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凌宗伟:“独白式话语”与“对话式话语”
userphoto

2022.08.05 江苏

关注

【异史氏曰】哈蒂说:“如今教师话语主导着课堂,而《可见的学习》的一大主题就是要改变课堂中听和说的比例,教师要减少讲授的比例,增加倾听的比例。”“Parker(2006)认为倾听包括谦卑(认识到我们有可能遗漏了一些东西)、谨慎(不把脑海里的每个想法都说出来)和交互(理解学生的立场)。倾听需要对话一这就要由学生和教师提出共同关注的疑惑或问题,考虑并评价解决这些问题并从中学习的不同方式,交换并欣赏彼此的观点,最后一起解决问题。倾听不仅仅要尊重他人的观点、评价学生的观点(因为并不是所有观点都是有价值的、方向正确的),还要分享真正的思维深度以及产生质疑的信息加工过程,将对话看作让学生成功参与学习之必需。通过倾听,教师(和其他同学)能够知晓学生带进课堂的是什么、采取了何种策略、先前学业成就如何、现有水平和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本质和范围。倾听也提供了各种机会,让学生的'心声’得到接纳,从而鼓励教师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传授新的或更加有效的策略和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习目的。”建议联系自己的教学行为审视一下有多少时候在倾听学生的声音。我这些年总是建议老师们在课堂上要注意自己的站位,要利用一切机会走到学身边去,而不是总站在讲台上,只有走到学生身边去,才可能理解什么是“蹲下来看学生”。学生的坐姿,一笑一颦其实都是下意识地反馈,只不过我们没有接收到他们的反馈信息而已。

请注意,“教师讲得太多容易带来一个问题,即让学生认为教师是学科内容的主人,是学习速度和顺序的掌控者,这就减少了学生展现他们自己的先前学业成就、理解、序列和提问的机会。Bums和Myhill(2004)(介绍完国家标准化测评考试,简称SATs之后)分析了英国二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的54堂课,他们发现84%的时间里教师都在发表陈述或向学生提问。讲的要比倾听的多很多,教师行动要比学生行动多很多,学生最显著的参与也只是对教师的要求表示服从和做出回应。他们所观察的大多数课中,互动和提问都是关乎事实或是给出指令的。”“English(2002)的报告称每堂读写课上平均每小时有3位学生发言,大多数互动就像打乒乓球一样:从教师到学生再到教师反复来回。好像学生到学校来就是为了看教师工作一样!”从这个角度审视“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可见的学习》还谈到了“独白式话语与“对话式”话语的区分,“Bakhtin(1981)对'独白式’话语和'对话式’话语做了非常实用的区分。'独白式’教师主要考虑的是知识的传授,他们坚定地完成自己的目标,以'背诵一回应一回应’的形式与学生讨论,检查是否至少有部分学生掌握了起码是表层的知识,目的在于尽可能保证学生获得教师期望的知识。与之相反,对话式话语的目的在于推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展示学生所持观,点的重要价值,帮助所有参与者分享和协作建构意义。”要理解这一点,建议各位结合戴维的《论对话》,或者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中的有关部分来思考。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与英国戴维·伯姆的《论对话》一样,是为数极少的阐述对话问题及其实质的著作,被誉为被压迫者的“教育圣经”。弗莱雷在谈及师生关系的时候一针见血地指出,“仔细分析一下校内或校外任何层次的师生关系,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关系的基本特征就是讲解。这一关系包括讲解主体(教师)和耐心的倾听主体(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其内容,无论是价值观念还是从现实中获得的经验,往往都会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可言。教育正承受着讲解这一弊病的损害”。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育就变成了一种存储行为。学生是保管人,教师是储户。教师不是去交流,而是发表公报,让学生耐心地接受、记忆和重复存储材料。这就是'灌输式’的教育概念。这种教育让学生只能接受、输入并存储知识”,“教师认为学生的无知是绝对的,教师以此来证实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弗莱雷、戴维关于“对话”的论述,提醒我们: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必须蹲下身子来以平等的姿态看待学生,以“对话”而不是“谈话”的方式来交流,我们的用心与努力才有可能达成我们的期待。“对话不能简化为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灌输’思想的行为,也不能由待对话者'消费’的简单的思想交流”,更不是“把自己的真理强加于人之间的一场充满敌意的论战”,“'对话人’在他面对面之前就信任他们,但他的信任不是幼稚的”,要明白,“对人的信任是对话的先决条件”,只有“教师和学生都把他们的认知行为引向作为他们的中介的对象”时,真正的对话才能开始,才能达成双方的期待。


8月4日的任务是:反思一下:你的教学行为中有对学生的耐心倾听吗?你又是如何理解“对话式”教学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什么是“被压迫者的教育学”?
课改 | 挟着理念行走课堂,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被压迫者教育学》(保罗·弗莱雷) 
基于课堂观察的高中历史“对话教学”研究
大众教育与民众剧场 | 如何让人愿意为你的工作坊花费上万
师生平等对话三要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