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夜知秋!20个经典中医骨伤方剂护你筋骨健康

冷空气今晚到,恭喜广州加入降温群聊!
天变冷,无数筋骨疾病患者就要叫苦了!不用担心,专家来给大家支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新媒体中心与荔湾区融媒体中心联合策划推出2022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之“20个中医骨伤名方”,以飨网友。
学习骨伤方,感受中医精妙,健康就在你身旁。

七厘散



来源:《良方集腋》

组成:血竭30g  麝香0.36g  冰片0.36g  乳香4.5g  没药4.5g  红花4.5g  朱砂3.6g  儿茶7.2g
功效与适应证活血祛瘀,定止血,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筋断骨折,创伤出血
制用法:研细末,外用,每用0.2-0.3g,每日1-2次






八珍汤



来源:《正体类要》
组成: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  炙甘草5g  川芎6g  当归10g  熟地10g  白芍10g  生姜3片  大枣2枚
功效与适应证:补益气血,治气血俱虚者
制用法:清水煎服,每日1剂







全大补汤



来源:《医学发明》
组成:党参10g  白术12g  茯苓12g  当归10g  川芎6g  熟地12g  炙甘草5g  白芍12g  黄芪10g  肉桂0.6g(冲服)
功效与适应证:补益气血,治气血衰弱,自汗,盗汗,黄消瘦,不思饮食,倦怠气短等症
制用法:水煎服,日1剂






人参养荣汤



来源:《三因极一病方论》

组成:人参6g  白术10g  炙黄芪10g  炙甘草10g  陈皮10g  肉桂1g(冲服)  当归10g  熟地7g  茯苓7g  远志5g  五味子5g  白芍10g  大枣10g  生姜10g

功效与适应证:补益气血,养心宁神,治骨病后期气血虚弱或虚损劳热者

制用法:水煎服,日1剂,或丸剂,每服10g,日2次








下肢损伤洗方



来源:《中医伤科学讲义》

组成:伸筋草15g  透骨草15g  五加皮12g  三棱12g  莪术12g  秦艽12g  海桐皮12g  牛膝10g  木瓜10g  红花10g  苏木10g

功效与适应证:活血舒筋,治下肢损伤挛痛者

制用法:水煎熏洗患肢








上肢损伤洗方



来源:《中医伤科学讲义》

组成:伸筋草15g  透骨草15g  芥9g  防风9g  红花9g  千年健12g  刘寄奴9g  桂12g  苏木9g  川芎9g  威灵仙9g

功效与适应证:活血舒筋,用于上肢骨折、脱位、扭挫伤后筋络挛缩酸痛

制用法:煎水熏洗患肢








六味地黄汤



来源:《小儿药直诀》

组成:熟地黄25g  怀山药12g  茯苓10g  泽10g  山萸肉12g  牡丹皮10g

功效与适应证:火,治肾水不足,腰膝酸痛,头晕目眩,咽耳鸣,潮热盗汗,骨折后期迟缓愈合

制用法:水煎服,日1剂 








双柏散



来源:《中医伤科学讲义》

组成:侧柏叶2份  黄柏1份  大黄2份  薄荷1份  泽兰1份

功效与适应证: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早期,疮疡初起,局部红肿热痛,或局部包块形成而无溃疡者

制用法:共研细末,散剂备用,用时以水、蜜糖热调成厚糊状外敷患处







左归丸



来源:《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黄4份  怀山药2份  山萸肉2份  枸杞子2份  菟丝子2份  鹿胶2份  龟甲2份  川牛膝1份  蜜糖适量

功效与适应证:补益肾阴,治损伤日久或骨疾病后,肾水不足,精髓内,腰膝腿软,头昏眼花,虚热,自汗盗汗等症

制用法: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豆大,每服10g,每日1-2次,饭前服







右归丸



来源:《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黄4份 怀山药2份 山萸肉2份 枸杞子2份 菟丝子2份 杜仲2份 鹿角胶2份 当归1份 附子1份 肉桂1份 蜜糖适量

功效与适应证:补益肾阳,治骨及软组织伤患后期,肝肾不足、精血虚损而致神疲气怯,或心跳不宁,或肢冷软无力

制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小丸,每服10g,每日1-2次







血府逐瘀汤



来源:《医林改错》

组成:当归10g  生地黄10g  桃仁12g  红花10g  枳壳6g  赤芍6g  柴胡3g  甘草3g  桔梗4.5g  川芎4.5g  牛膝10g

功效与适应证:活血逐,通络止痛,治瘀血内阻,血行不畅,经脉闭塞疼痛

制用法:水煎服,日1剂








壮筋养血汤



来源:《伤科补要》

组成:当归9g  川芎6g  白芷9g  续断12g  红花5g  生地12g  牛膝9g  牡丹皮9g  杜仲6g

功效与适应证:活血壮筋,用于软组织损伤

制用法:水煎服








独活寄生汤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独活6g 防风6g 川芎6g 牛膝6g 桑寄生18g 秦艽12g 杜仲12g 当归12g 茯苓12g 党参12g 熟地黄15g 白芍10g 细辛3g 甘草3g 肉桂2g( 冲)

功效与适应证: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治腰脊损伤后期,肝肾两亏,风湿痛及腿足屈伸不利者

制用法:水煎服,可复煎外洗患处







桃红四物汤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  桃仁  红花

功效与适应证:活血祛瘀,用于损伤血瘀证

制用法:水煎服








接骨膏



来源:《外伤科学》

组成:五加皮2份  地龙2份  乳香1份  没药1份  土鳖1份  骨碎补1份  白及1份  蜂蜜适量

功效与适应证:接骨,活血,止血,治骨折损伤瘀肿疼痛

制用法:共为细末,蜂蜜或白酒调成厚糊状,亦可用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








跌打膏



来源:《中医伤科学讲义》

组成:乳香150g  没药150g  血竭90g  香油10000g  三七17500g  冰片90g  樟脑90g  东丹5000g

功效与适应证: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伤,肿胀疼痛

制用法:先将乳香、没药、血竭、三七等药用香油浸,继用慢火煎2小时,改用急火煎药至枯去渣,用纱布过滤,取滤液再煎,达浓稠似蜜糖起白烟时,放入东丹,继煎至滴水成珠为宜,离火后加入冰片、樟脑调匀,摊于膏药纸上即成,外贴患处








海桐皮汤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海桐皮6g  透骨草6g  乳香6g  没药6g  当归5g  川椒10g  川芎3g  红花3g  威灵仙3g  甘草3g  防风3g  白芷2g

功效与适应证:活络止痛,治跌打损伤疼痛

制用法:共为细末,布袋装,煎水熏洗患处,亦可内服








健步虎潜丸



来源:《伤科补要》

组成:龟胶2份  鹿角胶2份  虎骨2份(现用适量替代品替代)  何首乌2份  川牛膝2份  杜仲2份  锁阳2份  当归2份  熟地2份  威灵仙2份  黄柏1份  人参1份  羌活1份  白芍1份  白术1份  大川附子1份  蜜糖适量

功效与适应证:补气血,壮筋骨,治跌打损伤,血虚气弱,筋骨软无力,步履艰难

制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0g,空腹盐水送下,每日2-3次








桃核承气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桃仁10g  大黄12g(后下)  桂6g  甘草6g  芒硝6g(冲服)

功效与适应证:攻下逐,治跌打损伤,瘀血,或下腹蓄瘀,疼痛拒热发狂等症

制用法:水煎服








消肿散



来源:《中医伤科学》经验方

组成: 制乳香1份  制没药1份  玉带1份  四块瓦1份  青叶1份  虎杖1份  五香血藤1份  天花粉2份  生甘草2份  叶下花2份  叶上花2份  虫蒌粉2份  大黄粉2份  黄芩2份  五爪龙2份  白及粉2份  红花1份  苏木粉2份  龙胆草1份  土黄连1份  飞龙掌血2份  绿葡萄根1份  大红袍1份  凡士林适量

功效与适应证:退肿止痛,治各种闭合性损伤肿痛

制用法:末混和,用适量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患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包含方歌)3
生血补髓汤
天佑中华有中医传承有方之骨伤名医方系列——(9)林如高骨伤验方
【名家名方】鸡峰普济方——淋证
组成
名医名方秘方(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