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喜欢,最美

无意中搜索到央视“看见”栏目的一档节目《告别卢安克》,看到结尾处竟没忍住,潸然泪下。

卢安克,德国人,44岁。他1997年作为一个志愿者来到中国广西东兰县一所中学教授英语,因为无法跟上应试教育的步伐离开学校,转而去教授一群14岁的孩子如何“结网捕鱼”。没过多久,卢安克发现14岁的大孩子只肯“捕鱼”不太愿意学“结网”,他索性一退再退于2003年来到广西东兰县一个叫板烈的乡村,那里,只有拖拉机能到达,那里有一大群留守孩子,他们的爸爸远走他乡打工去了。10年来,卢安克与这群留守孩子终日厮守在一起,“我的命和他们在一起,离开他们我就没有命了,”卢安克说。

从27岁到44岁,卢安克把青春给了中国广西东兰县和东兰县板烈小学的留守孩子。我们无颜将“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的美誉送给卢安克,除了扪心自问自己做不到像卢安克那样放弃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把全部精力奉献给贫困山区的留守孩子外,更无法像卢安克那样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一群因为缺爹少妈因为粗粝的生存环境而显得又糙又脏的孩子们。

因为喜欢板烈的孩子,卢安克在板烈的10年里没有住房没有工资,除了每月100多元生活费用外,他还把自己译书的稿费捐献出去,这个人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么崇高,他觉得自己只是和一群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做一件最喜欢的事情,这种泰然让年过不惑的卢安克总是一脸纯真。

柴静问:“你不喝酒不赌博不恋爱,生活还有什么乐趣?”

卢安克答:“有乐趣呢,是无法表达的乐趣。”这话出自卢安克的内心。说这话时的卢安克,脸上洋溢着无比满足的笑容。

可惜,因为喜欢而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情的幸福,离我们大多数人已经非常遥远了,“干一行怨一行”也许是多年来形成的职业“规律”,可是,对一个为人师表的老师而言,也将干一行也怨一行的职业情绪带入工作中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当下的学习态度和以后的职业态度。

卢安克的真心喜欢,得到的回报是我们听着陌生其实失之于野久矣又被被卢安克找回来的教育理念:“行动比沟通有用”、“(老师)要做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和英雄”、“归属会给他们(学生)力量,归属是心理需要秩序是社会需要”、“最调皮的学生往往是最在乎老师的”、“青春期孩子先有行动然后有感受然后才有思考”、“教育不是语言而是老师跟孩子在一起做一些事情”、“人生不要那么急不需要小时候就会那么多”……看着卢安克一双灰蓝色的眼睛平静如水地告诉记者不知道自己用10年积累起来的经验交给谁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因为我为这个好人面对“要么承受要么不承受”的两难选择时的束手无策而感到伤感。

卢安克要离开板烈了,“男人需要事业,女人需要要一个安稳的家”,卢安克为行使丈夫的责任必须回到妻子的身边,为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就要丢下板烈的孩子。一个只想与板烈的留守孩子厮守在一起别无他求的人,困兽犹斗的样子真叫人泫然欲泣,可是,他妻子要他回到身边共同创建一个安定的家,错吗?这种没有过错方的缺憾,最叫人怅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失去卢安克丨《是什么带来力量》
中国素质教育不过是一场作秀
教师节:谢谢你,卢安克。
德国人在山区支教10年,拒绝成《感动中国》候选人:中国感动了我
德国老外,在广西农村支教10年,零工资,却被质疑是奸细,为啥
德国小伙卢安克,扎根广西深山支教10年,从少年熬成大叔黯然离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