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家盏谈】周旭铭:在偏执中探索建盏的独门绝技

    建窑建盏,被誉为瓷坛明珠,一种为茶而生的瓷器,归为大宋皇家御用茶具,盛极一时,享誉海内外。朝代更迭,饮茶习惯改变,工艺造价过高,成品率的局限,终究逃脱不了断烧的命运,封存史册八百年后重见天日。建窑建盏的繁华和落寞,见证了历史的璀璨和无情。当代,建窑建盏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得到复兴,政府鼓励,市场认可,钱景大好。我们见证了建盏从默默无闻到炙手可热,百盏齐放百家争鸣。对建盏行业来说,这是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更是一个群魔乱舞的时代。建窑建盏实力派联盟,试图在民间村边深巷,老宅陋室中探寻一个个潜心建盏研制的工艺师,对建盏的烧制心得进行交流,呈现出他们的实力之作。

本期我们《百家盏谈》为广大盏友呈现的是来自建阳水吉镇民间建盏工艺师——周旭铭。

建盏实力派之——周旭铭

陈: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建盏的?

周:我们从小学就知道建盏了,小学老师会组织春游去后井建窑遗址那边。初中老师也是以秋游的形式带我们去,算是普及地方历史文化的教育。当时,窑址的老瓷片还是比较多的。

陈:建阳水吉这边真正开始兴起烧制建盏大约是什么时候?

周:真正烧制开始兴起来应该是2010年之后的事情了,我也就是从13年正式开始烧制建盏。

建盏的烧制兴起,主要的原因还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在物质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对精神的需求提高了。唐宋文化算高古文化,喜欢这块的人开始变多了。之前可能大家对明清的东西会更感兴趣,就像电视连续剧一样,清宫剧就多一点。建盏是宋代之后,元朝对汉文化摧毁比较多,加上饮茶习惯的改变,造成了建盏文化的没落。这个文化传承的比较好的,恰恰是日本,台湾地区,东南亚一些国家。他们的文化反而更接近唐宋文化。

陈:是什么原因让你有烧制建盏的想法?

周:一方面是市场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想到建盏烧制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也比较大,如果没有市场介入,这个文化传承也不容易普及。这个建盏实用性比较强,又有文化价值。

陈:你觉得刚开始烧制的时候,哪方面是最难的?

周:烧制温度和原矿釉的把控。它不像外地的釉料是人工合成配比的,温度比较稳定。建盏使用原矿,这个原釉矿石里面的矿物质含量不稳定,造成磨釉配出来的釉水,烧制温差不好把控。有时候会相差几十度。为了试这个温度,可能会连续十几天都白烧,这里面的损耗会非常大。

陈:刚开始烧制的时候,能烧出油滴吗?

周:刚开始时,一般都是烧毫。大家刚开始烧制都是积累经验,温度不是高了,就是低了。不是烧乌金釉,就是烧兔毫釉。虽然我们也是找师父学习过,但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而且师父一般也都会留一手。大部分还是要靠自己。每个行业的师傅都会有独门绝技。建盏经验的积累是不停的遇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烧制的技巧的。没有别的捷径。有的问题师父也不能处理,因为问题只有碰到了,才能想办法解决。

……周旭铭建盏作品:金丝麒麟……

陈:刚才谈到原矿釉,你一般取矿的标准是什么?

周:矿的硬度要适中,含铁量要高一点,用来磨釉的时间不能太长。如果矿太硬,含铁量低了,其烧制的温度区间就会很窄,不好把握。

陈:是不是这样烧制出来的建盏,反而更特别呢?

周:有可能。每一种矿石,每一种难度的后面,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东西。这确实是一个思考点。

陈:你刚才说磨釉时间长了,对建盏烧制有影响,是什么原因?

周:我们都说“无灰不成釉”,磨釉时间长了,后期的陈腐时间长了,对釉料肯定是有影响的。刚刚磨的釉会更硬一点,而经过发酵沉淀的釉更变得更柔软。

陈:釉水的陈腐对烧制有影响,那陈腐的时间多久是合适的,越久越好吗?

周:烧制温度会有变化,同一个釉水,新釉烧制可能1300度,半年后可能烧制只要1280度。釉的柔润性和柔韧性更好。不是时间越久越好,结晶釉有的可能刚磨制出来烧制是正好的。所以对釉水发酵时间来说,不是绝对性的。但会降低烧制难度。

……周旭铭在介绍釉矿的类型……

陈:据我所知,大家会在建阳,建瓯和武夷山取矿。对你来说,这些地方的釉矿有什么区别?

周:它不是说不同地区的釉矿不一样,而是同一个地方,同一座山取的矿都会不一样。有的矿取回来磨十个小时才能达到200目,有的矿取回来磨四五个小时,就能达到200目了。建盏的魅力就在这里,釉矿硬度不一样,就算有一千个师傅烧出来的建盏,也能不一样。

陈:中国传统很多工艺在论述的时候对数据的描述都是模糊的,比如做菜总说“盐少许”、“醋半勺”之类的用语。不像西方的很多工艺对数据都是精确到“克”。

周:西方很多烧制工艺是使用提纯原料,能精确配比,成功率至少能达到九成。我们天然的原矿烧制很难这样。它的极度不稳地,使得它的花纹个性化,很难标准器。

陈:是不是釉矿含铁量越高越好,我看有的矿,颜色差别就挺大的?比如武夷山的矿偏紫红色,建阳的矿偏棕红色?

周:按我的经验,含铁量高对于烧大油滴釉面的几率会比较有帮助。含铁量低一点的对烧制兔毫和茶叶末比较好。紫色的釉矿是含铁量比较高的,偏白的釉矿含铁量比较低。

陈:建盏使用的泥巴有什么讲究?

周:建盏的取土,含泥量和含铁量要高。经过淘洗,过目,沉淀,揉泥来增加泥巴的柔韧性,这样也能增加拉坯的成功率。

陈:你认为陶泥陈腐多久合适?

周:我认为有条件的话,越久越好。

陈:时间条件的限制,你觉得底线时间是多久?

周:我觉得好用的话,至少要一个月。

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这到处都是红土,但是这个红土都能用来烧建盏吗?比如南山土,大梨土和后井土,是不是有配比问题?

周:如果是单独的红土的话,只能烧到1200多度就变形了。如果加入合适的高岭土,就不一样了。

……在建盏工作室的周旭铭……

陈:我们这边的高岭土,是哪里的?

周:南山的和大梨的都属于高岭土。烧制出来的光泽度不同。不同师傅喜欢的不一样,我的经验是大梨的土适合烧兔毫,南山的适合烧油滴。大梨土相对南山土来说,含铁量要更高一点。含铁量最高的,就是我们本地最常见的这些红土。

陈:据我所知,有的师傅是把三个地方的土都用上进行配比烧制。

周:这个坯土对建盏油滴的烧制非常关键。就像秘方一样,可能他挖的那座山的土,和所有人使用的都不一样。

陈:我们看老盏的坯,是不是红土的含量会比较高一些?

周:我觉得红土会多一些。这个应该是有数据的。

陈:后井村在宋代有很多龙窑,号称有几百条龙窑。按现在的取矿经验来说,我们不是去建阳取矿,就是去武夷山或建瓯取矿。宋代那些建盏工匠,是去哪里取的矿呢?后井村有自己的釉矿吗?

周:我个人怀疑当时后井烧盏没有用釉矿,而是直接用泥巴配釉。那时候古人可能找到了一些可以配釉的泥巴。这个用黄泥巴配釉,也是有实验过可以烧出建盏黑釉的。现在的烧制更倾向于泥巴做坯,矿石做釉。

陈:泥巴也是可以配釉的,你有试过对吧?

周:是的,我也试过。当时交通不便利,就近取材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它取材范围在二三十公里以内是比较靠谱的。那么多条龙窑,跑太远取材,可能性不大。

陈:你对建盏器型有什么偏好?

周:按我个人审美的话,随意的器型,不用细修的,这样独特性比较高一点。

陈:能介绍几款你个人比较得意的建盏作品吗?

周:我个人比较喜欢这款盏,和日本其中一个曜变盏有相似之处。它这个是纯光圈和玻化,结晶不是显露在外面的。内敛低调,另有乾坤,我个人比较喜欢。这是目前建阳地区唯一这种性质的曜变。

……周旭铭作品:传世曜变……

陈:这款盏取名叫什么?

周:“传世曜变”,它比较符合古人的内敛低调的审美趣味。这一款叫“金丝麒麟”,是我们家特有的一款。目前市场上类似的很少。

陈:它的釉料和其他款是一样的吗?

周:一样的,就是烧制工艺更复杂。

……“传世曜变”建盏特写……

陈:我们说的烧制工艺更复杂,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周:主要是要考虑温度和天气的变化,就是要不停的试。总而言之,大家这样烧,你就不能这样烧。

陈:我们烧制建盏都是有温控箱的,是不是温度调到1300度就可以呢?

周:不是的,温控箱上显示的温度和窑内的实际温度是有区别的,要根据窑炉实际情况来调整。像特殊花纹的建盏,它的温度是很特别的。我认为还是经验比较重要。

陈:你能不能通俗一点解释烧制温度曲线是怎么回事?它烧制难道和烧开水一样?

周:它是在高温区间,经过温度波动产生的窑炉温度变化,然后通过还原办法,产生特殊的颜色。不懂的人以为建盏五颜六色是加了什么其他东西。其实是釉面的铁含量不同,在不同的还原情况下,形成不同的颜色。就钢铁在不同的制作情况下也会有不同的颜色,比如不锈钢的颜色,和螺纹钢的带深蓝颜色,铁生锈后又变成红色的。

陈:还原的过程,一般都是要往窑炉里扔油柴?

周:对。油柴是天然的原料,它是松木的树根,是松脂。

陈:油柴里的什么元素,能对建盏的釉面起作用呢?

周:这个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我们是依据老一辈烧盏师傅的经验进行的。

……周旭铭作品:瑞雪……

陈:你对建盏行业的发展怎么看?

周:我个人觉得前景是广阔的。因为物质基础越来越好了,对文化的认同感会加强。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都会想办法传承下去。只是每个师傅的精力,和成就点会不一样。

陈:你对自己在建盏行业里的发展有什么规划?

周:我认为烧制出一些独门绝技的作品,得到行业内同行认可。

陈:建盏烧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师傅可能才烧几个月就能烧出很特别的建盏,而有的师傅烧制了很多年,建盏的釉纹是中规中矩的。你认为他们的优势和短板各在哪里?

周:我认为只要是原矿釉烧制,任何花纹,我都是认可的。能把传统做到极致也很好。有的烧制出特别的釉纹,让建盏花纹突破,也是好的。

陈:你认为建盏烧制有运气的问题吗?运气和努力各占多少比例?

周:努力应该占到九成。因为完全靠运气,没有把经验把握住,运气也就只有一次。

……周旭铭作品:天山雪莲……

陈:我看你们家有“金印三绝”,具体指什么?

周:“金印三绝”指天山雪莲,瑞雪水母滴,金丝麒麟这三款得意作品。

陈:你认为建盏烧制最具有挑战的地方在哪里?

周:我觉得要烧制出让专家学者,让市场认可的作品,还原古法的作品,至少是建盏原矿的作品。

……周旭铭作品:金丝麒麟……

陈:从元代开始建盏就断烧了,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经过专家工艺师们的努力才重新试烧成功。你认为如何做,才能更靠近“古法”?

周:首先这矿必须是原矿,然后必须是手作,最后这个烧制工艺应该是龙窑柴烧。这样才比较接近。问题是国家现在环保要求,普及柴烧的话很难。

建盏的烧制开始可能会很有兴趣,但是后期,工艺也是很繁琐和枯燥的,情绪也很容易波动。目标达到了,会很有成就感。建盏的烧制是不停实践的过程,人很容易产生烦躁的情绪。

陈:你是否有考虑过放弃建盏的烧制?

周:我没有考虑过。只是有的时候,连续烧了很久没有结果,那就要让自己冷静一下,整理一下新的思路。毕竟这还是在奋斗的路上。要想在建盏上烧出点成绩,按我的看法,都要有些偏激的想法,肯定都是有些另类的,和别人的想法多少都有点不一样的。

                     本文采编:陈明强(中央美术学院教师)

                                       2019年1月28日建阳水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选购建盏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茶道双雄 —紫砂壶与建盏
喜欢才是烧建盏的持久动力——周训兵
如何选购一只好建盏
从历史角度快速掌握古建盏的基本常识
建阳建盏,给你一个喝茶的理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