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提升核心肌群刚度,像贝克汉姆一样抱孩子

首先感谢为我提供素材的两位朋友何老师和森森辣妈

贝克汉姆家的小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贝克汉姆一家对小七也是百般呵护,每次出门几乎都被人抱着,被称为双脚永不落地的小七。

在众多媒体照片中小贝抱着自家公主的形象大体相同,单手,腰背挺拔,阳刚帅气。即便后来小七逐渐长大,小贝抱着她的状态也基本一致,能有这样的姿态和小贝职业足球运动员强大的核心力量有直接关系。

不良姿态

然而我在现实中和朋友圈晒娃照片中观察到很多人抱孩子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骨盆前移,比如像下面两张照片,我的这两位朋友,他们都不约而同选择了这样一个姿势抱娃,骨盆前移肚子往前挺上半身向后仰。之所以他们在姿势上这样同步,是因为他们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前侧核心肌群无力,无法给与腰椎稳定的支撑,为了支撑额外加载的重量,骨盆被迫向前位移来维持重心。

请注意区分骨盆前倾和骨盆前移的姿态,下图左侧为骨盆前倾,右侧为骨盆前移

不良姿态的原因

我们先来看看核心区域都有哪些肌肉组成和它们的主要功能,请看下图

我们这里讨论的核心肌群主要是中层肌肉,尤其是腹横肌对于维持脊柱稳定性起了重要的作用,腹部内主要由流体物质组成,含气体较少,因为液体不可压缩,所以当腹横肌收紧时像腰带一样压缩腹腔,迫使内脏向上贴紧膈肌,向下贴靠骨盆底肌,盆底肌与周边肌肉一同收缩,腹部内可以维持在压力之下,此时核心区域就像一个刚性罐子,这样就给了腰椎一个稳定的支撑面,减少腰后部肌群比如竖脊肌群的压力,并减少对椎间盘的挤压。

我们可以以下面这个矿泉水瓶为例来分析下为什么核心功能弱会导致骨盆前移的这样一个姿态,我切掉瓶身的部分用来模拟核心肌肉弱的情况(功能良好的核心肌群犹如四壁完好的瓶子),由于前侧核心区域腹壁没有骨骼结构作为支撑,所以必须依靠这些组成腹壁的多向肌肉层的力量。当核心力量弱外加有负载比如抱孩子时,外加的重力会让上半身有前弯的趋势。

这时我们上半身还想要挺直,所以只能依靠骨盆前移把负载重心向后移动,同时上半身后仰,依靠腰部的力量把上半身挺起。

不良姿态的影响

  1. 重心前移,会导致膝关节超伸,增加膝盖压力,引起膝盖疼痛。
  2. 下背部压力增加,腰椎周围肌群长时间处于高张力状态,这也是腰肌劳损诱发原因之一。
  3. 压迫腰椎间盘,增加了椎间盘破裂的风险。
  4. 脊柱两侧肌肉不平衡导致高低肩,脊柱侧弯。

不良姿态的改善

改善的方法就是加强核心肌群的训练,把核心练得如铁似钢。训练思路,我们要锻炼的是核心区域的中层肌肉群,根据中层核心功能主要是稳定腰椎和骨盆的中立位,那么训练的方法主要就是在保持核心稳定的状态给躯干加载负荷。常见的卷腹这种躯干大动作是针对浅层肌肉腹直肌的训练,对于中层和深层核心肌肉募集效果并不好。而且这些训练一次时长也不要太长,重点是动作的质量,像平板大赛那种坚持几个小时的训练对于核心训练没有任何意义。以下的训练一旦有塌腰的趋势或者不能维持腰椎中立位时请及时停止避免受伤。

平板式

目的:加强前侧核心力量,增加躯干正面的刚度。

训练:

  • 双脚并拢,收紧股四头肌蹬直膝关节,收紧臀肌,收紧核心同时保持呼吸,维持腰部的稳定避免塌腰。
  • 保持30-90秒为一组,每次训练1-2组,组间休息30秒。

侧平板

目的:加强腰方肌以及浅层肌肉群腹内外斜肌力量,增加躯干抗侧向力的刚度

训练:

  • 双脚交错支撑,收紧核心,挺胯,保持头腰椎中线的位置
  • 维持30-90秒一组,1-2组,组间休息30秒。

单边重物的农夫行走8字绕环

目的:加强腰方肌以及浅层肌肉群腹内外斜肌力量,增加躯干抗侧向力的刚度

训练:

  • 单边提重物,收紧核心保持躯干竖直,不要向负载一侧倾斜,模拟日常走路走8字绕环增加难度。
  • 每次训练30-90秒一组,1-2组,组间休息30秒。

当这上面两种平板式已经可以做得很好了我们还可以利用瑜伽球来进阶训练。当我们的支撑面是不稳定表面的时候,对核心的稳定要求会变得更高。

瑜伽球手和腿支撑

目的:加深核心肌群的刺激,增强肩部和前侧核心力量,增加正向核心刚度

训练:

  • 双脚并拢,收紧股四头肌蹬直膝关节,收紧臀肌,收紧核心。
  • 核心收紧的同时保持呼吸,维持腰部的稳定避免塌腰。保持30-90秒为一组,每次训练1-2组,组间休息30秒。

在瑜伽球支撑基础上还可以进阶动作。

屈膝折叠

目的:增强肩部和前侧核心力量

训练:

  • 手撑地面,俯卧撑起始姿势,同时曲髋屈膝至90度。伸展全身回到起始位置。
  • 10次1组,1-2组,组间休息30秒

原木滚动

目的:增强前侧核心和胸椎区域力量

训练:

  • 俯卧撑起始姿态,像左侧滚动球,旋转并分开双腿,直到球与右腿外侧基础,反之向右侧滚动球,直到左腿外侧与球接触,反复为一次。
  • 15次1组,1-2组,组间休息30秒。


经过训练我们也可以实现如下效果,单手抱娃同时保持身体竖直稳定,另外单手抱娃本身也是很好的力量和耐力训练,注意要勤换边,两边都要练习,避免单侧优势过久造成两边肌肉不平衡。

最后祝大家好好锻炼身体,享受亲子时光的同时避免受伤,即使孩子长大了我们依然可以抱得住他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强医生告诉你:日常生活中“闪腰岔气”的预防
腰痛如何产生的?怎样避免腰痛?
下交叉综合征的分类、机制、体格检查及评估和纠正
“懒汉姿势”害处大
腹内压与腰椎稳定性的维持
预防跑步受伤,这套热身动作助您打好“运动持久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