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础工程---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2)

1 引言

在<基础工程---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1)>中, 总结了本章的一些思考题目. 这个笔记简要描述了3/22/2201到3/28/2021(Week 3) 的outline, 供课后学习参考.  

2 基础的分类

总的来说, 基础可以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Foundations may be classified based on where the load is carried by the ground). 浅基础(Shallow Foundations)的埋置深度不大(小于或等于基础底面宽度,D/B<=1, 一般认为小于5m), 且可用简便施工方法进行基坑开挖和排水,如柱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交叉梁基础。深基础(Deep Foundations)的浅层土质不良,需要利用深处良好地层,采用专门的施工方法和机具建造,如桩基、沉井、地下连续墙、箱形基础、较深的筏板基础等。

浅基础不同于深基础主要表现在: (1) 从施工角度看,开挖基坑过程中降低地下水位(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和保证坑壁(或边坡)稳定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2) 从设计角度来看,浅基础的埋置深度一般较浅,因此可以只考虑基础底面以下土的承载力,而忽略基础侧面土提供的竖向承载力。

[问题1] 为什么选择基础形式时优先采用浅基础?

天然地基上明挖基础埋深浅,结构形式简单,施工简便易行,造价低,保证质量,经济效益好,故广泛应用。

3 浅基础的设计内容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包括下述各项内容:

(1) 选择基础的材料、类型和平面布置;

(2) 选择基础的埋置深度;

(3) 确定地基承载力;

(4) 确定基础尺寸;

(5) 进行地基变形与稳定性验算;

(6) 进行基础结构设计;

(7) 绘制基础施工图,提出施工说明。  

4 浅基础的类型

4.1 按基础材料分类

(1) 砖基础---砖基础取材容易,就地取材、价格较低、施工简便, 应用广泛,一般可用于6层及6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和砖墙承重的厂房。

(2) 毛石基础---由于毛石之间间隙较大,如果砂浆粘结的性能较差,则不能用于多层建筑,且不易于地下水位以下。但由于毛石基础的抗冻性能较好,北方也有用来作为7层以下的建筑物基础。

(3) 灰土基础---灰土是用石灰和土料配置而成的。在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广泛用于5层和5层以下的民用房屋。

(4) 三合土基础---三合土是由石灰、砂和骨料(矿渣、碎砖和碎石)加水混合而成。一般只用于4层及4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南方有的地方习惯用水泥、石灰、砂、骨料的四合土作为基础。

(5) 混凝土基础---常用在荷载较大的墙柱处。

(6) 钢筋混凝土基础---在荷载较大或地基较差的情况下使用。

4.2 按基础材料的性能分类

(1) 刚性基础

优点: 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稳定性好、施工简便、能承受较大的荷载,所以只需地基承载力能满足要求,适用于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当基础较厚时,可在纵横两个剖面上都做成台阶形,以减少基础自重,节省材料。缺点: 自重大,并且当持力层为软弱土时,由于扩大基础面积有一定限制,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或加固后才能采用,否则会因所受的荷载压力超过地基承载力而影响结构物的正常使用。所以对于荷载大或上部结构对差异沉降较敏感的结构物,当持力层土质较差又较厚时,无筋扩展基础作为浅基础是不适宜的。刚性基础可分为:墙下刚性条形基础和柱下刚性独立基础.

(2) 柔性基础(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优点: 抗弯和抗剪性能良好,可在竖向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不高以及承受水平力和力矩荷载等情况下使用; 不受台阶宽高比的限制,采用扩大基础底面积的方法来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但不必增加基础的埋深,故适宜于需要“宽基浅埋”的场合下采用。基础在基底反力作用下,在a-a断面产生的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若超过了基础建材的强度值,为防止基础在a-a断面开裂甚至断裂,必须在基础中配置足够数量的钢筋。

4.3 按结构型式分类

(1) 墙下条形基础---墙下条形基础有刚性条形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两种。

(2) 柱下单独基础---柱下单独基础也分为柱下刚性基础和柱下钢筋混凝土基础。

(3) 柱下条形基础和联合基础

(4) 交梁基础(十字条形基础)

(5) 筏板基础(片筏)基础

(6) 箱形基础---箱形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底版、顶板和纵横内外墙组成的整体空间结构。

5 基础埋置深度

基础埋置深度是指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深度. 基础埋置深度关系到建成后建筑物的牢固、稳定和正常使用. 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

(1) 与建筑物有关的条件---包括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型式和构造等。

(2) 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3) 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地基持力层。另外,选择基础埋深时应注意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动态。

(4) 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当埋深大于原有建筑物的基础埋深时,两基础之间应保持一定净距,其数值应根据原有建筑物荷载大小、基础型式和土质情况而定。

(5) 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当地的冻结深度. 为了保证建筑物不受地基土季节性冻胀的影响,除地基为非冻胀性土外,基础底面应埋置在天然最大冻结线以下一定深度。《公桥基规》规定,当上部结构为超静定结构时,基底应埋置在最深冻结线以下不小于0.25m;对静定结构的基础,一般也按此要求,但在冻结较深地区,为了减少基础埋深,有些类别的冻土经计算后也可将基底置于最大冻结线以上。 

6 确定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承受荷载的能力, 无论是轴心荷载作用还是偏心荷载作用,都应该使用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进行深宽修正; 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应该进行下卧层验算.

地基容许承载力的确定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

(1) 在土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参照邻近建筑物地基容许承载力;

(2) 根据现场荷载试验的p-s曲线;

(3) 按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

(4) 按现行规范提供的经验公式计算。

7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设计浅基础时,一般先确定埋深d并初步选择底面尺寸,求得基底以下持力层的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再按下列条件验算并调整尺寸直至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8 防止不均匀沉降损害的措施

一、建筑措施

    (1) 建筑物的体型力求简单

    (2) 在应力突变处,宜设置沉降缝

    (3) 相邻建筑物基础间的净距

    (4) 调整建筑物某些组成部分的标高

二、结构措施

    (1) 减轻建筑物的自重 (减小基底压力)

    (2) 设置圈梁 (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

    (3) 减小或调整基底附加压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
建筑工程浅基础
基础与地基的区别?
埋深选择
「墅图网」农村自建房地基该怎么挖?你了解该挖多深吗?
基础的埋置深度是怎么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