来侵犯之嫌……奇谈怪论,沉渣泛起,堪称盛世妖孽。

复兴传统文化似乎并无不妥,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传统并不具有先天的合理性。所谓传统,是指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累积下来的一些观念、习俗和价值观,这些东西本来就是良莠不齐的。鲁迅先生曾经在《拿来主义》中说得很清楚:传统文化遗产就像祖上留下来的一所大宅子,里面有鱼翅燕窝这些精华,也有鸦片这些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成分,更有烟枪烟灯这种应该大部分销毁其余的送进博物馆的东西,还有姨太太之类已经被历史抛弃的封建遗存。可是为什么在当今的传统文化复兴风潮里,很多东西只要一贴上“传统”的标签,就成了不允许被怀疑更不允许被否定的圭臬?

更要命的是,一些传统文化的鼓吹者似乎“别具慧眼”,总是能挑出传统中最腐朽最糟糕的一部分,挟祖宗以令天下。前面说的“女德班”就属于此类。据报道,“女德班”后来被有关部门紧急叫停,但是很多类似的专教糟粕的“国学培训”仍大行其道,很多学校都要求孩子背诵《弟子规》其实就大有问题。在科学昌明、提倡人权的今天,还要求孩子父母有病自己先尝药,问过医生的意见吗?还要求父母去世守孝三年,是不是还得退学辞职在墓前搭个小窝棚?这难道不是鼓吹倒退?这种传统,根本不是用文明去教化(文化),完全就是愚化!

将近一百年前,鲁迅先生就要求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可惜到了今天,很多人仍然是习惯做“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的“废物”。

因此,在今天传统文化复兴的风潮中,我们更应该认真思考的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中剔除什么,汲取什么?

我以为,我们应该剔除其中的封建思想,等级观念;应该剔除其中的愚忠愚孝,男尊女卑;应该剔除其中的厚黑学说,宫斗心机;应该剔除其中的专制愚昧,麻木不仁……

我们从传统文化中应该汲取文化之美,语言之美,艺术之美;汲取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高尚品格,汲取先辈们对美好的不懈追求,对正义的执着向往,汲取符合现代价值观、是非观的成分,拿来为我们所用。

这需要我们“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更需要我们在放眼世界的前提下回顾历史。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复兴才不至于成为某些野心家和商人的工具,才不至于成为“愚化”的闹剧,也才能真正触摸到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最精粹、最美好的部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智慧与中医文化
国学与考试该如何相处
南怀瑾、郭继承、曾仕强教授都为此而落泪了,还需我辈发奋图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文化复兴也需要国学进校...
快要失传的东西!看得懂的人有福了!#传统文化 #国学 #茶
复兴老祖宗文化,从国学中寻找本意!
传统文化的危机与复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