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坡居士和爱妻王弗的爱情故事

千百年来,在我们大众的眼中,东坡居士一直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仕途上的坎坷、生活上的打击,他都能用自己的率真、旷达、幽默、随性来化解。所以,他的诗词无论前面有多么的苦闷悲伤,到后面总能飞升到一种新的境界中去,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潇洒乐观、天真烂漫的东坡形象。如“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热情,“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一蓑烟雨任平生”和 “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豁达等等,都在用一种通达的态度来对待人生的。

而却有这么一首词,全篇则充满了迷茫与悲慨,最后并发出了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的感慨。这是怎么样的一首词呢?让我们来看这首《临江仙·送王缄》全词: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要理解这首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东坡居士与爱妻王弗的故事吧!

东坡居士(此时还是叫苏轼比较合适)与爱妻王弗于至和元年(1054)结婚,当时东坡19岁,王弗16 岁。弗年轻貌美,知书达礼,侍翁姑恭谨,对词人温柔贤惠。二人情意弥笃,恩爱有加。王弗刚嫁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及其它书,她都约略知道,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苏轼于婚后五年开始宦游生涯,王弗便在其身边充当贤内助,她除了细心地照顾着丈夫的生活外,更是苏轼仕途精神上的知音。苏轼性格豪爽,毫无防人之心,王弗聪慧沉静,善解人意,时时提醒丈夫要谨慎处世,提防那些惯于逢迎的所谓“朋友”, 这对于初入仕途、懵懵懂懂的苏轼帮助非常大,夫妻感情极为深笃 。不料到治平二年(1065),王弗突然染病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乡眉州眉山。这对苏轼来说,打击非常之大。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令执政者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熙宁七年(1074年)妻弟王缄到钱塘看望苏轼。从当年爱妻王弗归葬眉山至今,其间相隔正好“十载”,这“十载”苏轼没有一年不在想念爱妻王弗。

为了摆脱悲痛的缠绕,他只好努力设法“忘却”过去的一切。而大凡人之至情,越是要“忘却”,越是不易忘却。“忘却”所起的作用不过是把纷繁堆积的难以忍受的悲痛,化为长久的有节制的悲痛而已。但是妻弟的到来,一下子勾起了他往日的回忆,将他修建了十年的伤痛之堤掘开了,日渐平复的感情创伤重又陷入了极度的痛楚之中。“凭将清泪洒江阳”, 苏轼的眼中蓄满了酸楚之泪。只是,泪不能痛痛快快地流,他要托妻弟把泪带回老家,洒向“江阳”,因为爱妻王弗就埋在那里……

妻弟王缄此来,与苏轼盘桓数日,苏轼得知“故山好在”,自感宽慰;但又觉得自己宦迹飘零,赋归无日,成为天涯孤客;于是,不禁悲从中来。所谓“悲凉”,意蕴颇丰。当时自己因为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而被迫到杭州任通判,内心本来就有一种压抑、孤独之感,眼下与乡愁、旅思及丧妻之痛搅混在一起,种种情思纠缠在一起,其心情之坏,最终熔铸成一个“悲凉”!毋庸置疑,妻弟王缄的到来,在苏轼悲凉的感情中多少增添了几分暖意;而现在妻弟又要匆匆离去,苏轼自然感到难以为怀了,于是国忧、乡思、家恨,统统融进了“别愁”之中,从而使这“别愁”的分量更有千钧之重!

在送别的筵席上,苏轼心中已有万千的离愁,但为了不痛及行人,极力克制住了,才能不痛形于色;等送别归来,实在忍不住,准备好要断肠,却发现已无肠可断,原是因为愁肠早已断尽。“欲断无肠”,可见痛到了极点!

那么,该如何缓解伤痛呢?必然是借酒浇愁——“殷勤且更尽离觞”。人都送走了,他还在不住地喝,难道不知“举杯消愁愁更愁”吗?

愁到最后,又愁到了人生路上。“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传舍”也即“逆旅”,供行人休息的旅店。人生就像一次远行,人就是途中的“传舍”,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好像永远都在奔波之中,可家乡到底在哪呢?古人云:“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由此可见,“吾乡”除了有一般意义上的家乡外,还有人生终点之意。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的感慨,苏轼吐露将整个人生一切看破之意。对此,顾随评曰:“人有丧其爱子者 ,既哭之痛,不能自堪 ,遂引石孝友《西江月》词句,指其子之棺而詈之曰 :'譬似当初没你。’常人闻之,或谓其彻悟 ,识者闻之,以为悲痛之极致也。此词结尾二句与此正同 。”

熙宁七年(1074年)秋,与妻弟王缄分别后没多久,苏轼被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了爱妻,于是便写下那首千古传唱、字字血泪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东坡居士对一生的坎坷经历始终是通达的,可唯独面对亡妻王弗时,才会把自己积极阳光的一面完全摒弃,将自己最软弱的一面展露出来,并自甘沉溺于极度的痛楚之中,走不出,也不愿走出。

这也许就是爱情的力量吧!

2019-07-3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点文灯情更亮——苏轼爱情佳话
古诗词日历 | 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苏轼极悲的一首词,请准备好纸巾……
转:三生有幸遇见你,纵使悲凉也是情
宋词的境界(珍藏版)
苏轼的自我与忘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