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甜心格格社群:你对孩子的希望多还是失望多?
孩子难免因为贪玩或一时的错误惹怒家长,招致父母的失望或批评。然而,父母一时的消极情绪却会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让孩子心中的阴影挥之不去。不当的言语对孩子影响深重,轻则自责,重则自弃。为了让孩子内心保有一片希望,应该经常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希望永远比失望多得多。
当孩子在襁褓时,父母就已经对孩子的未来有若干憧憬,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对孩子的希望也越来越大,从希望身体好,到学习好,到考上好大学,将来从事好的行业。父母会以孩子的成绩与孩子的未来远景相比较,显然很多看似顽劣的行为和落后的成绩无法与头脑中想象的名牌大学骄子挂上钩。
看不到希望的父母会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痛苦,于是以前希望的话语常在孩子耳边谆谆叮咛,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失望和怒斥向孩子袭来,孩子以前看到的是自己未来美好的蓝图,而现在只有惊恐和无奈。

甜心格格社群:你对孩子的希望多还是失望多?

周而复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失望成了一个难以跳出的轮回。这会导致无辜的孩子彻底迷失,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在他眼中,现在依然是现在,但未来似乎不是以前的未来。当父母陷入这个心理上的纠结不能自拔时,请不要殃及孩子,不要被自己曾经梦想的绝美蓝图压垮了自身,又让孩子丢失了希望。
父母对孩子的希望永远比失望多得多,失望永远无法打败希望,因为孩子本身就是希望的化身!父母可以扪心自问,谁又真的在乎希望的蓝图到底能不能实现呢?只要孩子懂得尽力而为,做父母的就会欣慰。
将你心中最真实的一面经常展示给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永不放弃对他的希望,父母的希望莫过于他早日成为一个有能力、自强自立的人。将他未来的蓝图交给他自己描画,他的点滴进步都是在实现父母的希望,都是在为自己的未来画上多彩的一笔。这样,无论什么时候,父母都可以更多地看到希望而不是失望,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

甜心格格社群:你对孩子的希望多还是失望多?

“木木上学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与老师交流他的学习情况。但从木木口中我了解到,他们班有一个孩子学习很棒,成绩遥遥领先。我问木木他的学习成绩估计能在班上排多少名,木木总是告诉我,除了那个第一的孩子他就算不错了,我也一直信以为真,认为他在班上的成绩能排到第二或第三的。
有一天,我对木木说我准备问问老师他的学习情况,孩子似乎感到很窘迫,不情愿地告诉我,他的实际成绩可能在班上属于中游,我当时很失望,不是因为成绩,而是孩子的不坦诚。但是,痛定思痛,我想是不是我过分表露对孩子好成绩的期望,孩子才会做出这样不诚实的举动。孩子也是很尴尬和羞怯的,他的年龄让他没有提早意识到这种谎言造成的后果,他惶恐地等待来自我的责骂。
平静下来后,我告诉木木,我的确感到失望,因为他没有将真实的情况告诉我,我希望他以后能做到将他认为真实的话说出来。对于学习的名次,我没有再提起,但是我告诉他,我相信他的学习会逐渐进步,不管现在是什么情况。孩子努力地点头,我想他这次能更准确地感受我对他的希望。”木木妈妈回忆到。失望虽有,但他的妈妈不会因此放弃任何对他的希望。
是的,只要孩子的成长还在继续,父母对孩子的希望就不会停止。

甜心格格社群:你对孩子的希望多还是失望多?

父母和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基本上没有第三方来裁定谁更有理,父母往往为了面子或尊严,大展家长权威,不占绝对性优势不罢休,其实这是很不公平的。孩子何尝没有面子和尊严?一定要孩子屈服于家长,那不是以大欺小吗?一定要知道,在道理和正确面前低头并不耻辱,让孩子从小养成讲实话、求真理的好习惯才是更重要的。
孩子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会走弯路,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对的。而对于父母来说,学习为人父母的过程似乎简单顺利得多,没有来自受体的监督和投诉。当然,也有遇到孩子想挑战父母的言论和管教方法的时候,但一看到他们叛逆的苗头,父母往往不容仔细思考,本能地用家长权威去震慑孩子,让孩子最终不得不屈服。
这明摆着就是以大欺小。一场对垒在没有开始时就已经有了确定的结果,这样的不公发生一次,孩子脑海中就会大打一个问号,问以后还要和强势于自己的人做这样无谓的对垒吗?孩子脑海中可能还会有一个大大的叹号,叹自以为是的真理在强权面前也毫无价值。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启蒙老师,然而却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只是以自身或丰富或浅薄的学识和人生经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父母如有以强势压制孩子的行为,还是建议大家停止滥用维权,并向孩子道歉,以协商探讨的态度与孩子交流。你的行为会纠正孩子陷入迷茫的思想,重新让“真理是无畏的”这一句话陪伴孩子在未来勇敢创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能等待(感恩教育)
我们必须连篇累牍、穷凶极恶的赞美孩子!
快乐成长: 知足常乐
为什么孩子越乖, 长大越痛苦! 原因很简单, 看完值得反思
考试“焦虑”不可怕,3招轻松帮助孩子,解救成绩不稳定!
最伤害孩子的4种行为,父母千万别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