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创“鸵鸟战术”的郗恩庭:妻子林美群,晚年回乡定居,73岁去世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今日国乒的辉煌离不开老前辈们的奉献。

郗恩庭是老国乒教练,也是中国第三个乒乓球男单世界冠军,他73年的人生几乎离不开乒乓球,郗恩庭去世,国乒的一个时代又成为了不可挽留的过去。

从“追梦少年”到“国乒传奇”

郗恩庭1946年出生于河北保定的一个医生世家,家人对他的期望自然是继承家族传统,但是郗恩庭却偏偏乒乓球天赋过人,几乎走火入魔,家人的阻拦和压力在浓厚的兴趣面前都不值一提。

郗恩庭14岁便进入省队,19岁进入国家队,凭借郗恩庭特色的“发球”“推挡”和“弧圈球”三大杀手锏,郗恩庭成为六七十年代国家队的主力选手。

1971年,郗与庄则栋、李富荣等人组成的男团一路过关斩将,在决赛中击败日本,再次成功捧起斯韦斯林杯。

但是在男单项目中,郗恩庭进入半决赛后不敌瑞典名将本格森获得铜牌。这枚铜牌给郗恩庭的冲击很大,他深刻反思,领悟到了彼时国乒传统的直拍正胶打法遇到了瓶颈,不得不补拙了。

1973年,世乒赛迫在眉睫,郗恩庭破釜沉舟,决定放弃正胶该打反胶,富贵险中求,郗恩庭在距离世乒赛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更加刻苦训练,很快熟练掌握了反胶弧圈球打法,并练成一流高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32届世乒赛,男单项目中队友纷纷遭遇不测,仅有郗恩庭一人进入八强,他无论如何只能义无反顾奋勇向前了。

在比赛中他独创“鸵鸟战术”,他对教练说“只要告诉我下一个对手是谁就行,其他的都不用说”。

郗恩庭全神贯注一条道走到黑,孤身闯荡,最后在决赛中艰难击败瑞典名将约翰森夺得男单冠军,国人因此赠予郗恩庭“孤胆英雄”的美名。

这颗金牌证明了郗恩庭果断改正胶为反胶是成功的,他不仅因此成为国乒历史上第三位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而且也成为国乒传统直拍正胶打法与反胶弧圈球打法的关键性过渡人物。

1975年底,29岁的郗恩庭选择从国家队退役,次年开始担任国乒青年队的总教练。

1990年,郗恩庭回到国家队,临危受命,先后出任男乒主教练和女乒主教练,虽然未能及时力挽狂澜,但是郗恩庭仍为中国队日后的重新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乒乓外交”见证者

郗恩庭不仅是国乒史上不可多得的传奇人物,更是我国七十年代“乒乓外交”的见证者。

1971年,日本主办第31届世乒赛,由于中日未建交,中国派队参赛面临巨大的国内外压力,郗恩庭作为国乒主力出征名古屋。

比赛期间,有一天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科恩无意间误上了中国男队乘坐的大巴,我们的队员有点不知所措。

此时坐在车门边上的庄则栋主动伸手与科恩问候,还主动送给科恩一个黄山织锦,尴尬的气氛瞬间消失了,就这样,科恩与中国男队同乘一辆大巴来到比赛场馆。

到达场馆后,这一幕被中外媒体捕捉到了,大家都惊掉了下巴,日本各大媒体甚至都将“中美友好”安排在头版头条。

赛后,科恩回赠了小礼物,时任美国乒乓球队队长还向中国国乒代表队提出率团访华的意愿,这一消息很快传回国内,在层层请示后,我们同意了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

就这样,这一波美国乒乓球队代表团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获准入境的美国人,美国乒乓球队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这一消息传回美国后,尼克松很快宣布关于改善中美关系的新举措。

郗恩庭等国乒代表也应邀回访了美国。随后就是我们都熟悉的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这是中美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时至今日仍然影响着中美双边关系。

有时候体育赛事不仅关于竞技,也可能是政治博弈的另一个场所。抛开1971年那场比赛的奖杯不说,对参赛的中美乒乓球代表团而言,那是一场中美破冰之旅,当然也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做了铺垫,是“小球转动大球”的第一步。

后来,与同个年代的许多国乒人一样,郗恩庭也走出国门,到墨西哥、法国等国家担任教练,继续为“乒乓外交”,为中外乒乓交流做贡献。

即使离开乒乓球的舞台中央后,郗恩庭仍频繁参加国际体育交流活动,继续推动“小球转动大球”。

国乒伉俪,相濡以沫43载

说郗恩庭的生命离不开乒乓球不是妄谈,正是乒乓球使得他能与林美群结缘并相濡以沫43载。

“孤胆英雄”过关斩将夺得第32届世乒赛男单冠军后,当时中国女乒的主力林美群更为之着迷了。

林美群是印尼归国华侨,与郗恩庭同年出生,在31届到33届世乒赛上也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林美群早就对男队的郗恩庭心生仰慕,但是羞于表达,而郗恩庭其实早就注意到了女队的这个南方姑娘,林美群有着南方女孩独有的温柔、细腻和体贴。

在队友的撮合下,他们走到了一起。1976年,郗恩庭和林美群步入婚姻的殿堂,这段乒乓情缘成为了当时国家队的一段佳话。

为服从国乒的规定,林美群婚后离开了国家队,到一家科研院所工作,并将更多的心力放到家庭上。

林美群曾经在采访中说过,一个好妻子就要多分担一些家务事,照顾好家人,让丈夫少一些后顾之忧。

她知行合一,在家庭里特别重视自己的角色,郗恩庭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在外闯荡事业,而她则做好后勤保障,全力支持爱人的工作。

晚年后郗恩庭重返故乡,换个地方继续乒乓事业。2003年9月,河北当地一个民营地产商花了500万组建的河北正大乒乓球学校在保定正式成立,郗恩庭放弃了国内外许多俱乐部抛出的“高薪橄榄枝”,决定回到家乡。

郗恩庭在保定出生长大,人到晚年,落叶归根的情怀愈加浓烈,用他自己的话说:

“走在家乡的大街上,还不时有老球迷认出我。故乡养育了我,我想自己不过是做了自己本应该做的,但人们却还一直铭记着我。让我这个出门在外多年的游子,感到非常温馨。这种幸福与快乐的感觉,是其他东西所无法取代的。”

对于郗恩庭重返故乡的决定,林美群理解且支持,于是俩人搬到保定定居,在正大乒乓球学校当起了全职教练。

正大乒乓球学校是一所专门训练6岁至12岁儿童乒乓球的专门学校,面向全国招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欠缺,自制力也往往不足,教他们打球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各方面的习惯,因此郗恩庭夫妇必须花费更多的心思在孩子身上,但他俩步调一致,从来没有怨言。

功夫不负有心人,正大乒乓球学校的孩子们在那几年的全国少儿比赛中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郗恩庭是河北人和保定人的骄傲,现在在保定的一所高校里还有一座郗恩庭的雕塑,1973年他夺冠时的一张黑白照片现在也仍被固定在保定的世界冠军墙上。

但是对他来说,乒乓球只是他喜欢的事业,是一种享受,无关名利。事实上,在国际乒坛,教练郗恩庭的名声是响当当的,国内外多家俱乐部都向他抛出了“高薪橄榄枝”,但是他却说:

“我这个人对金钱没有太多追求。钱够花,就行了,我还是想为故乡人多做点实事,如果为了钱,我可以到南方,也可以留在日本,但有些事,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只是郗恩庭走得太仓促,不能为“力争多培养几个未来的世界冠军”再多干几年了。

随着郗恩庭的离开,这一对令人艳羡的乒坛爱侣从此阴阳两隔,国际乒坛没有了郗教练的身影,中国乒乓球失去了一位赤忱奉献乒乓球事业的老者。

郗恩庭的一生是乒乓球的一生,斯人已去,但是中国乒乓球史上永远有他的一席之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悼念国乒“孤胆英雄”前辈——郗恩庭
乒乓伉俪不离乒乓
哀悼!前乒乓球世界冠军郗恩庭因病去世
致敬2019年逝去的乒乓名宿:郗恩庭、张立、艾立国、韩志成
第13位中国乒乓球世界冠军
"养狼"计划成功迎来世界乒乓之春,国乒失利后要革新乒乓球理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