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PLGA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应用

PLGA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应用

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其中之一,已在疾病治疗以及生物组织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PLGA作为FDA和欧洲药品局批准使用的注射药物系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广泛证实,并在科学研究领域掀起热潮。PLGA纳米粒包备药物较常规工艺制备药物在实现缓释、提高药效、减少用药量及不良反应等方面更具优势。

通过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表面修饰可增加难溶性物质的溶解度,提高药物与机体的免疫相容性,使药物更具穿透力及靶向性。在汉斯出版社《分析化学进展》期刊中,有论文将对过往关于PLGA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PLGA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与归纳,以便后人的初步了解与深入研究。

纳米球是指粒径大小在200nm以下,由天然、合成或半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微球。大量实验数据表明制备获得的PLGA纳米微球粒径在一定范围内越小,其性能越优。因此将粒径作为评价PLGA纳米微球性能的重要指征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有研究指出微粒粒径大小于肠道组织对可生物降解微粒的吸收有影响作用,实验表明肠道组织对于粒径为100nm大小的颗粒的吸收效率是大颗粒物质的15~250倍,胃肠道黏膜组织对于大颗粒物质具有排斥现象,而对粒径大小为100nm的微粒吸收明显增加。

PLGA纳米微球制备方法不同,针对的用药途径、作用以及药物作用速度、疗程亦不同。通过调控PLGA纳米颗粒的分子量、粒径大小、聚合物比例以及制备方法等影响药物在机体内的释放特性。目前常见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乳化溶剂挥发法、喷雾干燥法、凝聚法、超临界CO2法、微流控法等。不同的制备方法对于包载药物的释放、药效及其他性能都有着显著差异。不同的生产单位在面对不同的需求时,需要谨慎选择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

2006年前后的相关研究表明,PLGA等新型药物载药系统用于临床实际的局限性主要集中于药物的低生物利用度、有限的有效靶向性以及对其潜在的细胞毒性的不确定性。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基于PLGA的载药系统及缓释系统不断完善、不断深入,其安全性得到肯定,即实现了向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大跨步。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向增强药物靶向性前进,通过PLGA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及制备工艺革新,癌症的化学治疗有了新的方向和新的突破。但目前PLGA纳米颗粒仍存在相当一部分问题:

第一,早期提出的低生物利用度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生物利用度低一方面是指PLGA纳米颗粒包备的药物量实际到达患病部位并发挥作用的量远低于预期;另一方面也指PLGA包备药物的制备过程中损耗持续存在。药物的制作成本以及耗损药物量也应在科研过程中纳入考虑范围,若制备过程中损耗的药量超过实际临床中可达到同等药效的药物量,则会大大降低其实际临床应用价值,难以推广以及应用于临床。

第二,PLGA包备药物在体内的缓释具有不稳定性,易发生早释、释放速度过慢等问题。如药物于肿瘤细胞中释放速度过慢会严重影响药效甚至没有效果,近年来部分研究通过对PLGA纳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创新性地制备了一种硫辛酰基封端的星形PLGA智能聚合物以提高PLGA纳米颗粒包备药物地稳定性,并可被肿瘤细胞大量摄取。

文章来源:https://doi.org/10.12677/AAC.2020.1040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药微米即可不必纳米
几种注射给药系统的介绍
纳米药物晶体的制备技术——介质碾磨法及Nanocrystal技术
纳米技术在兽药制剂创新研发领域的应用
DOX-ICG-GO@MnO2/ICG-FA-LNP/PEG-PLGA-TMTP1-ICG-NP/Biotin-PEG-AuNC-PCM,叶酸靶向包载ICG的磷脂纳米颗粒/吲哚菁绿金纳米笼
纳米金胶体|胶体金纳米颗粒粒径为20~80nm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