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准确找到病理性激痛点的位置?

筋膜病理性疼痛

筋膜内热针针刺的靶点是变性或变形的筋膜,中间包裹者肌肉、神经、血管、淋巴管等组织,变形或变性的筋膜张力增高,影响了包裹其中组织的营养代谢,导致无菌性炎症产生疼痛症状。神经长期受到无菌性炎症刺激,会导致神经出现敏化现象,痛阈值降低或神经对信号收集处理异常,导致神经出现非炎症疼痛(病理性疼痛)现象,即便修复结束炎症消除,但神经感受到张力异常的筋膜(刺激)信号错误解读为疼痛信号,导致无菌性炎症疼痛。这种疼痛可以称作“筋膜病理性疼痛”。

筋膜病理性疼痛的病理改变:早期,筋膜的形态结构改变;后期,筋膜组织变性,出现粘连、瘢痕。肌束间的筋膜张力高,早期导致此处的肌束代偿性肥大,后期出现废用性肌萎缩。

发生部位:肌肉附着处的筋膜或骨膜,相邻肌肉间隙的筋膜,肌束之间的筋膜。可以这样说,损伤导致了筋膜损害,炎症伴随修复的整个周期,炎症导致了疼痛现象的出现,长时间的炎症刺激神经导致神经功能异常(病理性疼痛),久而久之,炎症消退后,敏化的神经接到异常传递的信号大脑习惯性理解为疼痛信号(传入和传出不一致)。

激痛点

定义

激痛点(Trigger Point) 是骨骼肌或肌筋膜高张力束内最易受激惹的区域。 该区域有压痛反应,可引起特异点的牵扯痛,以及引起植物神经反应。

激痛点亦可见于其他组织,如皮肤、脂肪组织、韧带、关节囊及骨膜。然而这些激痛点并非像肌筋膜激痛点那样固定不变,而且这些点不引起牵扯痛。

激痛点的分类

1、活跃的激痛点和潜在的激痛点

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活跃的激痛点在肌肉活动和静息状态下均可导致疼痛,而潜在的激痛点具有与活跃的激痛点一样的诊断意义,但只在触压时才产生疼痛。在日常活动中,肌肉得到有效拉伸之后,特别是当维系激痛点的病变消失之后,活跃的激痛点可转化为潜在的扳机点。

反之,潜在的激痛点在沉寂数年之后亦可转变成活跃的激痛点。例如,由于肌肉的过度活动或牵拉,即广义上肌肉过度舒缩所致的功能异常,即可促成此种转化。

2、激痛点症候群

症状

具有以下症状提示存在活跃的激痛点或潜在的激痛点。

  • 受累肌肉主动或被动拉伸或缩短时受限,运动时可触及明显的僵硬感。

  • 受累肌肉无力。

  • 与每块肌肉相对应的特征性的疼痛。

  • 在活跃的激痛点,疼痛发生于活动时、休息时或受到触压时。

  • 而潜在的激痛点只有在诊断性触压时才有疼痛。

  • 肌肉僵硬和无力非常明显,尤其是经较长时间安静休息之后更是如此。

  • 典型的例子是晨僵或久坐之后站起时的肌肉疼痛。

一日之内或数小时之内,活跃激痛点的症状及触诊表现可发生变化。在激痛点病因去除之后症状仍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

3、激痛点引起的其他症状

疼痛区域的整体改变,如局部血管收缩、出汗,泪液及鼻腔黏液分泌增加、竖毛反射增强(鸡皮疙)。

  • 深部感觉障碍。

  • 平衡失调、头晕。

  • 运动神经元功能改变、应激反应增强。

  • 肌肉协调性受损。

4、构成激痛点的维系因素

  • 急性肌肉紧张过度。

  • 长期负荷过重、肌肉疲劳过度。

  • 直接损伤。

  • 受凉(肌肉活动之前没有经过热身)。

  • 内脏疾病。

  • 关节炎。

  • 阶段反射性功能紊乱不良应激。

激痛点的寻找

每块肌肉的筋膜都有相对固定的激痛点,每个激痛点都会触发相应部位的疼痛。此前,我们已经确定的肌肉寻找激痛点,检查时在中心位置进行,既不靠近也不牵拉无关肌肉。用指尖(如下左图)触诊组织,垂直于纵轴检查浅表肌肉(浅触诊)。遇到紧张度明显增高的带状区域,即为包含扳肌点的高张力肌棱,在肌梭内找到最硬的点即为激痛点。持续按压此点,可诱发局部疼痛及牵扯痛。局部疼痛非常剧烈、尖锐、自发性加剧,患者常表现出躲避反应(抽动、大声叫或肌肉从检查位置移开)。

对于深部肌肉,则难以辨认高张力肌梭,或因浅层结构的影响不能触知。为此我们采用压迫触诊法以在深部组织中找到激痛点。

在能用手指抓住的肌肉(如斜方肌),仍可用捏夹触诊法(如上右图):肌腹截面自拇、食指间前后滑过,即可找到高张力肌梭。在肌梭内,同样捏夹可触知激痛点。当触知激痛点附近的肌梭或直接触知激痛点时,我们可觉察到肌梭内的肌纤维出现短暂的收缩,医师可清楚察觉到这种抽动。当垂直纵轴触诊肌梭时,这种局限的肌肉收缩非常清晰。当肌梭快速滑过手指时如同弹拨吉他琴弦,然后按在紧张的琴弦上抚动即可找到激痛点。这种局限性抽搐反应是激痛点的个特征性表现。

在表现活跃扳肌点的患者,要最终确定激痛点的位置,必须多次触诊,以出现重复性结果为准。

肌源性疼痛需与神经痛、风湿病疼痛、肿瘤疼痛、心因性疼痛、炎症性疼痛及血管性疼痛相鉴别。

肌肉引起的疼痛典型发作常与受累肌肉活动或持续紧张有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法见山 | 人体疼痛源流
宣蛰人前辈论软组织疼痛经典语录
肌筋膜疼痛與機能障礙肌痛點手冊
临床带教案例-手指麻木
冈上肌综合征
齐博肩关节外展受限根源探析课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