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读】《论语》阳货篇第十三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译文】

孔子说:“没有真是非的好好先生是足以败坏道德的小人。“


钱穆说


乡,其群鄙俗。原同愿,谨愿也。一乡皆称其谨愿,故曰乡原。《孟子·万章》篇有云:“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较本章多三句。或是《论语》编者删节之,而《孟子》全录其语。《孟子》又曰:“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说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人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盖惟特立独行之士始可入德,故孔子有取于狂狷。若同流合污,媚世伪善,则断非入德之门。孟子发挥孔子义极精极显,学者求入德,必细参之。


南师说


我们中国人经常骂人乡原,什么是乡原?乡就是乡党,在古代是普通社会的通称。这个原字,也与愿字通用。原人就是老好人,看起来样样好,像中药里的甘草,每个方子都用得着他,可是对于一件事情,问他有什么意见时,他都说,蛮有道理;又碰到另一方的反对意见,也说不错。反正不着边际,模棱两可,两面讨好。现在的说法是所谓“汤圆作风”或“太极拳作风”,而他本身没有毛病,没有缺点,也很规矩,可是真正要他在是非善恶之间下一个定论时,他却没有定论,表面上又很有道德的样子。这一类人儒家最反对,名之为乡原,就是乡党中的原人。孔子说这一类人是“德之贼也”,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德,但他这种道德是害人的,不明是非,好歹之间不作定论,看起来他很有修养,不得罪人,可是却害了别人。总要有一个中心思想,明是非,如此才是真正的道德。


傅佩荣说


如果真的是去做坏事的人,他至少知道自己做坏事,还会惭愧,还会说被发现了就要好好改过了。乡愿就麻烦了,他不真诚,他不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不对的,认为大家好好相处,不必分的那么清楚,而这种人恰恰是孔子所不教的。


编者悟


不明是非、麻木不仁的人真是能毁坏一个团体的道德风气,一定要警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乡皆悦之者为乡愿
尽心下14.37(2)|《孟子》没有那么难
论语:乡原,德之贼也(17-13)
一起学《论语》17.13阳货篇——乡原,德之贼也
做人最怕同流合污欺世伪善——《论语》学习447-448
谈孔子仁学中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