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可卿之死:妙就妙在曹雪芹的修改

痴迷《红楼梦》,也爱分享阅读感悟,今天分享一下对于“秦可卿之死”这段情节的理解。

看过《红楼梦》的人,应该都知道这句话: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是在开卷第一回中介绍书的来历时,特别讲到的。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之所以没有最终写完,与如此浩大而艰辛的修改肯定是有关系的,不过,也正是这种精细的修改,使得《红楼梦》虽然只是半璧,却仍成为不可逾越的经典。

所以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很有道理。在《红楼梦》中,我认为最神妙的修改,就是在秦可卿之死那个地方,只是有些人可能没看懂。下面我们就来细细赏析一番。文章比较长,耐心看完大有收获。

真相是“淫丧天香楼”

初看《红楼梦》,大都会以为秦可卿是病死的,因为书中难过许多语句进行了这样的渲染。

第十回开始写到秦可卿生病,一上来就是好几个太医没招,病情越来越重,说是“怕冬至”,请了个张医生,说是被前几个医生耽误了,现在只有“三分治得”

十一回中,写到“那脸上、身上的肉全瘦干了”,并且凤姐与尤氏说到了预备后事,只差棺材,因为“不得好木头,暂且慢慢的办”

而中间十二回写贾瑞死、林如海病重,没再提秦可卿,到了第十三回,就直接写秦可卿死了。

这种情节安排,与语言渲染,对读者十分具有迷惑作用,不细读的话,很容易认为秦可卿就是因为那场病而死的。

但秦可卿确定不是因那场病而死,她的死,在开头的判词中已经暗示了,是悬梁自缢的,为什么自缢,也有交代——淫。

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实际上,曹雪芹原是写到秦可卿因淫而死,第十三回原来的回目就叫“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后来才改成了“秦可卿死封龙禁尉”。脂砚斋的好几条批语中都保留了这个信息:

  1. 隐去天香楼一节,是不忍下笔也。

  2. 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

  3. 删却,是未删之笔。

  4. 补天香楼未删之文。

  5. 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页也。

而据畸笏叟的批语,是他让曹雪芹删去天香楼一节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然而,曹雪芹的本意并不想删除天香楼一节,我觉得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如果删去这部分内容,小说的主旨无法体现,批判性大减;二是如果删去,整个小说的架构就要倒塌,要从根本上重起炉灶。

所以,作者独具匠心,来了个明改暗留,从修改效果来看,实在是大家手笔,鬼斧神工,普通人难以做到。

曹雪芹在秦可卿之死上的修改,虽然主要体现在第十三回,但我认为从秦可卿生病应该就开始了。在秦可卿死之前,曹雪芹主要是在时间上做文章,而秦可卿死之后,曹雪芹主要是想方设法给天香楼事件留下痕迹。

时间上巧做大文章

前面说到,曹雪芹用了许多语句暗示了秦可卿病情加重,至于准备后事(正面暗示),但同样的,曹雪芹也多次暗示,秦可卿的病是可以治好的(反面暗示)。

首先,后来请的张医生确实医术高明,他通过把脉对秦可卿的病判得非常准确,虽然他只说有“三分治得”,但又说吃药后“若是睡的着觉,那时又添了二分拿手了”,关键他说了这样一句,“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言下之意,熬过冬天,秦可卿就能好。

秦可卿吃药后效果怎样呢?第十一回中说“头眩的略好些,别的仍不见怎么样大见效”。细品这意思,就是见效了,只是小而已,但病去如抽丝,何况重病,岂能一下就“大见效”?头晚上吃药,第二天就见到点效果,说明用药对了。

秦可卿熬过冬天了吗?这一点最关键,可是书中却没有明确说。不过,曹雪芹高明得很,声东击西,用写贾瑞的死,巧妙地把时间给延长了,证明秦可卿熬过了冬天,也过了春分。

秦可卿八月得病,九月加重,家里的医生说“怕冬至”,张医生说“过了春分”就能好。而十一月三十日冬至凤姐让尤氏预备后事。然而接下来再不提秦可卿病,转而写贾瑞死。

贾瑞调戏凤姐遭报复,被浇了一身尿屎,挨冻一夜,加上被敲诈勒索,又兼相思病,“指头告了消乏”,于是大病,时间正是冬至后不久。贾瑞病了多长时间而死?这一点曹雪芹写得比较明确

先是说“不上一年”,各种病症都添全了。“不上一年”的时间有多长?当然在半年之上,一年之内。何况下面又说“吃了有几十斤”药,不可能是一两个月能吃完的。

后又说“倏又腊尽春回”,贾瑞因正照风月鉴而死。“倏又腊尽春回”中的“腊”,从上文以及“又”字看,当然是指贾瑞生病一年迎来的又一个冬天,“春”,当然就是第二个春天。

所以仅从“不上一年”就说明那个冬天过去了,随后的春分也过去了。而从“倏又腊尽春回”则充分说明,秦可卿已经迎来了第二个春天。第一个春天就该好的,第二个春天就更不会死了,秦可卿应该完全康复了。

而从林如海的死来看,秦可卿在贾瑞死后又活了一年多。贾瑞死后的“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说身染重病,接黛玉回去。等到昭儿回来时,说林如海是“九月初三”死的,这个“九月初三”明显是过冬之后新一年的九月初三。昭儿行程要个把月,所以,秦可卿死应在十月左右。

总起来算,秦可卿生病之后,大约三年左右才死。如此,曹雪芹是在暗示读者,秦可卿不是因为那场病死的,如果是那场病,按当年的病情发展速度,她早就死了,活不了三年。所以说,贾瑞是曹雪芹与秦可卿之死的一个工具。

丧礼上巧留细痕迹

第十三回是曹雪芹大刀阔斧删改的地方,删去了四五页写秦可卿真实死因的内容,连回目都由原来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改为“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但是,由于曹雪芹改得十分巧妙,所以如果不细看,或是不从其它方面了解,是很难出痕迹的,很容易被前文“病重”的正面暗示迷惑。

那么,为了暗示秦可卿因“淫”而悬梁自缢的真实死因,曹雪芹都留下了哪些痕迹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分析。

第一个:全家人都“疑心”。在秦可卿托梦给凤姐嘱托了一些大事之后,就传来消息:“东府蓉大奶奶没了。”这时曹雪芹写了这样一句话:“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

脂砚斋在此处批道:“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哪九个字?就是“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从这九个字,也可知秦可卿之前的病好了,因为如果是病死的,大家都有心理准备,不会纳罕,更不会疑心什么。

第二个:另设坛于天香楼。秦可卿死后,贾珍找了一百零八个和尚来,在大厅上念经超度,又特地找了九十九个道士,在天香楼上打醮,名曰解冤洗业。

有必要另设一坛吗?又为什么在天香楼?因为秦可卿在那里自缢,冤魂在那里飘着呢。所以脂砚斋批“删却,是未删之笔”。

第三个:瑞珠触柱而亡。瑞珠是秦可卿的的贴身丫环,秦可卿死后,正在筹备丧事之间,这丫环撞柱自杀,非常蹊跷。主子待得再好,再伤心,也没有自杀的道理。

脂砚斋在此处批道:“补天香楼未删之文”。什么意思呢?试想,作为一个贴身丫环,是不是可以看到什么呀?她一定是看到了真相,自知要被灭口,所以选择自杀。

第四个:宜人写作恭人。秦可卿死后,贾珍想到儿子贾蓉没有官衔,写灵幡经榜什么的不好看,于是花钱买了个职位,叫“防护内庭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这是一个五品的官。但据考证,这个官是虚构的,清朝没有。

贾蓉有的官位 ,秦可卿的灵牌上于是写道:天朝诰授贾门秦氏恭人之灵位。榜文上写:世袭宁国公冢孙媳防护内庭御前侍卫龙禁尉贾门秦氏恭人之丧。但是按清朝礼制,“恭人”对应的是三品官,五品对应的应该是“宜人”,这里有问题。

后来一些版本改成“宜人”,其实是不明白作者原意,早期的脂批己卯本与庚辰本,都是“恭人”。曹雪芹在这里故意写错,是为了暗示秦可卿与贾珍的关系,因为贾珍的官位正是“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秦可卿死,贾蓉没哭,尤氏突患旧疾,贾珍却“哭的泪人一般”“过于悲痛”,耐人寻味。

87版《红楼梦》电视剧,是《红楼梦》的另一种经典,其中对秦可卿之死按作者原意直接表现:秦可卿与贾珍之事被丫环瑞珠撞见,她的簪子被贾珍拿去而弄丢,被丫环捡到交给尤氏,于是事发,悬梁自缢。这样,尤氏与贾蓉在丧礼上的态度就好理解了。

一部《红楼梦》,还没有写完,曹雪芹就花了十年工夫修改,这十年工夫可真不是白花的,仅从秦可卿之死这一段,就可见改后的艺术效果之佳,艺术水平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曹雪芹的诗文才情让人钦佩,他的这种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也同样让人折服,只可惜华年早逝,留下永远的遗憾。然而,或许正因如此,使得《红楼梦》更加令人着迷吧。我经常想,如果《红楼梦》写完了,还会这样迷人吗?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雪芹原稿中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是怎么回事?如何淫丧?为何删掉?
我没看错吧!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病死只是障眼法?
细思极恐!《红楼梦》只有死亡,从始至终没有婴儿出生
贾珍和贾政是什么关系介绍
脂砚斋为何让曹雪芹删除“淫丧天香楼”内容?有些事太丑说不出口
秦可卿死的有多丢人?十三回一句话就说透了,作者根本不想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