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态系统理论在教育学研究中的运用:主题与示例

回复【论文写作】

可获取

《论文写作完全指南:从选题到发表一本通》

生态系统理论是发展心理学领域中的领导性理论,也被称为背景发展理论或者人际生态理论,它将人际关系分成了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依次层叠的环境系统。布朗芬布伦纳认为,环境是“一组嵌套结构,每一个嵌套在下一个中,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发展的个体处在从直接环境到间接环境的几个环境系统的中间,与每一系统都产生交互作用。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近年来该理论在国内教育学科中应用呈上升趋势,我们结合具体运用情况展开分析。

一、针对教师能力(素养)提升

以《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发展路径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江苏高教》2023年第6期)为例。摘要中,作者聚焦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通过总结其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生态圈层(分为四个层次)并依次分析了影响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发展的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进而提出有效提升路径。引言中,作者先借助政策文件及领导人讲话指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具体到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进而指出“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是关系教师教书育人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之后又借助引用补充说明其重要性——“教学应与科学研究一样,具备探究、整合、创新、发展知识作用的学术形式,需采用学术的标准和方式对待教学”。

进入正文部分,在“发展困境”环节,作者从三个方面指出现状问题: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发展与科学研究能力发展存在“零和竞争”、与一流课程建设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其培养路径与评价方式“隐约不明”。基于这些现实问题,作者简要介绍了生态系统理论,并阐明了该理论与本研究的适切性,之后就该理论划分的四个生态系统分别指出各系统对应的具体内容并加以(影响因素层面的)分析。最后,作者依据该理论的四个系统针对性的给出具体的实践路径:充分激发微观生态系统源动力与潜能;构建和谐共生的“教与学”生态系统;建立友好高效的学校制度生态系统;共同促进教育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

另外,针对教师这一主体,基于生态系统理论也涉及到诸如“职业倦怠”“教师轮岗”“专业发展”等问题。例如《教师职业倦怠的多维审视——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教育发展研究》 2023年第2期)、《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义务教育体育教师轮岗的价值、困境与突破路径》(《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等。

二、针对学生健康发展

以《处境不利学生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我国四省市PISA2015数据的分析》(《教育学报》2020年第6期)为例。摘要中,作者点明针对性改进处境不利学生的教育以推动教育公平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之后简要交代研究过程给出研究观点——四省市处境不利学生的科学素养平均分明显低于处境良好学生,导致其成绩低下的原因较为复杂,来自学校和学生个体的多种因素都在发挥作用,处境不利儿童表现如何与其在哪(农村/城市)就读密切相关。最后,作者从“政府”“学校”“教师”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前言中,作者连用三处引用,指出“处境不利”对学生发展的危害性,之后引出美英两国在解决学生“处境不利”方面所做的努力,转而落脚到国内交代了研究的现状并指出研究不足——“影响处境不利学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目前鲜少有实证分析”,进而明确研究问题,给出研究框架。

进入正文部分,作者对影响“处境不利”学生发展的因素又做了较为系统的“文献综述”,借助于生态系统理论,指出已有相关文献在实证研究中探讨较多的主要是家庭、学校等微系统。之后,作者又分别就“家庭”“学校”两个微系统进行了梳理,最后指出要深入探讨影响处境不利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仍需大规模样本,并要求研究者从众多变量中筛选关键要素构建一个分析模型。随后在“研究设计”环节,作者依次呈现了数据来源、变量选取、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步骤。承接上述内容,在“研究发现”中,作者详细列出了处境不利学生与处境良好学生的素养表现差异并进一步就“影响因素”进行多水平分析,最后的“讨论与建议”环节,基于上述分析内容作者提出具体建议:(政府层面)加强农村学校建设,为促进处境不利学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学校层面)创设公平而富有支持性的环境,培育优良的校风学风,(教师层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促进处境不利学生自主学习。

除此之外,围绕“学生健康发展”运用生态系统理论,还涉及“体质健康”“审美教育”“校园霸凌”“课外补习”等问题。例如《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我国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2022年第4期)《区隔的“双减”:“双减”对学生家庭课外补习行为影响分析——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质性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2023年9月)等。

三、针对某一教育类型

以《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俄罗斯残疾人高等融合职业教育的实践与启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为例。摘要中,作者一句话交代残疾人高等融合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指出它是未来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关系到整个残疾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对俄罗斯残疾人高等融合职业教育的梳理,研究发现其已形成独特的实践路径并发展出了特色化的职业教育模式(以BMSTU教育模式、SFEDU教育模式和CSU教育模式尤为突出),进而启示我国今后应当如何开展此类教育实践。前言中,作者先借助引用引出“残疾人高等融合职业教育”并介绍其重要意义,之后衔接到国内,借助2018年与2021年的两个政策文件交代了国内残疾人高等融合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转而指出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化的教育模式和发展规划,存在教学经验少、融合效果差等问题”。之后再另起一段简要说明俄罗斯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然后落脚到残疾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上,并借助引用体现了该国的教育成果——“探索出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的独特发展路径”,对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职业教育的发展极具参考价值,由此要先梳理国外成功经验再回到国内进行启示建议。

正文第一部分,作者借助生态系统理论,先对俄罗斯残疾人高等融合职业教育理论分析模型进行建构,简要介绍理论之后,又交代了该理论与残疾人高等融合职业教育的适切性,尝试建立“宏观-中观-微观”三位一体、层层递进的理论分析模型。之后正文二承接上述理论模型,作者从三个层面分别梳理俄罗斯残疾人高等融合职业教育的实践举措。正文三又列出了三种特色教育模式(分三小节梳理,呈现了不同教育模式下各代表性大学如何开展残疾人高等融合职业教育的实践活动)。最后,正文四基于前文分析对我国进行启示建议:以残疾人需求为中心完善顶层设计;以法治化为基础实现多元环境贯通;以数字化为手段助力多元主体合作,以终身化为追求推进多元阶段衔接。

类似针对某一教育类型的论文,还有《新形势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风险及应对策略——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等。

四、针对具体教学过程

以《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数据驱动课堂教学的实践误区与消解路径》(《现代教育技术》2022年第10期)为例。摘要中(前两句),作者交代时代背景之后,转而一并呈现了现实问题——对数据驱动的课堂教学缺乏系统的关照,理想的教学效果难以体现。借助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数据驱动课堂教学模型,指出其在观念、应用、能力和实施者方面存在的四个实践误区,并提出针对上述误区的消解路径,期望为未来课堂教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前言中,作者连用两个引用,交代了教育数据价值日益显现这一客观事实,指出数据驱动的课堂教学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其数据来源呈现全过程、多维度、多模态的特点,通过发挥自身特点,实现精准教学,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但是数据驱动课堂教学没有跳出在课堂之中研究课堂教学的局限,导致课堂教学在分析教学问题、解释教学现象时,由于缺少对来自课堂之外影响因素的分析,而无法精准定位问题、描述现象。而借助生态系统理论来看,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不仅存在于课堂之中,还来自于课堂之外的社会复杂大系统,若不能系统性地看待数据驱动课堂教学,会陷入雅思贝尔斯所说的“每位教师为教育花费的心血是前所未有的多,但因缺乏一个整体,却给人一种无力之感”的困境。基于此,该研究借助生态系统理论展开研究。

正文一,作者先对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数据驱动课堂教学进行了内涵界定,随着智能技术的支持和数据理念的引入,传统课堂教学逐步转向数据驱动课堂教学,引入系统观思想后,既要立足课堂又要跳出课堂,即要将数据驱动课堂教学的环境视为开放系统,树立系统中不同因素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认识,进而在分析教学问题、解释教学现象时要以系统观提领,全方位、多角度地综合考量。正文二,基于上述内涵界定,作者建构了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数据驱动课堂教学的模型,之后进入正文三的“实践误区”,该部分第一小节,作者于2021年8月至10月间,向广州、湖北、湖南、江苏、重庆等12个省市中开展数据驱动课堂教学的中小学与高校试点发放问卷,以了解当前的实践情况。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数据驱动课堂教学虽得到了认可,但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共性问题集中在观念、应用、能力和实施者四个维度。由此第二小节,就四个维度分别展开,在描述各实践误区的同时给出了简要的分析,并借助已有研究来反驳四个维度所体现出的错误观点。基于上述分析,作者随后给出“消解路径”:在社会大系统中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教育问题;多维度数据综合分析精准定位教育问题;加强对教师基本数字能力的培养;发挥以学校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协作优势。结语中,作者在对该研究进行总结之后,又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展望,希望基于本研究继续探索如何将生态系统理论切实应用到数据驱动课堂中,并进一步探究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数据驱动课堂教学关键数据指标。

上述类型,还可参考《是什么阻碍了小学教师对在线教学的持续使用?——基于34位小学教师访谈文本的质性分析》(《教师教育研究》2023年第1期)一文,该研究同样借助生态系统理论,从四个层面构建了阻碍小学教师对在线教学持续使用的影响因素框架,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作者:亓钊(科研写作研究所中文编辑部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生态课堂”的解读(一)
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方法和措施
巧妙设计“智问”激活学生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化教育
黑龙江特教同仁聆听徐云教授自闭症知识讲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