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凌宗伟:“餐厅里的教养”是一种浸润教育

按:本文刊发与12月30日《中国教育报》 ,刊发时有删节,这是原文  


      有报道说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宁波新城第一实验学校等几所学校推出了自助午餐,学生依次排队,自主取菜,以班级为单位坐在一起,每一桌都安排了“桌长”,负责给同桌的同学盛汤。此举实施以来,菜肴品种多了,品质提升了,浪费反而大大减少。它还关注到学生的饮食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餐厅里的教养”,提高了文明素质。

   自助餐的特点是就餐者在用餐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实现个性化就餐,不但能调动用餐者的主观能动性,而由其自己动手,自己帮助自己,自己在既定的范围之内选择食物、饮料,再自由地与他人在一起或是独自一人地用餐,折射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价值取向。

其实,学校推行“自助午餐”的价值,不仅在于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按量取用;弘扬美德,珍惜粮食”,倡导学生“文明礼貌,安静就餐;自行保洁,打扫卫生”,要求学生“荤素搭配,注意营养;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等,更体现尊重学生作为个体独立性的理念,亦即“以学生为本”。同时,该新政的理念也蕴含了对学生的信任与鼓励,久而久之自然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当下的学习与为人处世会有不知不觉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如果学校有意识地将这种自我抉择、自己行动的理念转化到文化知识与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去的话,可能他们的学业水平与学习技能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提升,他们也就有可能在种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灵活自如地生活。习惯可以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的,也可以是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餐厅里的教养”是一种濡染、一种浸润,学生在依次排队,自主取菜中不知不觉地养成了遵守秩序,自觉排队,礼让互助,厉行节约,文明卫生等良好的素养。这些素养对他们将来步入社会自然会有很大帮助。

    或许我们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企业招聘一名后勤部长,经过一番海选,笔试之后,确定了十个人参与面试。公司把这十个人同时请来,主考官随便与大家闲聊了一会,就请大家一起吃饭。吃完饭后,主考官随即宣布了面试结果。谁也没有想到最后一场考试居然是吃饭,而且是吃自助餐,等大家明白过来时,后勤部长的人选已经确定下来了,就是那个吃多少取多少,连最后一点汤汁都喝掉的应聘者。这不经意的细节就这样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从心理学上说,每个人的许多习惯性细节难以掩饰,会呈现真实的素养与潜质。如果学校意识到第一点,在学校生活中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开始培养,那么将来所获的“人生红利”是无法估量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能有更多的中小学校能够推行“自助午餐”,恐怕我们所期待的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养成可能会多一个渠道,多一种可能。

    当然,就目前的情况看,要在更多的中小学校推广开来,可能尚需时日,这倒不仅仅是因为人手与场地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需要等待管理者、教师以及家长的观念转变和价值重心的迁移。我当校长的时候,就在学校推行过“体院器材超市”,将常用的体育器材摆放在“超市”,全天候开放,供学生在体育活动课以及课余时间自由取用,这当中绝只是方便学生的活动那么简单,背后还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我想,类似这样的变革多一点,许多我们长期以来希望达到的而实际上却并不理想的教育目标,或许可以慢慢地成为一种可能。从这一点上看宁波这些学校的此举值得点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悦读:以阅读开启心智
感悟|教师素养在何处?
再好的名校,也比不过父母的言传身教
(1)教育经典二百五十三:餐厅里的教养
孩子有捡起垃圾的义务吗
开展劳动教育有三重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