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戴小霞:学习经方辨治皮肤病心得体会(上)

治湿疹、慢性荨麻疹、银屑病及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病是一名皮肤科医生的工作日常,而这些病为临床常见的易诊难治的疾病,西医治疗方法多为抗组胺治疗、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治疗,用药过程中大部分患者病情尚可控制,停药后仍反复发作,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面对如此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皮肤病,我们经常辗转反思寻求更好的办法去治疗,这也成为了我难以逾越的瓶颈。为此,便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跟随皮肤科张苍教授学习,现将如何使用经方辨治皮肤病的一点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一、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伤寒论》[1]原文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桂枝本为解肌,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仲景通过举例太阳病三日,提示该患者具有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的特征,此时选方可以是麻黄汤、桂枝汤等,具体用哪一个方治疗需要进一步辨方证,后本段提示患者脉浮紧,发热,无汗,故辨方证为麻黄汤方证,而不宜用桂枝汤。提示我们临床中注意辨完六经/证之后,还要进一步辨方证。

现以个人愚见对张苍老师使用经方时的辨证过程大概总结如下:(1)第一种思路:老师通过询问患者症状表现,症状表现符合条文症状的,则会进一步补充问诊症状,并结合脏腑辨证及气血津液辨证等方法对病机进行分析,符合的话则根据原文选方用药。(2)患者症状表现与原文条文的表现不完全吻合,则挑选出患者最突出的症状表现,然后结合六经病提纲,先辨定六经病的主要方向,再接着运用仲景阴阳脉法收集患者的脉象,观察患者面色,听闻患者说话的表现等,四诊合参进行下一步的辨证,如辨脏腑或卫气营血或气血津液亦或三焦;辨外感、内伤、杂病,最后辨出方证。

经过精心的方证辨证后,依证施治,临床效果经常如鼓应桴。临证过程中教导我们没有专病专方,不能因为患者的西医诊断相同,而不假思索、不去辨证的用曾经治疗效果好的方药治疗,如见到慢性荨麻患者都用桂枝汤加荆防蒺,或带状疱疹患者都用柴胡剂,如此则往往有些患者的治疗效果会不尽如人意。

二、经方辨治皮肤病之“先辨六经,后方证”  

原文中均在篇首对六经给出了提纲挈领的辨证依据,这些依据为该经之病的共同特点,故临床中凡见此特征者,则可辨为该经之病。如“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

辨清楚六经病证后,再辨方证。原文条文中提及皮肤病的很少,临床中患者来的主诉通常也是皮肤瘙痒或的疼痛等不适,难以作为六经辨证的主要症状。故皮肤病治疗辨证过程中需要通过收集患者的脉症、舌像及症候表现来找出辨证的关键,以得到最准确的方证。以下通过临床案例来说明辨方证的过程。

1、宋某,女,50岁,初诊日期2022620。主诉:全身反复皮疹伴痒多年,加重3周。现四肢对称分布较多红色水肿斑片、丘疹,躯干相对较少,外院予每日服1片盐酸西替利嗪及1片氯雷他定,效果不佳。瘙痒影响睡眠,自述发作严重时曾觉咽喉堵闷,输液后缓解。大便难。易汗出,怕冷怕风,口干口苦。舌象:舌暗红,苔白。脉象:关脉细滑。中医诊断:湿疮。处方:柴胡20g,黄芩10g,党参10g,炙甘草10g,大枣10g,清半夏12g,厚朴10g,紫苏叶10g,茯苓15g,桂枝15g,生石膏15g7剂,水煎服,日服两次。

二诊2022627日,皮损明显减轻,向愈,停服西药,仍觉眠差易醒,易紧张,耳鸣,短气,尿频,大便难,左少腹胀。易汗出,小腿酸凉,怕冷怕风。处方:柴胡20g,黄芩10g,党参10g,炙甘草10g,大枣10g,清半夏12g,厚朴10g,紫苏叶10g,茯苓15g,桂枝15g,合欢皮15g,陈皮10g,浮小麦30g,竹茹10g,枳壳10g,远志10g14剂,水煎服,日服两次。上方继续服用后,随访患者诸症减轻,皮肤病情未复发。

此患者初诊时身起红斑、丘疹,伴身痒,但辨证的关键点也不在皮损,患者口干口苦,大便干且难排,汗出多,怕风冷,眠差,咽喉堵闷,根据症状,六经辨证辨为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接下来该如何选方,此时需要对患者病机运用气血津液等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患者口干口苦,耳鸣、小便不利,考虑为中焦水饮停聚,至三焦输布功能失常,此时病位不在表也,在半表半里及里,兼夹水湿停聚,半表半里及里热证,选小柴胡汤加石膏,内有水湿停聚,咽部若有异物,选用半夏厚朴汤,故最后处方予小柴胡汤加石膏合半夏厚朴汤。服用后痒止疹退,咽部异物感消退。复诊仍觉眠差,易紧张,耳鸣,短气,腹胀,大便难,小便不利,小腿酸凉,患者里有寒湿停聚,郁而化热,上扰心神,故上方加温胆汤,温化痰湿,疏利胆气,而诸症自除。

2、患者,俞某,男,17岁,2022年8月1初诊。全身起风团伴瘙痒1年。来诊时每日口服阿伐斯汀3片及盐酸西替利嗪片1片,效不佳,且停药后复发加重。现每日躯干四肢均会出现红斑风团,夜间尤甚,伴瘙痒明显,汗出多,恶风,二便调。自觉咽喉有痰,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性格腼腆。舌象:尖红,两条涎。脉象:弦紧,左关上滑。诊断:瘾疹。处方: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5g,大枣10g,生姜10g14剂,水煎服,日服两次。

二诊:2022815日。诉风团及瘙痒明显减轻。汗出多,不怕风,二便调。仍自觉咽喉有痰。舌象:尖红,两条涎。脉象:弦紧,左关上滑。右溢。处方: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5g,大枣10g,生姜10g,清半夏9g,厚朴10g,紫苏子10g,茯苓15g14剂,水煎服,日服两次。

三诊:2022830日。诉风团基本不起。汗出多,不怕风,二便调。自觉咽喉窒塞感减轻。舌象:尖红,两条涎。脉象:弦紧,左关上滑。右溢。继续桂枝汤和半夏厚朴汤巩固而愈。

此案中患者以躯干四肢红斑风团,伴瘙痒为主要症状就诊,但患者的辨证关键不在他的风团及瘙痒上,患者汗出、恶风,身痒及自觉灼热是我们需要抓住的主症,《伤寒论》条文中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该患者汗出恶风、身痒。自觉咽中窒塞,如有痰,却咳之不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原文: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直接根据条文辨方证。辨为桂枝汤合半夏厚朴汤证,有是证用是方,经治疗患者病情痊愈。

3、患者,柴某,女性,72岁,初诊日期:20220419。主诉:双下肢疼痛性结节伴水肿1月余。现病史: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双小腿出现散在分布的红色结节,按之疼痛明显,外院诊断为结节性红斑,予以激素及抗生素(具体不详)肌肉注射,经治疗后疼痛较前缓解,结节及水肿症状改善不明显,停用治疗后双小腿踝关节周围的结节迅速融合,触之质地硬,双小腿水肿较前加重,疼痛明显,影响行走及正常生活。刻下症:弓背弯腰,拄拐行走,形体虚胖,双小腿、双踝部、双足背见弥漫性红斑,水肿明显,按之凹陷明显,皮色暗红,双小腿屈侧可触及多个蚕豆大小的结节,质地坚硬,触之疼痛剧烈。双小腿肿胀疼痛伴恶寒,自觉时时如有风吹,伏天睡觉双小腿仍需覆被,无发热,无双膝双踝关节疼痛,汗出可,汗液浸渍处发黄,偶感头晕耳鸣、心慌胸闷、气短,口偏干,纳可,无腹胀,疼痛夜间明显,影响睡眠,二便调。舌暗红,苔白厚,裂纹,舌下络脉迂曲紫暗,部分结成血珠状,脉弦细涩。西医诊断:结节性红斑,中医诊断:瓜藤缠,辨为黄汗证,予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处方:生黄芪30g、白芍15g、桂枝15g14剂,日一剂,嘱其用200ml米醋、1400ml水和以上三味药,一起煎煮出600ml药液,分三次服用。

二诊日期:20220505日,诉上方服至第7剂左右时水肿及疼痛较前明显减轻,无新发疼痛性结节。双小腿红肿及疼痛明显减轻,结节部分消退。诸症改善,继续治疗,随症调整用方,患者一直规律复诊,病情平稳,无新发结节、红斑。

该患者老年女性,既往因腰椎病患致使弓背弯腰,行走时需拄拐辅助,结合患者肝虚筋缓、肾虚骨弱及就诊时脉沉等特点,可考虑该患者肝肾俱虚为根本。发病前前1月余外感寒邪后而急性发病,病起时双小腿肿胀、疼痛显著,影响进食、睡眠及行走,情绪焦虑,双小腿发凉,伏天仍需覆被。伴头晕、耳鸣、胸闷等不适,患者双小腿水肿,伴疼痛,胫冷的为主要表现,对应《金匮要略》原文,如“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主之”。辨为“黄汗”,依法予黄芪桂枝芍药苦酒汤治之,7剂而水肿疼痛消退大半。

故“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先辨清六经病的主要方向,下一步可以不拘泥于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及辨外感内伤杂病,进一步辨出方证,给出准确的方证才是核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治疗皮肤病
胡希恕伤寒论讲课实录(七天版):阳明篇
冯世伦六经辩证治疗皮肤病|经方教学
关于咳嗽的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湿疹、痤疮、痒疹)
(1)郭生白伤寒六经求真第二编第五章太阳病理阶段的继发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