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读】《论语》公冶长篇第二十五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十足的恭顺,这种态度,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藏着怨恨,表面上却同他要好,这种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钱穆说


足恭:此二字有曲解:一说,足,过义。以为末足,添而足之,实已过分。 说,巧言,以言语悦人。令色,以颜包容貌悦人,足恭,从两足行动上悦人。《小戴礼·表记》篇有云:“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大戴礼》亦以足恭口圣相对为文。今从后说。


左丘明:鲁人,名明。或说即《左传》作者。惟《左传》称左氏,此乃左邱氏,疑非一人。


匿怨而友其人:匿,藏义。藏怨于心,诈亲于外。


南师说


这个丘是孔子的名字。我们过去老式的念书,念到这里不称丘,不敢念,念了犯忌讳,要挨揍的。于是另外拿一个字来替代,而念成“某亦耻之”。现在时代的忌讳不同了,无所谓。这里孔子又说,一个人讲一些虚妄的、好听的话;脸上表现出好看的、讨人喜欢的面孔;看起来对人很恭敬的样子,但不是真心的。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左丘明就是写《春秋左传》的左丘明,古人认为左丘明是当时的闻人。古代所谓的闻人,就是名气非常大,可并不是官,也不是一个固定型的人,所以称闻人。后世对帮会领袖称作闻人,这个观念,古今是有出入的。)孔子这句话是说,左丘明讨厌这种说假话做假事的人,我也和左丘明一样,讨厌这种人。


“匿怨而友其人”,明明对人有仇怨,可是不把仇怨表示出来,暗暗放在心里,还去和所怨恨的人故意周旋,像这样的人,他的行径就太不对,用心也太奸险了。左丘明作人的态度不屑于这样,我也不屑于这样。


把孔子这两句话,和对微生高的话连在一起,再把上面“归与……归与……”连贯起来,如我刚才所说的,是孔子归国办教育前的“宣言”。等于是对鲁国政治上这班怨恨他、怕他回来的人说,我对你们是不同意的,但没有仇恨,我要回来了。一连串贯通起来,便成了这个意思。但非定论,我只是作如此说而已。对与不对,另俟高明。


傅佩荣说


左丘明认为你跟别人来往的时候,按照礼仪的规定有适当的礼貌就好了,有话直说,这一次需要你帮助,下一次我也可以在正常的情况下给你帮忙,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各自按照他的角色、他的身份、他的地位、他的能力来互动。所以如果太重视外表的话,反而让别人觉得不真诚。儒家强调交朋友一定是要真诚为主,特别是不要把怨恨藏在心中去跟别人做朋友,就算你的个性是比较直爽,有时候有一点鲁莽了,但是至少要做到跟朋友来往,绝不在心中藏着怨恨,如果心中有怨恨的话,就绝不跟他来往。


编者悟


秉性正直的人,是做不到和他人貌合神离的,希望自己真的可以怀仁,就可以真的和大家好好相处。


慈怀书院推出

《论语》共读和《道德经》共读

慈怀读书会联合怀师书屋推出

南怀瑾经典共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智慧: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
橘子郡读《论语》8 3(a)
《论语如在》:巧言,令色,足恭
论语:子曰巧言令色足恭(5-25)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5.25: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5.2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