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阅读 | 句段作用
散文阅读 ▏句段作用

     散文阅读中,具有特殊作用的句段,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上或者表达上富有特色的重点句子或段落,句段作用常依据位置而定,分析句段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总结作答。

常见命题方向



01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好处、效果、目的、用意、妙处等)。

02

说说画线处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03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句)?

04

某段(句)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真题展示



01

简析第2段在文中的作用。

02

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03

文章末端写西红柿为什么说“味道格外甜美”和“迄今吃过的味道最美的”?

04

文章第2段引用波德莱尔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的片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四角度”解题



     遇到这样的题,我们一般从以下四个角度来进行思考和答题。


1

                      内容、主题角度

内容:考虑该内容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

主题:考虑对主题的突出、揭示、深化等作用。

2

结构、思路角度

结构:该角度一般考虑设置悬念、作铺垫、伏笔照应、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承上启下等作用。

思路:该角度一般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作用。

3

表达技巧角度

部分句子在表达上具有特色,面对这类句子,我们要从该技巧出发考虑渲染气氛、对比衬托、象征等作用,当然也要注意表达技巧本身的作用。

4

读者情感角度

从这个角度可以考虑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深受启发、发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无穷等作用。

同学们遇到这样的题,可以按一下答题模板进行套用答题。

内容作用+结构作用+技巧作用+读者角度

了解了整体答题技巧后,我们来具体看一看在不同位置的句段有哪些作用。

首句、首段的作用




01
开篇点题

1、总括全文,点名题旨;2、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

02
开篇未点题

1、引出下文;2、与下文形成对照;3、为下文作铺垫。

03
“景物描写”式开篇。

1、从结构上:有铺垫作用;2、从景物描写上:起到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营造(渲染)某种气氛等作用。

中间句段的作用




01
中间句段较短的,一般在结构上的作用为:承上启下(过渡)。
02
中间句段较长的,在内容上一般有扩展思路、具体展示、照应前文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结尾句段的作用




02
首尾呼应(照应)而结构完整,揭示并深化主旨或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

如:《背影》中,“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内容上:该段处于结尾处,再现了父亲的背影,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结构上:该结尾呼应开头,首尾照应。

02
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
03
委婉含蓄的句段:意在言外,引人深思。

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




01
内容上:有突出主旨、强化感情的作用。
02
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的作用。
03
表达上:有强化内容的作用。

结合以上所讲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该知识点在高考真题中的具体解题情况。


2017全国Ⅱ卷《窗子以外》

1、文章开头以细腻的必出描写了窗子外的四个乡下人,请分析其作用。

思考: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句段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可用咱们今天所讲的方法:从文章的内容、结构和手法三个方面来思考。

     通读全文可知对乡下人的描写在文章的第二段。首先从内容上思考,该段写了“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一外”,由此可知点了题。通过对窗外四个乡下人的描写凸显了作者对窗外生活的向往。其次,从结构上看,该句处于文章的开头部分,下文中对窗内窗外生活的感叹和思考是由此引出。最后,从手法上看,这段文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四个乡下人与城里人进行对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答案组织:

答:①、内容上:点题,通过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景,凸显作者对窗外生活的好奇。

     ②、结构上:引出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生活的感叹和思考。

     ③、手法上: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四个乡下人与城里人的对比,突出文章主题。

2、请简要分析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

    思考: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句段的作用。

         第⑥段连用了四个“走了”,表达作者对窗内生活的不满,而“健康”“山水古刹的名胜”“淳朴的人情风俗”都体现了作者对这种美好的窗外生活的向往;结构上,作者用“把笔一搁”总结前文,用“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引出下文对走出窗子后看到“考察”学着的描述,同时也引出后了后文“无形的窗子”无处不在的感慨。

答案组织:

答:①内容上:写出了作者对窗内生活的不满和对窗外生活的向往。

     ②结构上:总结上文,引出下文。以“这叫什么生活”一句总结上文对种种“有形的窗子”以外生活的描写;以“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引出下文对“考察”学者的描写以及得出“无形的窗子”无处不在的结论。


相信通过以上方法的讲解,同学们对该类题型的解题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往后就将它们赶紧运用到平时的习作中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叙文阅读能力考点及答题思路
高考散文、小说常见题型、答题模板及知识总括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句段作用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2014高考散文阅读题解题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