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读】《论语》颜渊篇第十九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治,说道:“假若杀掉坏人来亲近好人,怎么样?”孔子答道:“您治理政治,为什么要杀戮?您想把国家搞好,百姓就会好起来。领导人的作风好比风,老百姓的作风好比草,风向哪边吹,草向哪边倒。”


钱穆说


以就有道:就,成就义。康子意欲以锄恶成就善道。


子为政,焉用杀:在上为政,民所视效,故为政便不须杀。此句重在为政字,不重在子字。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此处君子小人指位言。德,犹今言品质。谓在上者之品质如风,在下者之品质如草。然此两语仍可作通义说之。凡其人之品德可以感化人者必君子。其人之品德随人转移不能自立者必小人。是则教育与政治同理。世风败坏,其责任亦在君子,不在小人。


草,上之风,必偃:上,或作尚,加义。偃,仆义。风加草上,草必为之仆倒。


以上三章,孔子言政治责任在上不在下。下有缺失,当由在上者负其责。陈义光明正大,若此义大昌于后,居上位者皆知之,则无不治之天下矣。


南师说


季康子又问孔子说,用以杀止杀的方法,把坏人杀掉,“以就有道”,归到正道那里去,怎么样?孔子说,为政之道,并不是靠杀人而能够成功的。我们知道,老子也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人并不是绝对怕死的,为政不用道德来感化,只用杀戮来威胁,是绝对压不住的。所以孔子对季康子说,用杀人来做手段是不对的,应该以自己的道德来做领导。你自己用善心来行事,下面的风气自然跟着善化了。所以他就说出一节名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我们中国文字中的“风气”二字,就是由于这个观念而来的。这两句话中的‘德”是一个总称,它包括行为、心理、思想等等。他说君子之德像风一样,普通人的德像草一样。如果有一阵风吹过,草一定跟着风的方向倒。风的力量越大,草倾向的力量也越大。因此一个大政治家的领导,应该造成一种风气。这都是讲政治的领导。但我们不要把它看呆了,凡是学问书本都要活用。假使做一单位主管,下面只有三个人,同样的,只要主管品德超然,下面的风气自然会好。但在政治上要造成一个时代社会的风气并不太容易,也等于在军事上构成一个“气势”,是很不容易的事。


傅佩荣说


这就是有名的“风动草偃”的成语,季康子这一次自己提建议了,他把人分两种,无道跟有道,无道就是坏人,都杀;有道就是好人,我多亲近。但是这种方法太残酷了,孔子认为负责政治的只要愿意行善的话,百姓跟着你行善都来不及,又怎会去使坏呢。我们有时候看到很多建议都提醒我们,对于富贵要尊重,但是有富贵的人本身也要谨慎。不要沉迷在物质享受里面,有钱的人要同没有钱的人一样,恢复你人性本来的面貌,跟别人不要富而无礼,这样也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从上面的二章内容可以了解到,季康子是鲁国的正卿,执政的,居然是这样的水平,所以孔子周游列国是可以理解的。


编者悟


风吹草动,所以领导者自身的德行很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君子与小人之辨(16):上行下效
《论语》:“君子德风,小人德草”,是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吗?
论语启示录266:民风源头是官风
小楷论语一则--君子之德风
孔子为政思想的核心和根本方法(一)
九四、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