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申请-考核”制的尽头是“近亲繁衍”制吗?

Hello!
这是你与「大学生科研竞赛」的第 843 次相遇。

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客观上抑制了出国留学的热潮,而新冠疫情的长期持续又加剧了国内就业的内卷,以前硕士甚至本科学历就可以轻松拿下的岗位,现在逐渐演变成了多个高校的博士甚至博士后在竞争,在这样的国内环境的催化下,考研申博竞争已经接近白热化。

自2018年开始,博士陆续开始扩招,在博士申请中“申请-考核制”的比例逐步扩大,统考比例随之缩减,“申请-考核制”的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人们的诟病。

图源:pexels

01

什么是“申请-考核制”


“申请-考核制”主要是我国为了提高博士的生源质量,并加强导师在博士选拔中的作用而采取的一种除博士统考外的一种比较新颖的博士申请形式。

在所谓的“申请-考核制”中主要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的意愿并准备好所有的申请材料,再后面通过学科和学院的面试、审核或者综合考核(有的学校在这个过程可能还会增设笔试环节或者英语考试环节,但有的学校没有这两个环节)主要基于导师的意愿进行择优录取。申请的学生本人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需要准备的是网上报名材料和相应的一些纸质材料。

那么有哪些具体材料呢,一般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表、博士研究计划、科研经历及学术论文的汇总。同样,在私下提前约见导师时也是需要准备类似的材料,甚至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份PPT,为导师讲述一下自己的个人经历,学术经历以及相应的学术成果。

很多人都会直观的认为如果没有一份出色的科研经历及成果就没有任何成功出线的可能了,但其实不是的,一个出色的导师主要会看这个学生未来的学术潜力和学术能力,这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博士研究计划,而不是所谓的科研成果。

导师们一般都比较清楚,在学生的硕士期间,发表一篇比较好的科研文章并不仅仅单纯依赖于学生的学术水平,更直接的与该课题组的科研积累,课题质量甚至是学生的运气成分挂钩,真正的伯乐都有慧眼识人的能力,如果有一篇出色的博士研究计划打底,博观约取,浑然一体,斐然成章,这样的能力很难不打动你的伯乐。

此外,把握好面试环节也是一个申请的大大加分项,保持自信,阳光,积极的态度,对专家的提问不卑不亢,了解的问题,认真阐释自己的态度和思考,不懂的问题,勇于承认,不去不懂装懂,真诚的态度,开朗的性格和丰富的科研知识储备也是在申请过程中屡试不爽的利器法宝。

02

为什么会说“申请-考核制”在逐渐演变为近亲繁衍制


说了这么多“申请-考核制”的本质及申请的技巧其实也是为了引出本文要剖析的问题,“为什么申请-考核制会被人们诟病为近亲繁衍制”。

图源:pexels

其实主要也是由该制度的本质引起的问题,由学生本人的意愿出发选择导师,而最后终结于导师的意愿进行反选,这样的本质减少了统考中的统一笔试考试流程,使师生的双选作为其中的最主要纽带,增加了申请过程中的真空地带,增加了一些人情可操作的空间。

从导师的角度来看,导师在招收学生时可能会选择有关系的学生,比如有些导师可能会碍于情面,选择与自己有合作的同事推荐的学生,有的导师“被迫”选择自己的熟人亲友的孩子,而这样则会影响真正有实力并在同年试图申请该导师的其他学生。而从学生角度看,为了能申请上博士并在学术圈立足,大多数学生都会主动的选择成为导师关系网中的一员。

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情况长久下去则会在学术圈内通过知识的高墙为学阀筑起铜墙铁壁,并与寒门子弟的群体间划出一道难以逾越的学阀护城河。而这可能也就是很多人诟病“申请-考核制”正在逐步演变为“近亲繁衍制”的根本原因。客观来说,这一问题不仅出现在国内,国外亦是如此。

图源:知乎高赞回答

03

“申请-考核制”的利与弊


“申请-考核制”采用更加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使得生源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导师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01、加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申请-考核制”不再使用统考分数至上的原则,转而使用更加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考生和博士生导师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对于申请者即考生,如果在统考时期,分数没有达到院校的录取标准,便失去了面试的资格。“申请-考核制”不以成绩为第一准则录取学生,在审核申请者的资料后,便通知符合一般要求的同学进入面试环节,给了广大申请者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埋没人才。

对于博士生导师而言,“申请-考核制”采用院校专家团集体面试的方法,使用更加高效全面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发现有科研潜力的学生。

学生在面试中介绍自己的既往经历,包括学科背景,专业分数,科研经历(硕士和/或本科阶段参与的研究项目),对博士课题的规划,特长等等,专家团之后集体讨论、整体评估学生的能力。通过自我介绍和与专家团的问答,博士生导师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性格特征,从而选择具有科研潜力的同学。

图源:pexels

02、生源质量明显提高

据招生办反映,实行“申请-考核制”后,生源质量明显提高,通过筛选的申请者多来自于重点高校,且许多国际学生也有机会参与博士申请。如果学生在本科硕士期间就已经发表了比较多和/或比较高质量的文章,申请时必然是一大优势。 

03、导师的地位更突出

这种重面试、轻笔试的形式,给了教授很大的主导权,导师有权选择自己认可的学生,加以培养,导师为学生负责。实行“申请-考核制”充分考虑了硕士与博士科研工作的差异,更适合招收博士研究生。

学生从本科进入硕士阶段,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另外申请基数大,统考能更高效便捷地筛选专业基础过硬的同学。本科学生普遍对科研的认知有限,但如果基础打得很牢,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时导师及博士研究生加以指导,学生能够对一个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培养了科研的思维,掌握一些实验技能及分析方法,学习如何撰写研究文章及报告。

而博士研究生申请者大多已经经历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阶段,有了一定的科研素养,此时,想要投身博士课题研究,学生的科研潜力和创新能力就更为重要了,“申请-考核制”正是给了博士申请者展示自我的机会。 

然而,再好的制度也有它的弊端。“申请-考核制”给了博士生导师在招生上很大的话语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01、师生之间互相“养鱼”

与免试申请研究生类似,有些同学可能申请了多个老师或学校,有了更好的选择放弃了一些已经谈好的导师,放了导师鸽子,导致导师该年招生名额落空,也没处说理。有些导师也会同时鼓励多位申请者申请自己的博士,但导师名额有限,导师放一些学生鸽子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种互相“养鱼”的状况确实存在,浪费老师和学生的时间精力和招生资源。 

02、“咸鱼”再难翻身

传统考博通过笔试决定能否进入复试,而申请考核则是根据材料审核判断是否能够进入考核环节。在材料审核环节,大部分学校会采取积分制,以网传某985高校材料评分表为例,教育背景评分占比高达60分,其中本硕985比本硕双非高出16分,而一篇中文核心只加5分。

                                              

图源:网络

还有部分院校,如哈工大甚至只招收高水平大学或者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的学生。

图源:2023年哈工大博士研究生招生第一次“申请-考核”的工作通知

申请而院校出身不佳的同学在材料初审环节就极有可能被淘汰出局,逆袭上名校的概率大大降低。

03、导师权力过大导致不公(近亲繁衍)

 不能避免的是,一些博导会出于各种原因把名额直接留给'关系户',不能真正做到'为科研而选拔人才'。同时,在短短几个小时的面试考核环节中能否科学有效地预测学生的知识水平与专业能力,同样存在很大的主观偏差。正因如此,越来越多人诟病“申请-考核制”正在逐步演变为“近亲繁衍制”。

04

博士申请的“困兽之斗”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申请-考核制”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它可以给申请者和导师更大的缓冲空间,学生可以和导师进行充分的交流,而不至于只是闷头准备考试考核,不会因为备考期间巨大的时间成本和付出而强迫自己选择科研方向自己不喜欢或者性格和自己不投缘的导师。

在合理有效的缓冲地带,导师也可以有更大的空间了解每一个申请的学生,这样师生双方可以进行一个较为合理的双选。

得,则导师和学生互相选定并入学,降低了由于提前不甚了解导师造成的后期磨合问题,增加了顺利毕业的可能性;失,则在一定程度上提前为你的博士求学路敲响警钟,动辄四到六年的博士攻读阶段,如果中途退学,可能更加剧了时间成本,不如最初直接在就业市场拼一拼。

图源:pexels

此外,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正在努力从根本上解决这类同学们可能会担心的问题,早在2018年,科技部、教育部等多部委就联合发文,开展行动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减负1.0),并提出“破五唯”的改革方针,包括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五个评价体系,并开展减表、解决报销繁琐问题等行动,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保障青年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工作,并充分激发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与活力。

继2018年,2020和2022 年又再次推出了减负2.0和3.0的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博士生的毕业也不会过度局限于以SCI等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评价体系,目前更有部分高校取消了对博士生毕业要发表文章的要求,让博士生可以在整个博士阶段静下心来专攻学业,而不是一心为了毕业而对发表文章殚精竭虑,本末倒置。

而伴随着对科研人员以及博士生的减负,在申请-考核制的评价体系中也会逐渐淡化对文章的要求,可以说国家在努力的采取措施保障我们每一个热爱科研的人都能最终做到学有所得,一切也都在向着阳光的方向慢慢发展。

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福祸相依”在博士的申请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故相对而言,“申请-考核制”不失为博士申请的一种合理选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章立制,是破解导师只爱科研不爱教学难题的第一步
关于考博和博士你知道多少?985博士学姐有话说
博士生面临的“四化”
博士和博士后有什么区别?
毕业后才明白,原来直博和硕博连读的差距可以这么大,太现实了
“越来越窄”的博士路:双一流高校纷纷取消统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