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对待孩子,你是否恐吓、挖苦过?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随着二胎政策的到来,每年的新生儿出生率大大提高,几乎身边的大多数都有两个孩子,而且相差较大……

当家里有两个孩子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大的可能会被忽略,而小的会严重被宠……

就是这样一种差距,两娃在一起就会有争执,争执以后,小的不但没受罚,还给予满满的爱。

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你是姐姐,都十多岁了,怎么还跟弟弟抢东西呢,你要好好看着弟弟,不是叫你捉弄他……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现象,反正我是时常碰到,甚至就发生在我自己身上,那身边的案例更是层出不穷。

这是一种比较糟糕的教育行为和理念,我自己深深体会到了,虽然逞了一时之快,可是深深影响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甚至是孩子的发展。

若不及时处理好,后果不堪设想!

那该怎么与孩子更有效的、真正的沟通?

01

先别急,我们看看《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也许你会得到答案!

这本书一版再版,已经出版了三次了,可谓经典之作,而且每次评分都比较高,豆瓣评分8.8分,副标题是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

它出版后,成为畅销美国5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而且以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

甚至在过去的30多年中,这本书已经帮助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父母改善,加强了与孩子的关系,是父母和教师日常必备的手册。

如果说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什么经典著作的话,那么,首屈一指的就是作者吉诺特博士的这本著作,它彻底改变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而且在这个领域,这是一本革命性的著作。

本书作者,海姆·G·吉诺特,是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医生,也是纽约大学研究生院兼职心理学教授、艾德尔菲大学博士后。

吉诺特博士的一生并不长,他将其短短的一生致力于儿童心理研究以及对父母和教师的教育。

他依靠他的职明才智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在他的书中、演讲中、专栏中宣传的如何跟孩子沟通的创新思想,不仅在美国,甚至在全世界都获得巨大反响。

本书修订者有两位,一位是艾丽丝·吉诺特,心理学博士、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医师、作家、演讲家,还是海姆·G·吉诺特博士的妻子。

她在美国、巴西、非洲、加拿大、欧洲、印度、香港和以色列各地进行演讲,帮助人们以一种同情和关爱的方式对待孩子。

此外,她还是1970年“白宫儿童会议”的委员,她还是埃莉诺·罗斯福人文学科奖的获得者。

另一位是H·华莱士·戈达德,是家庭和人类发展学博士,还是阿肯色大学合作推广服务项目专家。

在工作中,他发展了关于父母对子女的养育、婚姻、青少年的发展和家庭关系等方面的项目。

正是有这些知识含量高和热爱孩子教育的优秀团队,才会有影响深远的教育指南书籍!

02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虽然自己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可在教育孩子上有时还是有些心力交瘁的。

孩子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发展变化的。

然而我们成年人的思想往往会比较老思想,总有那么点执着,于是……

两者很容易产生思想隔阂,而生发矛盾,甚至对孩子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

平时有很多的父母向我倾诉,自己的孩子怎么怎么样,自己又是怎么怎么管教的……

听完后,我是挥汗如雨啊,大多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上是存在问题的,而且非常严重。

然而很多父母却不以为然,无所谓,只是一股脑地强化所谓的“好好学习,其他的你不用管”。

这种思想,应该是直接毁了孩子。

所以,要想实现与孩子真正的链接,父母是必须要改变的,并不断努力发展!

因为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

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

其实和孩子对话也是一门有规则的独特艺术,有它自己的含义。

孩子的信息里经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

在心理疗法中,从不会对孩子说:“你是个好孩子”或者“你很棒。”

而且不要恐吓、贿赂,也不要许诺、挖苦。

若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那就要在跟他们有关系的事情上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

尽管父母知道每个孩子都会有担心和焦虑,但是他们不明白这些焦虑的来源。

所以,很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只能是表面化的东西。

03

书中有一个情节:

父母常常因为跟孩子的对话而感到失望,因为他们毫无头绪,就像那段著名的对话所说的那样。“你要去哪儿?”“出去。”“干什么?”“不干什么。”那些想努力讲道理的父母很快发现这样会让人疲乏不堪,就像一个母亲说得那样:“我一直努力地跟孩子讲道理,说到我脸都绿了,但是他还是不听我说,只有我冲他喊时,他才会听我说。”

像这种沟通现象,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甚至麻木不仁。

很自然,这是一种悲剧的沟通,其实这种悲剧不是因为缺乏爱,而是缺乏相互尊重;不是缺乏才智,而是缺乏技巧。

是的,每个孩子一出生都是性本善的,而且都是一张白纸,随着年龄的长大,才会慢慢地异化性格,变得越来越复杂……

因此,孩子的成长,一切都掌控在父母手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言行的参照……

好与不好,都将刻画在孩子的世界里,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效应!

所以,如果你想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那父母在平时需要时刻谨醒自己的一言一行,需要审查反思自己,学会尊重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必读
推荐一些父母阅读书目
走进孩子的心灵
一位4个博士的母亲谈家庭教育
催人泪下的史上最感人教育演讲 孩子看一遍 胜过父母千言万语
表扬孩子,你做对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