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凌宗伟:在线社会纷争与教育伦理

随着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出现,正如克莱舍基所言“我们已经被戏剧性地联系在了一起”。“一则新闻可以在刹那间有一个地方扩散到全球,而一个群体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因合宜的事业而被动员起来”。在今天,许多学校和教师不明白这样一个基本道理,就是在网上与他人建立起更多的连接关系,会有助于学校和个人在教育教学以及社会生活过交往中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支持。QQ群、微信群这样的在线社会网络社交圈在人际交往与沟通中所发挥的作用真的让人难以想象。


问题是这些在线网络社群更多的时候又会使人们处于一种群体性无意识之中,或被舆论裹挟,或利用舆论拉升某种在现实社会中难以达到的期待与目的。许多时候,这看似虚拟的社交网络,折射的倒也是实实在在的世间百态。

在线社会网络明显的存在着“同类相聚”和极化现象,不少群体和个人看到的就是这样的社会网络可以强化某种现存观点,扩大某种观点的影响力。一个明显的现象是QQ、微信这样的网络社交平台,使得许多原本孤单的个体找到了志同道合者,他们抱团取暖,互相鼓励,不再孤单。这原本是一件很好的事,但当人们一旦发现这特殊的环境让那些有影响力的人更容易发挥他们在线下发挥不了的影响力的时候,便以寻找同一尺码的人,甚或是死心塌地的追随者为目的,进而使这样的平台以相互吹捧为宗旨而容不得异见,促使具体的社群趋向越来越封闭,而不是越来越开放。

那些有影响力的角色深知,光靠那几个有影响力的人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想要更大的影响力,想要成为领袖或盟主,就要有一群、甚至一批可能被影响的人,这时候,要的就是热闹,要的是群体无意识,要的是迎合某种心理需求,让自己的声音得到迅速的、更为广泛地扩散,从而将某种目的掩盖起来。这时候,最要紧的就是粉丝的数量。


在QQ群、微信群中我们常常会看到那些名校、名师,乃至一些教育期刊总是习惯于以粉丝的数量来证明自己的办学业绩、教学水平、期刊质量, 正是在这样的心理驱动下,我们也常常会看到网友们毫无顾忌的求点赞,求转发,至于那些粉丝,或是出于崇拜,或是迫于情面,或是碍于利益……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参与点赞与转发了。大量的未经思考的点赞与转发反过来又调动了那些需要者的欲望,于是点不点赞、转不转发就是态度和立场了,至于谁一不小心出来探讨一下真伪,质疑一下是非的话,就有可能遭遇禁言、拉黑,甚或群起而攻之,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

因为那些个领袖深谙克莱·舍基在《大连接》中说的这样的道理:“世界一旦充满了合作者,就会便于坐享其成者的进化,他们像寄生虫一样,不用付出就可以享用合作成果。当坐享其成者成为群体主流时,可被他们利用的人就一个也剩不下了。”于是他们精于利用群体心理,擅长纠合一批人以合作共生的名义拉拢拥戴者或者围攻异见者。

《中国青年报》9月28日那篇《家长群恩仇记:老师一声令下家长“争宠”》报道描绘的正是这样一个真是的社会现象:“家长和老师都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但和现实生活中一样,家长和老师之间、不同家长之间、家长背后所代表的不同孩子之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 事、小摩擦以及矛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现实正是如此。QQ群、微信群就是江湖。群里家长、老师的个人利益、群体利益交织在一起,看似一团和气,实际上暗流涌动。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原本在教育问题上的看法就有许许多多的不一致,这不一致一旦挑开了,又不是面对面的,谁也不知道谁的真是面目,就少了几分顾忌。于是,就有 了争斗、猜忌、恩怨。一旦机会成熟,就会爆发出来,如果没有约束,纷争就成必然,这原本就是一中见怪不怪的社会现象。

学校与教师组建某个群的时候,总是带有某种动机与愿景的,一旦实际运作与动机和愿景发生冲突的的时候,我们又会无视社会现实而大下杀手,却忽视了“一旦一个群体形成,想要在控制他们就不那么简单”这样的常识。现实告诉我们,一个群体一旦形成,无论我们采取怎样的行动,建立规则也好,开展对话也好,或者采取对言论的高压或控制,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副作用。这就提醒学校和教师,当我们决定建立一个QQ群、微信群发挥它在家校沟通、师生交往中的积极作用时,是不是可以在参与其间的全体成员中达成某种契约,形成某些条规,以规范和约束所有成员的言辞。须知,“协议有助于你可以期望于其他人的以及他们所能期望于你的”那些需求与帮助。

退一步说,如果建群之初没有约定与规范,问题出现了,相关举措及时跟上也未尝不可,所谓“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作为群主或群的一员,在适当的时候,有义务告知相关成员:一个群就是一个社会,当我们在群里转帖某些文字,发表自己的言论的时候,必须恪守社会规范与法律法规,必须兼顾他者的感受。一个社群总不能让那些习惯于恶作剧,或者是企图达成个人或某个小团体利益的人占据优势。当然,作为身处具体群落的个人,我们更应该恪守做人、做事、说话的底线,坚守自己的立场,不为他人左右,也不左右他人。起码要有谨防成为“点赞党”,“搬运工”的意识,努力避免成为群体无意识下的庸众。

互联网时代,我们更需要认识到“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特征就是还存在着其他人”,而不是简单地认为QQ、微信只是一个虚拟的社区,我们就可以毫无约束、肆无忌惮。生活中我们的重大威胁总是来自他人,反过来说,我们也随时随地可能成为他人的威胁,当他人觉察到我们的威胁的时候,我们所面临的同样会遭致人人喊打的境遇,当我们回过神来的时候可能为时晚矣。

另一个事实是,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群体总是处于变化中的。任何时间,任何群落总是由不同的人员组成的,发出不同的声音也是必然的。总想一个声音喊到底是不现实的。形形式式的QQ群、微信群的组成人员总是进进出出,不断变化着的,QQ群、微信群里的纷争所所暴露出来的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的不平衡也正是现实社会中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某种不平衡,这种种不平衡也正是教育的可为所在。如果各方都能换一种心态,从这些纷争中看到改善的必须,改变的可能,敞开心怀,平心静气地倾听各种异样的声音的,或许我们所期待的教育的美好也就有了可能。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位教师的影响力固然与与其自身的基因有关,固有的基因会影响你拥有多少粉丝以及你在某个圈子的位置。所以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有几斤几两,影响力和地位不单是捧出来,吹出来的。关键是你是否真的有实力,有创意。在线网络对输入其中的任何东西都会有放大作用。作为输入者需要的是慎之又慎,作为阅读者,需要的则是判断力与甑别力,稍不留意我们就有可能误导他人或被他人误导。

互联网事实也告诉我们,在海量的信息中,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你的基因是掩盖不了的,你究竟是怎样的,总有一天是会被人识别出来的,用一时的地位与权威对家长和学生颐指气使换取的粉丝与庸众最终是难以掩饰和维系的。具有开放心态的学校和教师,对此必须抱有清醒的认识。

身处在线社会网络上各种热闹与纷争的学校与教师,需要转换的不止是态度和方式,更应该以一种教育的伦理视角来应对这些热闹与纷争。如何使QQ与微信这样的社交工具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恐怕需要的是从“第3选择”出发,摈弃权威与权力的思维方式与处事方式,努力推动这些“小社会”朝成就某种“大作为”的方向去行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师生权力与角色分析
为人处事一二三
家长必读:青春期孩子叛逆心理与六大因素有关
为什么教师越来越难当?
虹野:家长微信群的喧嚣,是教育资源分配焦虑的镜像
高校干部不正当男女关系被抓现行,为何家庭伦理观念如此低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