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华大学“老校长”周诒春:培养“完全人”
周诒春:培养“完全人”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中国教师报
□ 刘亚文

  周诒春(1883-1958),1913年任清华大学校长。他着眼于民族教育独立,最先提出把清华大学由留美预备学校改办成完全大学。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众所周知,但提出以此为校训的清华大学“老校长”周诒春却鲜为人知。

  在任清华大学校长的4年又5个月的时间里,周诒春始终倡导“着重德智体三育”的教育方针,提倡“端品励学”、“强迫运动”的“完全人格”教育宗旨。

  周诒春为人威严,不因循苟安,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也以身作则。他经常教导学生要以课业为重,不追求物质享受。他要求学生身上不许带很多钱,钱要存在银行里,身上只可以有少许零用钱;花销要记明细账,月底结算完要呈送学校,备案、核实、盖章。

  周诒春以严格治校著称,曾推行“强迫运动”:每天下午4点至5点为运动时间,期间,图书馆、教室、宿舍一律锁门,学生必须到户外操场或体育馆内锻炼。

  植物遗传学家李先闻后来回忆说:“(学校)训导制度严,学生战战兢兢,不敢越轨。我们乡僻地方的学生,进入学校,好像鸟儿关进小笼子里,没有自由。”还有学生觉得周诒春“管的太琐碎,作风有点近专制”。

  “周校长经常到各处巡视,调查第一线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协助解决,令人敬畏,致使教职员工,认真负责,忠于职守,时常警惕,怕校长突然来临,不好交代”,生理学家张锡钧说。

  但在周诒春的儿子周华康看来,“(虽然)他很严格,毫不让步,但他是心存善意的。你感觉他很温暖,是为你好。我接触到的他的学生对他都是有好感的。”

  周诒春严苛,但也很关心学生的生活。他常到食堂与学生共餐畅谈,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听取学生的意见。当时学生不多,所以他几乎能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

  清华大学素有邀请名人来校演讲的风气,梁启超、胡适、林纾都曾是清华大学的座上宾。演讲内容无奇不有,既有封建伦理道德,又有自由、平等、博爱思想;既有帝王专制,也有议会政治和民主共和。校园内辩论风气盛行,大到国计民生,小到校内事务均可成为辩题。他还鼓励学生从事社会事业,一些社团走出校园,在附近农村举办“平民学校”、“农民夜校”等,教农民学习文化。

  由此可见,周诒春是一个刚柔有度,只禁学生劣习,不禁思想的开明校长。

  清华大学教授刘师舜曾说:“我等无清华,无以至今日。清华无周校长,无以奠其基。”周诒春为清华、为学生所做的努力,无人能替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华大学30岁最年轻的校长,是如何将清华带到世界顶流的
清华体育传统的思想根源初探
清华大学历任校长简历清华历任校长排名
梅贻琦:中西合璧真君子
自信的清华更开放,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8周年!
清华的大学理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