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寿眼中的上海#张家宅的记忆

张家宅对于上海人的记忆来说是一个区域的记忆,所以很少有人会去纠结张家宅是否有路。而对于我要落笔写文章就要搞搞清楚了,有意思的是这几天在为刘士庄教授拍照时得知她就曾经是张家宅的居民,于是特意拜访刘教授为我讲讲张家宅的故事。

1939年的张家宅路地图。

1947年的地图上张家宅路开始有了分叉。

张家宅和王家厍曾经是石门二路周边的重要居住区,它们的区分是以北京西路为界,张家宅就是石门二路、北京西路、泰兴路、新闸路西北一大片区域的代名词,实际上张家宅是有路名的,它就是从北京西路796号竞文书局西侧开始伸进密密麻麻的居民区的。从老地图上来看这两条张家宅路北端没有通向哪一条路,而是在新闸路善昌里附近交汇(1939年的地图上东侧的那条还没有路名)。但是这条小马路四通八达,可以从边上的弄堂里通到周边的所有马路。由于这条马路过小,没法找到什么年代开始筑路的资料,按上海地方志的说法:19世纪中叶,境内沟浜纵横,有王家厍、张家宅、陈家巷等村落。清同治元年(1862年),英殖民主义者越界筑路,到20世纪20年代,境内马路网络已经形成。

而张家宅的名字最早出现在1908年的《申报》上,或以此地曾有过的一条张家宅浜(1931年填平)而得名,所以确切的说法应该是1931年后有了张家宅路。

而后的几十年间张家宅路周边的建筑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当我们对比1939年和1947年的老地图可以发现变化很大。

刘教授清晰地记得隔壁挂牌执业的吕会计。

刘教授小时候随父母于1947年从南市区梦花街佳志里5号搬入张家宅路73弄20号居住。1943年底父亲刘伯敷受亲戚中共地下党员邀请从江西到上海来协助做中共地下党工作,由于中共地下党发报地点遭怀疑,为了安全,全家必须搬离佳志里。恰好有朋友说他准备离开上海,他住的张家宅路73弄20号可以给我们居住,于是全家六口人搬进此居住。

刘教授和孃孃的女儿在张家宅家中。

这栋房子应该原是这条弄堂开发商造了给自己居住的,所以规格较高,在整条弄堂里属于最好的一栋房子。从刘教授的描述中获知这栋建筑有前后三个天井,也就是说北面有辅楼的石库门建筑,南立面还有类似于八角亭挑出,而且不单单外边装饰西化,内部也已经有相应的三件套卫生设备。

刘教授说:这块街道的中心,有一幢红砖二层小楼--73弄(融和里)20号。小楼是幢中西式风格建筑。底层东有前、后卧房二间,带卫生间,向南有大天井、向北有小天井、大天井的大门开向西面73弄;进大门后的北侧是大客厅、客厅是西式的蓝花地砖、厅后是走廊、楼梯、楼梯下有小厕所间、由走廊通向大厨房的门和再往西到后门,门朝向南。大厨房的东侧有玻璃窗和门通向小天井及后房,后房向南有长形小天井、向西有玻璃窗从中天井采光,这个中天井被后房、走廊、厨房的玻璃窗和玻璃门包围。厨房上面是一个20平方米大的亭子间,东、西、南三面有玻璃窗,西门和西窗外有阳台。亭子间上面是与其面积等同的大晒台,此晒台西部可侧身向南观察73弄过往人群,是绝佳的--放哨点,阳台北墙往下是通往新闸路的人德里石库门弄堂,便于逃生。二楼有两间大卧室、一间小卧室,两间大卧室分别有卫生间。

有意思的是刘教授楼下的邻居就是2018年上观新闻记者沈轶伦采访邹振环写的那篇文章的主人翁:邹振环的父亲邹逸涛是1947年到上海的。

这位宁波青年于1940年考入西南联大经济系,一年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在联大学生投笔从戎的高潮中,他报名参加了第四期战地服务团译训班。这个训练班为配合援华英美盟军工作而特设,征调全国各大学文法学院毕业生和外语系二年级以上的学生,以及英语较好的学生报名服役一年。邹逸涛入伍从译,他服务的对象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志愿航空大队即飞虎队。

1943年,邹逸涛回校继续求学,1945年7月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国民政府设立的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工作。1947年总署任务完成,邹逸涛当时供职的杭州浙闽分署解散,他和妻子便离开浙江到上海,在亲戚开设的企业里担任管理工作。

在寻找住处时,邹逸涛自然而然也就循着亲戚的推荐,入住张家宅地区西部的融和里20号。

而融和里20号并未平静,由于刘教授父亲刘伯敷早年曾参加农工民主党,亲戚参加中国共产党,于是这里常常成为他们开会的地点。刘教授73弄20号位于张家宅地块中心,结构便于放哨和逃生。为此,1947--1949年上海的中共部分地下党员和农工民主党的部分地下党员,选择这个红楼作为联络点。我父亲是农工民主党党员,负责财务工作,母亲协助放哨和伙食供应。当时,我已9、10岁,母亲忙于做饭时,就叫我代替她到大晒台放哨。农工民主党的章伯钧、申葆文等同志和共产党的曾伟、赵寿先等同志都来过73弄20号二楼。

刘教授大哥家的双胞胎女儿在张家宅家中晒台上

显然在刘教授的记忆中,这栋小楼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因为:1948年,为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我的父母亲将23岁的长子,送往东北,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建设。1952年立功,获新中国首届空军英模大会授予的奖章。1950年春又送18岁的小儿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多次立功、受奖。张家宅路73弄20号是幢红色小楼,两家居民为抗日和新中国成立作出了应有贡献的。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40年期间,红色小楼里的邹、刘两家教育培养了一位“全国三八红旗手”、一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两位高等大学教授、其中一位获得国家发明奖及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的学者,和多名大学生。

在刘教授的记忆中,整个张家宅路周边都是以石库门建筑为主,而73弄融和里还有早年的本地房子混杂,所以规整度不及边上的弄堂。

卡德大戏院恐怕很多人都没有记忆了。

寰球小学是原来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的寰球学生会

   远近闻名的卡德池,旧时由于居民家中没有洗浴设施,所以公共浴室是上海民众的首选,1932年就创办的卡德池造福了周边不少居民。

我们从老地图上可以看到从北京西路到石门二路、新闸路早年都是商铺林立,因此张家宅居民的一般消费都可以在几百米的范围内完成,这里有刘教授曾经就读的寰球小学(曾经是第一批中国留学生的寰球中国学生会),1932年由谢葆生、马岩卿创办的卡德池,马路对面有现在还在使用的邮局,山海关路转角上有市立育才中学,现在的现代设计院位置还有过卡德大戏院。商铺和小型的工厂相当密集,以至于不少小店铺开设在弄堂内。而西南侧则是当年程谨轩的丽都花园。

上海音像资料馆做的日本导演牛山纯一执导纪录片海报。

由于张家宅属于早年上海较有代表性的居民住宅区,所以1978年日本导演牛山纯一获得批准在张家宅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上海新风》,没料想拍完后一直没有公映,封存了近四十年后才被人们翻出来,于是2018年“话匣子”与上海音像资料馆联合发起了“找寻40年前的你”征集活动,也就是征集居民们留存曾经在张家宅拍摄的老照片。

征地后建的“国际丽都”。

由于张家宅地区的动迁是在2000年开始启动,分三批完成,2002年最终完成(刘教授的记忆中是1998年左右开始启动),而上海有意识的摄影师大部分都是2007年开始用数码相机系统性大量的拍摄上海老城区的变迁,所以张家宅在动迁前几乎没有专业的摄影记者和摄影爱好者来系统性留下影像资料,本次的照片征集到的应该也就是该区域部分有意识的居民拍摄了部分自己家的状态。其中的缺憾可想而知。

这几天看到新出版的《70张照片见证70年》一书中张家宅当年的新闻照片。居民设计的土法洗衣机。

由于我们无从查找原来张家宅路的影像资料,所以也不知道目前留在石门二路北京西路街角的这种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是否曾经在张家宅里面曾经有过相似的?还是想象中的?

相信原来的张家宅居民都已经散落在上海各个区域,由于这里曾经居民的密集度相当高,其实不乏会有怀旧的原住民,此文应该也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期待张家宅的老居民能够通过这篇文章找到曾经一起居住的老邻居。同时补充和完善张家宅的记忆,让人们不至于遗忘这篇曾经的热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宁路1325号沈宅
土著带你游上海——2017年5月30日端午老城厢徒步散记
-449-
老上海记忆:石库门里弄
石库门弄堂就是上海 闲话老上海市井生活
原创 陈松华 - 图文集 - 我的故居通安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