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夷岩茶核心产区的“三坑两涧”具体指哪里?

在岩茶圈,“三坑两涧”之说无人不知,这五处产区是岩茶优越品质公认的代表。但若细问“三坑两涧”到底是哪三坑?会查到两个版本、六个地方:

A.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

B.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悟源涧

到底哪个版本是正确的呢?

1、无论是正式文献、还是地理位置分析,“大坑口”比“倒水坑”更具说服力

最早的正式文献记载,出自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1994年出版的《福建乌龙茶》中提到:

“武夷正岩茶,产于武夷山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等地。”

著名茶学家林馥泉先生对于“三大坑”的论述是这样:

“武夷重要之产茶地多在山坑岩壑之间,产茶最盛而品质较佳者有三坑,武夷产茶三大坑,即慧苑坑、牛栏坑及大坑口是也。所产之茶称为大岩茶,为品茶家所重视...”

而从卫星图上我们所看到这些坑口的位置分布如下:

武夷山核心景区的丹霞地貌中有三条最为醒目的东西走向巨大峡谷,从南到北分别大坑口,牛栏坑和慧苑坑。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倒水坑与牛栏坑相连,同一条线上,只不过方向相反:往东是牛栏坑,往西就是倒水坑;倒水坑因水向西流,故名。准确说,倒水坑的水最终流向慧苑坑,成为慧苑坑支流。

倒水坑、牛栏坑二者地貌极为相似。而大坑口的山场则与之不同。

因此,“三坑两涧”的权威版本当是: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

2、与众不同的“三坑两涧”微域环境,决定了武夷岩茶的品质

“三坑两涧”属武夷岩茶当下最为核心的产区。其实,茶叶的品质本就不受地理划分的影响,真正起影响作用的还是实际环境。武夷岩茶所具有的独特“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离不开生长它的环境。

武夷山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为火山砾石、红砂岩及页岩,腐殖质深厚,呈弱酸性;武夷山核心景区自是植被更为茂盛,有如杉树、松树、蕨类、苦楝等。

而武夷山“三坑两涧”不同的坑涧的水分、土壤、植被以及所受的光照有所不同,因此不同坑涧所产的茶略微有所差异。

3、“三坑两涧”的山场环境欣赏

武夷山山场的坑涧有自然山泉滋养,空气湿度大、植被茂盛且品种多样;而茶叶生长最适合的土壤又是砾壤,其腐殖质深厚、透气性良好;

因地貌格局问题,所接收的直射光少、漫射光多,这些生长环境的条件创造了武夷岩茶独有“坑涧茶”滋味。

▼牛栏坑

牛栏坑位于章堂涧与九龙窠之间,是武夷山风景区三条重要沟谷之一,是一条东北向西南方向的幽谷,两旁危崖悬翠茶园密布,曲涧柔水细流。

▼大坑口

大坑口,横贯东西,连接天心岩和崇阳溪的水系,坑涧两边茶园广布,为东西朝向,光照充足;两侧茶地,静卧在树林山嶂掩映处,吸纳天地精华。

▼ 慧苑坑

武夷山慧苑坑是武夷山岩茶产区中核心地带,慧苑禅寺座落在山坑之间,它的优良土质,良好的生态保护和天然的区域小气候,造就了该区域的茶叶有着独特的品质。

▼ 流香涧

流香涧,受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而发育,涧边岩壁夹峙,悬崖峭拔,非亭午不见日月。涧边多生山兰石蒲,青藤垂蔓、幽香沁人。

▼ 悟源涧

悟源涧,马头岩南麓,这是一条通往马头岩的峡谷。峡谷内有清澈、笔直的涧水汩汩流过,涧水淙淙,幽兰芬香。茶区分布于山间溪流两旁。

三坑两涧成为岩茶热门,是茶叶生长环境影响品质的概念(小气候)深入人心的缘故。武夷山的正岩茶、半岩茶、洲茶之分也从此而来。关于正岩的概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你走进不可思议的牛栏坑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
武夷岩茶的“三坑两涧”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茶谈 | 武夷岩茶核心产区三坑两涧真的有牛栏坑倒水坑吗?
如何正确认识岩茶山场?
喝岩茶不懂“三坑两涧”,谨防被“坑”!
“三坑两涧”正确版本是哪个?倒水坑、大坑口,谁该上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