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苏芬战争,为何成为苏德战争的助推器,谁汲取教训谁赢得胜利

关于二战苏德战争,人们一直认为是德国趁苏联不备发动偷袭而成。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研判历史就会发现,这个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从1940年苏德双方的军事准备工作来看,1939年苏军发起的苏芬战争(也叫冬季战争),无疑为苏军在应对德军的入侵带来许多借鉴和经验教训,而德军也从苏军对芬兰作战中的一系列缺陷和不足,发现许多漏洞,从而增强了发动苏德战争的信心。那么,苏芬战争是如何成为苏德战争的助推器和重要借鉴的呢?

首先,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以后,暗中却都在做着防备对方的准备

第三帝国元首上台后,对苏联的扩张是向往已久的,因此,对于1939年在闪击波兰前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双方都是心知肚明,只是心照不宣罢了。但这个条约背后带来的风险却是巨大的。

第一,苏德瓜分波兰,促使英法宣战,二战爆发。当第三帝国崛起的时候,苏联和斯大林就开始担心德国东扩的问题,由于波兰处在苏德中间缓冲地带,两国都想拉到自己一边。出于历史上的原因,波兰一方面倾向于德国,一方面又期望英法出面保护,就是不愿意跟苏联合作。波兰左右摇摆不定的态度,最终注定了他的命运就是再次被亡国。德国闪击波兰是在苏德友好条约下产生的,客观上逼迫英法对德宣战,因此,说苏德共同发起二战也没有错。

第二,苏德瓜分欧洲,促使轴心国站队,战争扩大。有些人认为,苏德签订友好条约就是瓜分波兰,实际上,这个条约还明确划分了苏德双方瓜分东西欧的界限和势力范围。正是由于有了这个保证,德国才在闪击波兰后马不停蹄对西欧各国进行征服;而苏联也是有这个条约,才名正言顺地在东欧讨要地盘。苏德相互合作的结果,就使欧洲战火纷起,轴心国队伍扩大,德国扩张野心增强。

第三,苏芬战争打响,促使苏德关系紧张,德国有危机感。虽然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制约,但用德国元首的话说,对德国有用它就是条约,对德国没用它就是废纸一张。这不仅是德国的想法,对苏联也一样。因此,当德国专心致志对西欧使劲时,苏联也对芬兰发动了冬季战争,德国就有一种后背发凉的感觉,危机感油然而生,从苏芬战争开始,德国就有了抢占先机的念头。

其次,苏芬战争,苏军锻炼了部队扩大了地盘,德军也有了紧迫感

苏芬战争,苏联是在二战爆发后的1939年冬季展开的,其目的除了解决苏芬由来已久的边境争端,还在于苏联想跟芬兰换块地盘以将西部边境易于控制和便于军事行动。但是,芬兰并不想与苏联达成合作意愿,并最终酿成战争。

第一,苏芬战争,是苏军实行新体制后首次主动作战。所谓新体制,是指苏军经过红军整肃后的更新换代。所谓主动作战,是因为在此之前,苏军在远东与日本关东军进行过两次比较大的战斗,只不过那两次都是日军主动挑起并以失败告终的。因此,这次战役,苏军将之作为锻炼部队和锤炼年轻指挥员的战斗。

第二,苏芬战争,是苏军为防备西部入侵所准备的重要步骤。苏芬战争其中最重要的战役就是卡累利阿地峡争夺,对这个重要战略地点的战斗,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就可略见一斑,它不仅影响着列宁格勒战役的走向,还在其后苏军大反攻中具有重要作战意义。苏军之所以千方百计要将这块地峡抢回来,就是为了防止德军从北面入侵对列宁格勒形成威胁。

第三,苏芬战争,成为德军直观了解苏军的窗口。当德军在西线与英法联军作战的同时,对苏军在背后发起的苏芬战争也关注有加。因为这不仅可以直观地了解苏军的战斗力情况,还能对苏军的作战能力和战术手段作进一步的掌握。在这之前,德军已经对苏联进行过无数次的空中侦察和情报分析,通过这场战争,使德军看到了苏军的优势和不足,对德军统帅部制订巴巴罗萨计划有非常大的帮助。

再次,苏芬战争暴露的问题,苏军整改后成为苏德战争的优势,而德军却并未汲取教训

说苏芬战争是苏德战争的助推器,并非空穴来风,我们一起来看看苏军在这次战役中出现了哪些失误,为后续苏德战争起到了哪些借鉴和参考意义。

第一,苏芬战争苏军胜得非常勉强。从国力来看苏联是大国,芬兰是小国,但战争结果却让人大跌眼睛:苏军伤亡20万,芬军伤亡不到3万。因此,战役结束,苏联在1940年专门用一年多的时间在对战争进行总结和整改,不仅调整了指挥机构,还增强了军兵种设置。可以说,苏芬战争让苏军找到了不足,汲取了众多经验和教训。

第二,苏芬战争对苏德战争的影响深远。苏芬战争中,苏军在4个方面出现准备不足。一是芬兰地形条件对装甲打击力量的影响和防护问题。在苏芬战争中,芬军轻易使用简易汽油弹就可摧毁苏军的坦克,苏军的重型装备大多在芬兰的高寒山区寸步难行。随后苏军就迅速研制出T34,并在战役快结束时,将两辆T34送往战场实战检验。

二是芬兰冬季昼短夜长,高寒作战气候影响重大。苏芬战争苏联的强大空军力量根本没有发挥作用,而且一些重装备由于缺乏足够的防御保护,坦克开不动机油冻成固体状。在苏德战争中,苏军研制出防寒润滑油,重型装备也能不受影响。

三是部队冬季作战防护问题。在苏芬战争中,苏军有大部分伤亡与冻伤和非战斗减员有关,在随后的苏德战争准备中,苏军加强了士兵的防护和装备防护,这也是德军所缺乏的。

四是苏军指挥员素质问题。由于新体制将年轻指挥员派上指挥岗位,他们不仅缺乏战场经验,还缺乏指挥经验。战役结束后,斯大林迅速调整了指挥结构,重用朱可夫等一大批有实战经验的将领,成为苏军打击德军的中坚力量。

第三,苏芬战争对德军的影响。相比苏军在苏芬战争后所作的总结和改革,德军却完全沉侵在对苏军战斗力不强的臆断和猜测上,从而促使巴巴罗萨计划将占领莫斯科的时间缩短为半年,而且还没有冬季作战的任何准备。

小结:由于德军片面地从苏芬战争中看到苏军的不足和缺陷,从而加快了发动苏德战争的进程。而苏军能从苏芬战争中汲取教训,利用1940年到1941年5月份一年半时间,对整个苏军作战能力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一些高级将领包括朱可夫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装甲打击力量的建议。因此,苏军在苏德战争爆发前,不仅加强了西部边境的军事防御力量,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军事演习,最重要的是斯大林重视了指挥人才,加速了T34坦克的研制,为即将到来的苏德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讲,苏芬战争不仅成为苏德战争的助推器,还为苏德双方制订作战计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析一下吧!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二战风云录》

精彩推荐:苏德战争,曼施坦因为何说技术战胜重量,一个好计划胜过千军万马

二战基辅战役,为何说苏军是丢车保帅,德军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苏德战争如何防御?为何说莫德尔防御是撤退,朱可夫防御是进攻

二战库图佐夫行动,为何苏军2比1的优势,仍然让莫德尔顺利撤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42年芬兰处决苏联间谍全过程 脸上带着诡异的微笑
二战芬兰和德国是盟友,为何芬军会在1944年9月向德军开战
大战苏军的芬兰狠人,在希特勒面前抽了一支烟,然后断定德国必败
二战中规模最为宏大、作战最为激烈、损失最为惨重的苏德战争
苏德战争老照片:到处都有废墟,平民惨被吊死
苏德战争期间,打败德国的其实并不是苏联的冬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