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精读】阳明篇条文228-230


【伤寒论精读】阳明篇条文228-230

写在前面:条文依照宋刻版《伤寒论》顺序排序

【条文228】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小编解读:

这条是讲阳明病下后余热留扰胸膈的证治。

前面221-226条都是讲的阳明误下后出现的各种情况。尤其是221条也有阳明病误下后出现热扰胸隔的情况,回头看条文,阳明病下之后,其外有热,手足温,阳明病外本热,手足温,说明还没有伤及到胃阳。

但已出现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等症状,这里仲圣特别交代不结胸,因为下后若是内有水饮,邪热容易与水结形成热实结胸,也会有懊憹烦躁不能食等证候。我们遇到这种阳明误下出现懊憹、烦躁等证候最好先排除是不是下后成痞或者结胸,临证最后亲自触诊一下。这方面稻叶克在《腹证奇览》一书中有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做详细解释,大致部位可以参看附图。一般栀子豉汤证的胸中不舒服一般部位偏上。

郁热留扰胸膈,故出现心中懊憹,胃阳未受损伤,加上邪热下陷反助胃消化五谷,出现了饥,但又因正邪对抗,有饥饿感又吃不进去食物。故出现饥而不能食。

除了上述症状,还出现了但头汗出,身无汗。也是我们重点掌握的证候,因为留热胸隔上扰上于头面故但头汗出而身无汗,关于但头汗出,身无汗我前面有详细的总结,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文章:“但头汗出,身无汗”条文总结(点击文字直接阅读)

明白了证候背后的病机,在排除下后成痞,成结胸等证候,只是热扰胸隔,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热即可,用栀子清里热,豆豉以疏表。与条文76条的病机一样。

【条文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小编解读:

这段条文论述了阳明病,同时有柴胡证的证治。

这条很有意思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还有胸胁满。发潮热是阳明证的主要证候之一,胸胁满则是少阳证的主要证候之一。从这两点可以看出这条是阳明病和少阳病的合病。阳明病,发潮热,是阳明实证的典型证候,一般大便当硬,这里却是大便溏,小便自可,从证候可以看出这里的大便溏跟完谷不化的鸭溏是不一样的。胡希恕前辈认为这是阳明热痢,同时有少阳证有用小柴胡的机会。胡老遇到这种热痢又有柴胡证候的常用小柴胡加减,尤其是对小儿痢疾有柴胡证的临床效果很好。胡老同时指出,在小柴胡证诸证候中胸胁满是小柴胡汤最准的使用指征。

【条文230】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小编解读:

这段条文承接上条论述阳明病兼少阳病的辨证论治。

本条跟上条中都是与小柴胡汤,注意与小柴胡汤主之的语义区别。

上条中发潮热,大便溏而小便自可,知阳明腑实未成,燥热不甚。胸胁硬满,不大便而呕,可以看出少阳证候比上一条更重,尽管不大便,但舌苔仍是白苔,阳明之腑尚未结实,同时阳明证和少阳证共存时少阳证未解不可妄下。临证见不大便,是否用承气汤或者大柴胡汤攻下,一定要多证合参,本条的关键点还是胁下硬满而呕,同时舌苔是白苔。当先解少阳证。从条文的后半部分与小柴胡汤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小柴胡汤为和解要方,枢机运转,气机宣畅,三焦通条,疏泄正常,则硬满和呕随药而解,而大便硬因胃气和,津液得下则不药而解。

【小结】今天学习的这3条条文也是非常重要的条文,针对阳明证和少阳证并存的情况下一定要详加辨证鉴别,一般来说阳明证和少阳证共存时少阳证未解不可妄下一定要多证合参抓住疾病进展中的主要矛盾。经方的效如桴鼓离开准确把握病程和明辨病机。同时对条文中的疑问点也欢迎中医朋友们跟帖讨论,理解有失偏颇的地方欢迎拍砖斧正。

猜你还喜欢:

郑重光治经方误汗案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盗汗案
小柴胡汤与黄芩汤治疗妇人病之探究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运用体会(赖晓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背伤寒,学经典|小柴胡汤条文(四)
小柴胡汤方证条文梳理(最全版)
【新提醒】伤寒论合病、并病的治则总结
《伤寒论》腹诊相关条文
方证辨证浅议
跟马家驹老师学经方(97)--大柴胡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