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读】《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道德经》的第四十七章主要谈的是哲学上的认识论。《道德经》共读分享两个版本,一是根据春秋战国、西汉早期出土的文本重新校订的《道德经古本合订》(复旦大学李辉教授勘定);二是《道德经》今本(曹魏经学家、哲学家王弼编著)。


古本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

不窥于牖以知天道。

其出也弥远者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弗行而知,

弗见而名,不为而成。


今本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

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谢国仲】《老子禅解》


本章阐述了人类认识能力的两种境界:一种是彼岸的智慧,一种是世俗的知识。一般人所用的是后者,属于后天的能力;而圣人所用的是前者,先天的能。这两种境界的方向是相反的,即佛说的“彼岸智慧”和此岸世间智的差异。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不出门户,就能知天下;不视窗外,就能知晓天道。这就是彼岸的智慧,是一种往内走的方向,进入无眼、耳、鼻、舌,身,意的状态,不断深入,直至回归到道的境界、如来境界。此时肉眼自然上升到天眼,那么肯定能知晓天道,不需要开窗户看,就是“不窥牖,见天道”;而“不出户,知天下”,就是慧眼的境界,那么不断向内深入,乃至法眼、佛眼,都会出现。实际上五眼六通(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漏尽通)都是修行的副产品,是在往内走的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那么如果反过来,往外走的方向,“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越往外走,知道的越少。因为只有一个肉眼凡胎,只知道用眼、耳、鼻、舌、身、意去追求外面的物质,这样一种探索的方式只可能越知越少,而且肉眼所看到的多数只是幻觉,真相是超越有形世界的。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圣人,有道之人,根本不用世俗的知识,所以“不行”“不见”“不为”,他是进入无眼、耳、鼻、舌、身、意的状态,以彼岸的智慧,洞见一切,即佛陀说的“般若波罗蜜”。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老子特重内在直观自省。他认为我们的心思如果一味向外奔驰将会使思虑纷杂,精神散乱。一个轻浮躁动的心灵,自然无法明澈地透视外界事物,所以老子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掌握着这种规律(或原则),当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老子认为我们应透过自我修养的工夫,作内观返照,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运行的规律。


上面的观点,不限于老子,庄子和佛学也持着相似的基本理念(老子的说法没有庄子那样明显),我们还可以笼统地说东方型的思想都有这种基本的认定。这和西方思想家或心理分析学家的观点迥异,他们认为人类心灵的最深处是焦虑不安的,愈向心灵深处挖掘,愈会发觉它是暗潮汹涌,腾折不宁的。


【傅佩荣】《解读老子》


“不出户,知天下”是针对人间而率。若中留意自己与家人相处的情况,推到天下去看也是大同小异。甚至可以说:真正了解“自己”,就会了解“人类”。其次,“不窥牖,见天道”是针对自然界而言。古人即使关在屋内,也有一些自然物(如制成桌椅的木头)可供观察;若是深入观察,则可以想见自然界的运作规则。“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因为“出”表示向外追逐,走马看花,反而难以领悟。人的“知”以向内自省为前提,若是没有“自知”,其他一切实在可有可无。然后,圣人的“不行、不见、不为”,都是正确的方法,足以达成合宜的目的:“知、明、成” 。


【今人悟】


陈鼓应先生说:“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掌握着这种规律(或原则),当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他认为心灵的深处是透明的,好像一面镜子,这种本明的智慧,上面蒙着一层如灰尘般的情欲(情欲活动受到外界的诱发就会趋于频繁)。老子认为我们应透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运行的规律。”(《老子注释及评介》第249页)我们同意陈鼓应先生的见解。以往批评老子的认识论是彻头彻尾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论著,都要引“不出户,知天下”作为论据。这样的认识实际是一种误解。老子是一位博学多识之人,他有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在以前的若干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涉及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内容,这些都表明老子极为重视生活实践。但更重要的是,老子是极富智慧之人,是天才的哲人。他的意思是,并不是什么事都只有经过本人的实践才能认识,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重视理性认识,间接知识。“不出户”、“不窥牖”这类极而言之的强调手法,从古到今都是普遍应用的。不过,我们的看法是,研究老子,研究《道德经》,应当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着的真实观点,不可望文生义,更不可片面理解。同时,还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因为正确地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这不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们所能够解决的重大哲学论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国学典籍】《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看这三点就知道老子为何伟大
通俗释义《道德经》第四十七章、第四十八章
道德经启示录114:不出家门见天道
《道德经》现代意译(前言)
理解《道德经》的真正钥匙(老子之道)书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